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检测及裂缝修复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工程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检测及裂缝修复探究

李红武

云南至上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安全也成为行业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要想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建设理念。这期间就需要充分了解主体结构的安全性,深入研究各项专业技术,让主体结构安全鉴定更加合理,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下面本文就工程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检测及裂缝修复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工程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裂缝修复

1工程概况

以某市某综合楼项目为例,综合楼房屋(以下简称该项目)设计为地上四层(局部地下一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2级,框架抗震等级为3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类别为标准设防类。该房屋柱网尺寸主要为7.8m×2.4m、7.8m×6.6m、7.8m×6.9m等,其总长约为39.0m,总宽约为16.2m,底层层高为4.2m,其余楼层层高均为3.6m,建筑面积约为2988.20m2。为确保项目顺利建设完成并了解主体结构安全性,现需要对项目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技术鉴定。

2 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分析

2.1 地基条件说明

本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层素填土(Q4ml):该层颜色呈灰黄、灰褐色,松散-稍密,稍湿-湿,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有植物根系,其中在塘的位置表部含0.3~0.5m厚淤泥、淤泥质土。该地质层在地基内分布非常普遍。②-1层粉质粘土(Q4al+pl):本层呈浅灰黄、灰白、青灰色等,软塑状态,摇振反应无,光泽程度为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局部分布于地基内。②-2层粉质粘土(Q4al+pl):本层呈灰黄、灰白色等,可塑状态,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属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黏土中含少量Fe、Mn质结核氧化物。本层属于局部分布。③层粘土(Q3al+pl):本层呈灰黄、褐黄色,状态为硬塑-坚硬,没有出现摇振反应,光泽反应为有光泽,有较高干强度,高韧性,含少量Fe、Mn质结核氧化物。该层在场地内属于局部分区缺失状态。④-1层强风化细砂岩(J2y):本层呈紫红色,状态密实,其中组成的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较大,岩体破碎,有少量绢云母,其结构大部分破坏,层状结构可见,包括少量碎石及中风化碎块等。这一层广泛分布在地基内。④-2层中风化细砂岩(J2y):本层呈棕红、褐红色,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等,钙质胶结。结构为细砂、层状,完整程度较好,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钻孔揭露范围内未发现空洞、临空面、软弱夹层及破碎岩体等,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

2.2 地基基础现状调查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关于鉴定程序的要求,经现场实地调查,结合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基础型式为筏板基础,地基土为粉质粘土,地基处理为夯实,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钢筋具有微腐蚀性,负2层中风化细砂岩为持力层,建筑场地地势平缓,无不良地质灾害记录,实际使用荷载不变,基础沉降未见基础差异沉降,地下室底板未见起拱、凹陷及裂缝等现象,调查结果未发现因基础沉降引起的地下室底板起拱、凹及裂缝等损伤现象。

2.3 建筑结构现状调查

该工程结构为混凝土框架式,其平面布置、垂直方向和水平荷载构件布置合理,无附属结构,结构连接方式准确,无明显缺陷,为整体牢固性结构,未发现对结构构件性能有明显影响的损伤,抗侧力构件平面布置对称,垂直抗侧力构件连续,房屋无错层,二层现浇板板面发现裂缝,外墙体采用厚度200mm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块,M5混合砂浆砌筑,填充墙布置合理,与主体结构连接无异常。

3工程实体质量检测情况

根据委托单位的委托要求,需对本项目进行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检测。

1)现场测量的结构顶点侧向(水平)位移值均未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值,因此不适用于继续荷载的位移限值要求。

2)根据有关标准及规程的有关规定,现场每层抽取3根柱子、3道顶梁混凝土构件,并对构件混凝土强度用数字混凝土回弹仪进行检测。

3)在墙柱、梁钢筋布置及截面尺寸现场抽取两层,每层依次抽取3根框架柱、3根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混凝土钢筋相关检测规范的有关规定和操作要求用钢筋定位仪和卷尺进一步测量框架柱的主筋数、箍筋间距和截面尺寸。

