浅谈军事教育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浅谈军事教育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

韩博一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随着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军事教育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促进军事教育技术在我军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就军事教育技术在虚拟战场环境的构建、训练信息资源的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军事;军事教育技术;军事训练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工智能在军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但深刻地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和面貌,而且为军队提供了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教育训练手段。所以,各国军队普遍采用仿真训练系统,仿真战场环境,打造逼真的对手,演练对抗作战体系,让没有经历过实战的士兵亲身经历战争,提升军队的备战打仗水平。本文从军事教育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几项应用入手,将运用军事教育技术优化军事训练的能力推向新的进程。

一、在训练理念上,积极利用军事教育技术

当前,伴随着一系列重要的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酝酿之中。大数据、云计算、5 G通信等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与机器人、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的新的高技术装备被分配到军队中。这些高科技设备,对操作者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用传统的训练方式,很可能会造成“装备等人”的尴尬,从而导致新装备的战斗力生成周期变得更长,不能迅速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相对于强大的敌人,我国军队在利用教育技术进行优化训练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军队的培训领域:美国军队利用教育技术进行军事培训,其重点在于尽可能缩短训练和实战之间的差距,不断地提升备战能力。为此,我们要大力宣传普及军事技术,大力推进军事职业教育,营造浓厚的“终身学习环境”,积极采取强制、激励、惩罚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慕课资源,快速提升全体官兵岗位综合专业素质,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装备潜能,提升部队战斗力。

二、在训练环境上,构建逼真的虚拟作战环境

在实际作战中,训练环境与未来的战场环境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战斗力。虚拟现实技术以其环境逼真、场景多变、经济安全、可控制性强等优点,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有:一、建立逼真的虚拟战场环境,为士兵创造模拟战场的立体、复杂的信息环境,增强士兵的临场感觉;二是组织个人模拟演练,利用操控器将各种战场处置方案输入,对比各种方案所产生的效果,使之与“实战”类似,考验和锻炼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战术能力;三是建立一个分布式仿真实验室,将学员置于同一虚拟战场环境,让不同军种的军队能够在同一时间进行类似实战的联合对抗演练,有利于形成共同的集体文化和集体意识。

目前,我国军队的军事训练正在逐步向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发展,各种类型的作战试验室和各种类型的训练基地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大部分已经投入实战,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效益。但是,在实际建设中,与之相匹配的仿真训练体系,特别是战役、战术模拟训练系统,对仿真模型的拟真性较差,投资较少,因此,必须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实战氛围、建立预定作战区域的虚拟战场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要建立与现实设备相结合的模拟化训练设备与实际设备,使仿真设备先于实际设备,便于部队提前进行培训。同时,要积极发展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云计算技术、5 G通信技术,研制符合我国目前武器装备种类、型号、功能完整、能够适应从单兵到联合训练需要的模拟装备。二是加大对旧式模拟系统的信息化改造和升级,提高仿真系统的通用性和兼容性,把各个子系统的技术连接起来,逐步形成通用的、标准的、系列的、配套的、模拟效果与实装功能相匹配的仿真训练设备体系,使部队在接近实装、实弹发射、实战指挥的环境中进行。三是要在信息化环境下,按照军事训练需要的战略、战役、战术等专业模拟实验室,研究和发展模拟训练系统,加快军事模拟、自动控制和对抗技术的发展,实现机上操作、网上、异地对抗、模拟演习,为学员的实战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在训练资源上,注重加强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由于保密、体制等诸多因素,目前我国各军种、部队、地方有关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都比较薄弱,基本上是一家独大。伴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军队院校教育、军队训练和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军事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在军事训练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条例(试行)》在2021年1月正式颁布,《条令》为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此,在院校、科研单位、部队、地方等部门的基础上,构建军地结合、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的网状保障体系结构,构建跨军种、兵种、专业的网状保障体系结构,建立全军军事训练数据服务中心、模拟服务中心和软件测评中心,进一步丰富训练信息资源,为部队开展网上演练和远程职业教育提供条件。要在训练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将训练信息系统、信息武器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不同层次的学员提供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对信息的实时控制和管理。不断地研究和探讨利用军队计算机网络进行分布式交互训练与远程教育,实现人才、信息、设备等资源的有效开放与共享,为军事训练服务。

四、训练方法上,注重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

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双向互动,基于传统的媒体技术,可以通过鼠标、键盘、摄像头、扫描仪等外部输入设备,将视频与电脑的互动功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丰富多彩的、可以即时反馈学习和训练问题。动态、创造性。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易于使用的应用平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来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目标和认知特点,对不同媒介信息进行筛选、编辑、整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

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军事训练中营造训练气氛。士兵们在训练中遇到问题,就会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训练前期,训练指挥员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训练中涉及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用动画、动态的录像等多种方式展示,营造训练情景,拉开训练序幕,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结合训练目的,运用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让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训练过程,突破传统训练中的弊端。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网上实现教学内容与培训计划的共享。通过网络进行作战,可以为军队训练提供个性化、分层的培训管理。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训练的主题和内容,通过对多媒体内容的同步展示,对网络键盘进行管理、封闭、整合,使官兵能够实时地掌握当前的训练内容。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监测,及时反馈训练状况,并针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说明,从而对训练的操作进行指导。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多媒体模拟,是近年来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技术发展的一种新兴技术。该系统采用高速的实时性计算机,以彩色3D图像的立体展示方式,实现了模拟训练的全过程。指挥员通过观察官兵的训练过程,及时判断训练的进程,以应对突发情况,快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在这样的训练方式下,士兵们将会受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训练的真实感,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训练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吕艳军.现代教育技术在军事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前景展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07):101-103.

[2]周宝林,刘军,董晓峰.VR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传播,2017,9(11):38-39.

[3]张思源,王玮.多媒体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