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初探——以四川绵竹历史博物馆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初探——以四川绵竹历史博物馆为例

张思桐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110168)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重视也由建筑自身转到与建筑有关的环境,近几年,我国的规划界和建筑界提出“环境协调”,本质上是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不仅要符合建筑的用途,而要与周边环境相适应,要有一定文化底蕴,维护城市的整体与和谐。因此,探索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当前建筑设计中急需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尝试探究建筑与环境关系,并以四川绵竹历史博物馆为例,分析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方法,希望对以后的建筑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设计理念。环境是一个舞台,一个与周围环境完美结合的建筑,它是最美丽的;而独立于周围的环境,它的美感就会大大降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地域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人造物质,它并不是一个独立个体,它必须要与周围环境建立联系,才能与周围环境产生共鸣。就如同我们下棋,每一步落下,棋局就会出现新的局面。建筑对于地面来说就像是一颗棋子,每一步都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新的变化,所以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在建筑的设计中,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整体美,而不能着重突出一个单独的建筑。建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是构成城市外部空间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规划建设之初,应将建筑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注重民众的需要,既能凸显城市特色,又能让人更有效率地利用。

建筑的环境包括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另一个是其自身的自然环境,例如森林、土壤、水源等。通过将建筑与周边的自然景观或历史遗迹有机的融合,创造出一种空间的建筑气氛,从而使得建筑的特色和空间更为开放。建筑设计的关键在于将环境和建筑相结合,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保护和利用现存的环境,并充分发挥其优势。

建筑与环境共存的方式有:整合、创造、转化。整合是指积极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创造是对周围环境因素的发掘和创新;转化就是将超大型的建筑变成一个超级的环境。

2.四川绵竹历史博物馆分析

四川绵竹历史博物馆,项目建筑师为冯正功、平家华 、王志洪。该工程位于四川省绵竹市西北部,位于该建筑的东面,毗邻现有的“诸葛双忠祠”。诸葛忠祠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年,由于汶川大地震,这里的古建筑群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比如,它的设计切入点就是对谈话场地和周围环境的处理,目前的诸葛忠祠被作为一个新的博物馆陈列,这也体现了这个设计对于现有的环境和古老的建筑的反应和尊敬。汶川大地震后,项目处的人们不仅要重建自己的家园,还要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博物馆是最能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价值的地方,它对遭受严重灾难的人们和城市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2.1新旧呼应

绵竹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展现了在我们在建筑创作中产生的一种思考方式——延续,延续无形的文化,历史,环境与人文。该项目旨在将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使场地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对话。项目中诸葛忠祠被视为新建博物馆的展品与景观,这也展示建筑对现存环境的回应与尊重。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同时,考虑新旧建筑和谐共存,与环境和谐结合。

    1)新老建筑整合统一

该工程以四个简单、完整的长方形块体错落有致的布局,它坐落在诸葛宗祠的西面,与它的设计相互呼应和相互尊重,项目的实体体量与现有的院落也体现出“虚”和“实”的相互呼应。新的建筑面积和邻近的庭院面积差不多一样大。

2)竖向高度协调适配

新建成的博物馆进行了高度限制,天际线平缓,新建成的主楼与诸葛宗祠内的最高建筑“启圣殿”屋顶相等。反映了新博物馆对旧建筑的尊敬和回应。

    3)新老建筑的过渡相接

该建筑地面采用植物和当地石材,并专门设计一个可以观赏的切口,从南到北分别是水景雕塑和祭坛,展厅与封土、墓碑、厢房、主厅、恢复的大厅、入口大厅、自然景观等等,让人在这里体会到新与“实”的“虚”交融的愉悦。

    4)展览流线上的对应

建筑在双忠祠的西北方,游客在观赏双忠祠后,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博物馆,在流线型设计中,最终会回到双忠祠的入口处,形成一个自然而有趣的环状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展品则是老建筑。

2.2空间体验与环境

绵竹历史博物馆在设计上力求将川西特色的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封闭,尝试让游客回想起当地的空间。川西民居是川西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川西民居的布局开放、灵活,采用庭院、柱廊、天井等方式组织建筑,表现出模糊和流动的空间形态。

在这座新的博物馆里,设计了一套“新合院”,其共同特点是四坡内向瓦屋顶,抽象化了川西的传统院落式住宅,把原型式的庭院与现代的方形砖块相互重叠,三个凹进院落加上“品”字型的连廊水景,构成了“新合院”,既有展示的功能,也有区域气氛。

新建筑的主要展览区平面呈矩形,其空间形状参照绵竹地区的盆地形状,屋顶为斜顶,内部有凹进,与连廊、水景等相通,形成“品”字形。展馆还将光线引入到建筑内部,使其与大自然完美融合。这些建筑体块的结合形式来源于川西的传统院落式住宅形态,而建筑空间则追求纯粹与自然的融合,使进入其中的人有一种完全的空间感觉。建筑内部的光线和水流的融合,给室内的陈列增添了几分趣味和活力,让平常在博物馆里很容易产生的阴郁气氛一扫而空。

2.3平面设计与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和周围的联系就是展间间的空间转换设置:这种方法在展览建筑设计中经常使用。也是一种常见的解决大空间的办法;水院与建筑的融合:在这一方案中,水院与建筑呈现咬合的形态;前导空间:采用片墙围合的方式,形成连续的入口空间,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展示形式。它不仅可以丰富形体,还可以营造出一种空间的意境。

四川绵竹历史博物馆是处理新旧建筑之间关系的极佳范例,其对旧式建筑的敬重态度和将旧建筑融入展馆流线中形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同样,当老建筑和新建筑同属一种类型时,新旧流线的衔接是否要考虑,也是一个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建筑并非顽固僵化,而是活灵活现的艺术创作,“因天才,就地利”的价值观也融入现代建筑,包括借鉴实例,在挖掘的石头上重新塑造风景,在水泥中添加贝壳灯,使我感受到了建筑的美好。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通过相互适应,来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外形符合现场,而且在室内和外立面的肌理上,整体布置也要与现场的环境协调。

3.总结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要发掘其与本地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积极地与所处的特点相结合。通过自身的体验与体验来表现功能与空间的对应,使其具有理性与现实需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建筑的材质和构造上,运用了不同的材质和结构,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和空间感觉。

[1]蔡正坤.试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J].中华建设,2017(06):116-117.

[2]周璇,王馨平,王金戈.探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04):35-36.

[3]冯正功,谢茹君.穿越时空的对白——绵竹历史博物馆设计策略解读[J].建筑学报,2011(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