4)现浇板钢筋配置及板厚情况,在工地现场随机抽取6块现浇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混凝土钢筋相关检测规范的有关规定和操作要求,采用钢筋位置测定仪、楼板测厚仪、钢卷尺等仪器对现浇板钢筋间距及板厚进行检测。

5)被测现浇板情况,检测测区及需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板面测区凿除粉刷磨平至砼结构层测区位置需上下对应;板角斜向裂缝测区布置需在现浇板上下凿除粉刷磨平至混凝土结构层;梁测区布置,混凝土是泵送混凝土,则选取与被测现浇板同批次浇筑的一道梁布置回弹法检测测区(可为任意一个侧面和底面)。需凿除表面砂浆粉刷层并磨平至混凝土结构层。经现场调查被测顶板现浇板有明显裂缝,主要位于梁西侧近支座处,呈东西向近直线分布,裂缝未延伸至梁侧面,实测板底结构层最大裂缝宽度约为0.18mm。

6)根据现浇板裂缝的分布特征、对现场施工质量的检测及验算结果来对裂缝成因进行综合分析,被测顶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原因为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共同作用造成,委托单位对裂缝采取处理修复措施,由原设计单位根据报告提出具体处理方案,后期应采取为期6个月的裂缝观测,频次为每2个月观测1次。

7)上部结构承载功能,材料强度抽检的12个混凝土构件,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现龄期混凝土强度采用回弹法检测,推定值在32.5MPa-35.8MPa之间;钢筋配置抽检6根框架柱,实测柱主筋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柱箍筋间距设计为(100/200)mm,钢筋平均间距经实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6道顶梁,梁底主筋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抽检框架梁箍筋设计间距为(100/200)mm、(100)mm,平均间距经实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抽检3块现浇板,板底钢筋设计间距150mm,平均间距实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板面负筋设计间距为150mm,实测负筋平均间距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负筋保护层厚度在(18-37)mm之间。构件截面尺寸抽检,抽检6根框架柱,设计截面尺寸为(400×400)mm,实测截面尺寸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抽检6道顶梁,设计截面尺寸分别为(300×1530)mm、(200×380)mm、(300×780)mm、(300×680)mm,实测尺寸达到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抽检3块现浇板,设计板厚为120mm,板厚实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8)裂缝修复根据设计要求对出现的构件裂缝、外观质量问题进行修复加固,主要结构加固内容如下:A.对结构裂缝,裂缝表面使用改性环氧树脂进行封闭处理;B.对梁板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补强加固处理,本次加固施工内容为封(灌)缝、碳纤维布粘贴、增大截面(修复剪力墙)等。

4结语

1)通过现场的检测和鉴定能够知道:检测开始前的地基基础鉴定资料查阅,地基基础设计资料、地质勘察资料是齐全和有效的,施工过程中设计未变更,使用过程中上部荷载未改变。地基基础未发现因基础沉降引起的地下室底板起拱、凹陷、开裂等损伤现象。根据地基基础承载能力通过验算基础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要求,基础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要求。

2)上部承重结构鉴定经工程资料和上部结构现状调查,该工程上部承重结构设计资料、检验检测报告基本齐全、有效,未发现改造、加固、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受灾等记录资料的现象。该工程的平面形式、结构形式、层数、层高、柱网尺寸基本与设计一致。该工程未发现影响结构构件性能的缺陷和损伤。上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经验计算框架柱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要求,框架梁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要求。该工程结构整体牢固性,结构平面布置、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都布置合理,抗侧力构件平面对称布置,竖向抗侧力构件连续,形成的体系完整,且设计的结构选型及传力路线正确,无房屋错层等对结构整体性不利影响因素,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经现场测量,结构顶点侧向(水平)位移值均未超过《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不适于持续承载的位移限值要求。因此该工程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安全性等级可评定为Au级。

3)鉴定单元评级:综上所述,该建筑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安全性综合评定等级为Asu级,不影响整体承载。

参考文献:

[1]蔡自先.房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197-198.

[2]陈伟铭.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与加固初探[J].河南建材,2019,21(04):198-199.

[3]潘安宁.浅谈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与加固[J].装备维修技术,2020(02):54.DOI:10.16648/j.cnki.1005-2917.2020.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