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失语症及Schuell刺激促进疗法的研究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脑卒中失语症及Schuell刺激促进疗法的研究现状

李萍 ,路莹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摘要脑卒中失语症是脑部皮质的损害而导致的语言沟通障碍,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Schuel刺激促进疗法。文章阐释了国内外关于脑卒中失语症的研究进展,并对Schuel刺激促进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总结,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症;Schuell刺激促进疗法

语言是一种独特而又复杂的、具有特殊意义的认知能力,它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认知能力。其中,最主要、数量最多的是语音和视觉符号。语言与思维、学习、记忆等其它心理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人类通过先天的语言机制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教育来获取语言。人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交往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人类可以逐步地学会并熟练地使用语言。大脑是人类语言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脑损伤对语言的作用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而失语症则是由于脑损伤所致的语言障碍。到目前为止,有关语言功能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认识,基本上都来自于对失语症病人的观察。失语症是脑部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正确认识失语症的诊断和辨证,对制订综合康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失语症是由于脑部皮质的损害而导致的语言沟通障碍,但神志清楚,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意识正常。主要表现为阅读、命名、听、说、说、写六种基本能力的缺失。在临床上,失语症的治疗方式有康复疗法和药物疗法,其中以康复疗法为主[1]。60年代,Schuell提出,语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感觉、运动活动,它是一种与感觉、运动相关的综合活动,也就是说,语言中的各种语言要素和规律是与各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共有的。Schuell指出,大部分病人的语言成分与规则并未丢失或被打破,但其原因在于言语分析仪的失灵、处理过程混乱、无法正确地协调整体行为,从而导致语言系统的工作效率下降。刺激法,也就是刺激-反应,它现在仍然被大部分言语语言治疗师使用。Schuell方法的语言训练是针对病人的失语率和失语类型来选取病人易于接受的刺激[2],它以听觉刺激为基础,通过多种途径的适当的言语刺激来改变病人的脑电波,激发其言语中枢的响应,逐步增强,以促进受损的语言能力重建。

1.国外研究现状

失语症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医学学科,在二战之后,美国部分军事医院进行了脑部创伤病人的康复治疗,使得很多心理医生和语言病理学家都开始关注失语症的治疗。随着伤亡人数的不断下降,脑血管意外语言障碍的研究与治疗逐渐受到重视。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关于失语症的治疗,特别是在脑卒中后的失语症方面,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

失语症是一种因大脑受损而导致语言、语言和理解能力丧失的病症。失语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据国外报告,大约21%~38%的中风病人有失语症。在发病6个月之后,50%的患者会继续,在所有失语者中,大约67%的患者是运动性失语,是比较普通的一种。这不仅会影响病人的社交能力,还会对病人的生存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会对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语言障碍是失语症病人最大的问题。为了使其语言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尽早的回到家庭和社会,需要采用适当的康复疗法。Rama 等结果表明,词汇可以激活大脑中的耳蜗前叶,增强正确的反应和纠正错误的反应,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2.国内研究现状

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治疗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困难,由浅到深,从基础功能的康复训练逐步向综合的行为训练的治疗原则转变。刺激促进疗法(Schuell刺激法)是上世纪60年代由Schuell提出的。该方法的教学原理是:以丰富、多变、有意义的物质为刺激,给予适当的、多途径的语言刺激和强烈的听觉刺激,以加强听觉、语言、视觉、触觉、甚至是嗅觉等刺激的重复强化,使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尤其是在脑卒中早期,利用刺激-反应-反馈回路,使语言中枢受损的神经细胞活化,使其神经纤维数目增多,增强脑组织的代偿能力。Schuell刺激疗法为言语障碍的康复奠定了基础。几乎各种语言障碍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对受损的语言符号系统进行强而集中的听觉刺激,适当的多途径的言语刺激以及重复使用的感官刺激,可以使失语症的语言重建与重建起到最大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中风后失语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于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脑卒中病人由于左皮质及皮质下受损,导致言语网状结构受损,无法表达清晰的语言表达,主要有语言障碍、语言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等。言语康复训练是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一种常见疗法。Schuell语言训练是一种通过受控听觉的刺激来恢复或重构患者的言语能力,增强患者的听力、阅读、说话、写作能力,并通过重复的语言训练,刺激患者的听觉,通过听觉途径到达语言中心,刺激语言的中枢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纤维的生长,修复患者的语言中枢结构,重构语言的符号,增强听语的理解与复述能力,并使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恢复。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预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疗法。语言能力的缺失,使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得到缓解,同时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此,积极、有效地康复是脑卒中后失语恢复的关键。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失语症,采用什么样的康复疗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今后还需进行大样本调查的深度探讨,为临床正确选择适合失语症的康复方法提供依据,或采用综合性的康复疗法,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失语症的疗效和言语能力。

参考文献

[1]田莉,楼天晓,刘样,等.Schuell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4.(5):333-334.

[2]李芳如.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I):117-118.

指导教师: 路莹(1992),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从事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