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变电运行事故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浅析变电运行事故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王猛

宿州市明丽公司萧县分公司 安徽省宿州市 235200

摘要:变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各电力系统中各类电力设备的操作控制和维护,由于当前变电站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加,更加容易产生异常事故发生。一旦出现危险变电事故,若不进行及时处理则会导致整个电网受到严重威胁。基于此,本文开展变电运行事故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研究。

关键词:变电运行;区域识别;调度操作

引言

智能电网的出现,使得自动控制电力网络合理供应电力能源成为可能。由于需要维护的设备种类、数量都较多,而且变电站较为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再加上作业操作重复、极易因思想上的懈怠导致发生故障概率提高,不仅不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还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而基于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对变电站电力设备的运维管理水平,为变电运行的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智能电网的长远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变电运行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将其保障智能电网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1变电运行事故发生原因

1.1变电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

变电设备因运行时间长,且设备所处的运行环境较为复杂,所以长时间无法进行维修保养,设备性能老化、失效的速度会逐渐提升。若没有及时地对老旧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老化情节严重时对变电运维工作的威胁较大,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安全事故。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线路漏电问题,会直接威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变压器设备发生爆炸,产生线路起火,会导致大范围的停电故障;外界因素干扰使得塔架结构出现松动情况,对周边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威胁性较大。

1.2人为因素

为了保证变电运维管理真正具有实效性,相关人员必须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但在实际中,不少管理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较低,管理活动并不符合规范要求,这就使得管理质量变得较为低下。同时,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也不够理想,电力单位在制定管理规章时较为随意,考核制度不具可行性,就会导致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很多阻碍,管理较为混乱。此外,电力企业尚未建立起可行的防范体系,故障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1.3维护管理手段

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及设备类型的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就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技术措施开展设备维修管理作业。在实际工作中的维修类型包括定期维修、状态维修、故障维修等。根据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在电力系统及有关设备的维修作业中,大多进行的是故障检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检修,显然,这样的检修方式对社会用户和各企业的影响较大,必定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同时也使得电力设备寿命逐渐降低。由此来看,加强对故障位置及故障原因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提前应对策略,对周边用户用电质量及社会用电需求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能够减少经济损失。

2浅析变电运行事故发生原因的处理方法

2.1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变电运维管理更具实效性,必须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奖惩考核制度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并保证其能落实到位,健全的管理体系是开展变电运维管理的基础。当然,在制定制度时,必须从已有工作经验出发,切实开展调研工作,确保经验、实际能够切实结合起来,如此方可使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为了保证制度的制定能够顺利完成,要将培训工作切实做到位,相关人员要从岗位需求出发,确保制度内容合适,还要将工作人员所需承担的权利、义务予以明确。同时,工作流程也要予以细化,并确定工作标准,还要与奖惩考核直接关联起来,已保证变电运维管理效率大幅提高,质量得到保证。

2.2停电区域识别

无论是哪种变电运行事故,其明显的表现都是造成了区域性的停电,因此基于这一特点,本文将区域停电作为判断发生变电运行事故的重要依据,对停电区域进行识别。结合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开关状态,充分反映变电运行状态信息,确定停电区域。针对变电站的主接线进行分析,可将变电站内部的同一电压等级电气元件与断路装置进行连接,以此形成由若干个节点构成的变电站结构。将区域范围内所有变电站内通过支路连接的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以此将整个区域范围内所有变电站连接,实现对其统一管理。停电区域识别的具体流程为:第一步:对停电区域进行分析,确定变电运行故障假说当中的各个变量。第二步:结合Tabu算法程序生成新的变电运行故障假说,并求解出新变电运行故障假说当中的目标函数数值。第三步:判断得出的目标函数数值是否满足Tabu算法程序的终止条件,若满足则得出该假说为正确故障结果;若不满足则重新根据Tabu算法程序生成新的故障假说,直到满足Tabu算法程序为止,以此实现对停电区域的准确识别,为后续变电运行事故处理提供重要数据依据。

2.3电网系统变电运行技术中接地技术

电网系统变电运行技术中,接地技术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点:(1)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电网接地工作,完全做到规范化操作;(2)设备之间的电压连接,应做到单一的总接地线连接;(3)尽可能选择建筑外部环境作为人工接地线的位置,相关的电阻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根据这三点原则开展电网系统变电运行技术接地技术的应用,应做到将变压器的低压位置采用中性点接地模式进行操作,鉴于中性点位置的电流量和其接电线内部的电阻都极大,从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方面考虑,应针对变压器的接地设置选择科学的接地方式,使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在选择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技术的接地方式时,需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确保相关数据在国家规定的接地电阻正常值范围内,才能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4完善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和优化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对制度,对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控及设备维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制度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中,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目标,对当下的安全管控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完善制度的这一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指向性作用,使得实际运行工作能够有效的运转。在调整安全管控制度过程中,需要呈现的是管理具体内容、管理范围、管理的标准要求等,确保实际的运维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提供合理的参考价值,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另外,对于变电运维管理作业中包含的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工作内容,都需要确定责任的划分,根据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去进行约束。如果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有违规操作等不良行为,企业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结语

当前用电用户对于变电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为促进变电安全、稳定发展,本文针对常见的几种变电运行事故问题,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一种全新的处理方法,通过试验论证的方式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优势。在后续的研究中,为进一步提高本文处理方法的适用性,还将引入故障定位算法,在识别到发生变电运行事故的区域后对其进行隔离处理,防止其故障对周围变电运行的影响,还将在处理方法中引入自动化技术,实现自动化处理。

参考文献

[1]赵凯.信息化背景下110kV变电运行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科学与信息化,2019(1):87,90.

[2]周慧峰.基于变电运行的倒闸事故及危险点预控技术的应用探索[J].电工技术,2020,532(22):8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