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案例研究——以《故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案例研究——以《故乡》为例

程俊

宿迁市洋河新区初级中学

摘要《故乡》一题顾名思义是鲁迅先生为纪念他的故乡而作,课文除了纪念那物是人非的故乡外,还表达了鲁迅先生所处时代背景下寄予的理想追求。通过深入剖析文本,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厌恶之情、憎恨之意都从小说中的人物、环境变化遭遇中流露出来。文章最后的“希望”二字也发人深省,鲁迅先生认为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社会面貌,唯有寄希望于他人乃至他们的下一代才有希望可能成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小说;主旨

一、导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故乡》成为教科书中的经典。从时代话语解读《故乡》到注重⽂本分析,对作品的主题和思想进⾏多元化的解读,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三维”课程⽬标,从“知识和能⼒、过程和⽅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课程⽬标进⾏教学,强调“积极倡导⾃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

二、教学思路

(一)创作背景

我们读书常说道:知人论世。品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就不得不联系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既令人悲哀又尚有希望的“旧中国”,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控了中国的政权和命脉,而且操控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鲁迅先生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亲眼目睹了这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的中国农村,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经历,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却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故乡》这篇课文一共八十七段,内容篇幅较长,需要做好课时分配和课前预习工作来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圈点勾画出生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自由朗读课文,帮助他们初步感知小说大意。例如: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小说吗?故乡的环境发生哪些变化,怎么概括?小说的情节如何以“故乡”为核心关键字来划分呢?《故乡》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兴趣,先让他们猜一猜,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片段一

分析第十二自然段中的“深蓝、金黄、碧绿”色彩词,体会色彩极其鲜艳而又纯净的形象,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与第二自然段的“萧索、没有一丝活气”作比较,既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有助于体会故乡物是人非,今非昔时的凄凉现状。

教学片段二

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互相探究。可以引导学生以“故乡”为核心关键字,划分三个部分,有利于学生对小说情节脉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在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对课文涉及到哪些人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下一环节分析人物形象方面做铺垫。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如果说作者的思想是⼩说的“灵魂”,那么读者的感受就是⼩说的“⾎⾁”,没有“⾎⾁”,“灵魂”也就⽆所依托。可⻅, 再精彩的⼩说,如果缺乏了读者的思考与体验,那么也就失去了⾊彩与意义。

在整理完生字词、概括自然环境、梳理小说情节脉络后,学生对文章内容已经大致熟悉。在分析人物方面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对比人物前后变化,从神态、动作、语言、外貌等方面入手。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情感,还可以在第四十六至五十二自然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来揣摩人物语气,也可以加上写肢体动作和表情神态。

教学片段一

分析小说离不开对主要人物的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主要涉及:闰土、杨二嫂、“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细节描写来洞悉人物形象,根据课文的句子来概括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由于文章内容篇幅较长,导致难度较大,可以让学生之间集思广益,合作交流,派小组代表发言。

1、闰土

少年的闰土在“我”的心中一直是小英雄形象,第十二自然段一系列动作描写概括出活泼的小英雄形象。第十五自然段通过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概括出健康的闰土形象。通过第二十九段:“闰土的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侧面描写出闰土的见多识广。少年闰土与我的关系是亲密无间,没有阶级距离感的,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无忧无虑,脑子里想的是“捕鸟、叉猹、管西瓜”。

中年闰土经过生活的毒打,“小英雄”闰土原先紫色的圆脸已是灰黄,身材增加了一倍然而却眼睛周围肿的通红。闰土对“我”的态度:说话吞吞吐吐,恭敬又含糊,流露出与作者的感情生分。从闰土对生活的态度来看,生活的艰难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只能将生活寄托在“神灵”上。

2、杨二嫂

作为小资产者的杨二嫂和闰土的遭遇也同样悲催。年轻的杨二嫂安分守己,终日坐着,被称赞为豆腐西施。虽然靠姿色招揽客人,但老实本分。中年的杨二嫂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一举一动都刻画出贪婪尖酸的性格特点。在文章第四十六到五十二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我”的惶恐,杨二嫂的尖酸,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气把握人物形象。“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又老又瘦的“圆规”。

3、“我”

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鲁迅本人,而是充当一个线索人物,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联起文章内容。着重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渴望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是闰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我”产生无形的隔阂刺痛“我”的心,“我”不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另一方面是杨二嫂的变化,让我觉得“厌恶”,可恨过后越发觉得悲凉,令人觉得可怜。再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让我感慨万千,下定决心要改变旧社会。

教学片段二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完人物形象后,自然而然要深入引导学生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间而理解课文的主题。教师可以用:“造成闰土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来概括出社会原因,借机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让教学设计更加巧妙不呆板格式化。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很容易在第七十三自然段找到答案:多子,饥荒,兵,匪,官,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高度概括成:封建意识,天灾,人祸(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到这一步,学生已经大致对小说主旨有了初步认识,可以继续追问学生:“我”感到十分悲哀,作者对杨二嫂和闰土的悲哀是一样的吗?明确:“我”因闰土辛苦麻木生活而感到悲哀,因杨二嫂失去人的真善美而悲哀。到这里,就可以提出文章揭示“我”对故乡的失望和悲哀之情,本来在“我”心目中的故乡非常美丽,然而这次回到故乡以前的美好印象全破灭了,年少时活泼可爱“小英雄”闰土变成辛苦麻木,浑浑噩噩被生活支配着的提现木偶,对故乡人的命运感到悲哀。

教学片段三

小说能够反映时代、社会和人文性的的要求。随着人们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小说中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社会对人的要求也不是单一化的,所以对小说多元化解读是文化进步和繁荣的结果。

文中:“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中的“希望”内涵需要认真解读的,“走”行动象征,追求新生活,仅仅具有美好的意愿,崇高的理想是不够的,需要创造新的社会现实,无所畏惧地行动,“走的人多了”更表达了作者认识到打破旧社会,创造新社会,仅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共同努力。由此,文章的主旨大致已经挖掘出来了。本篇小说旨在通过塑造由闰土代表的农民阶级和杨二嫂代表的小资产阶级在黑暗的社会压迫下失去人的本性,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探索进步的道路。

《故乡》的结尾,作者写道,“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金黄的圆月”是理想的象征,是作者对理想的故乡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孟静云.初中语⽂教学案例研究——《故乡》【J】.新课程.2021(29):102

[2]周锋.初中语⽂教学中⼩说主题的多元解读——以《故乡》为例【J】.知识窗(教师版).2021(05):81

[3]张洁洁.鲁迅《故乡》在教学解读中的流变【J】.教育教学论坛.2021(48):33-36

[4]潘⽇堂.初中语⽂⼩说教学中培养学⽣批判性思维的策略研究——以《故乡》中的⼈物分析教学环节为例【J】. 教育观察.2020(2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