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通病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通病防治

卓惠武

东莞市洪梅镇工程建设中心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许多人努力很多年,才使建筑行业迈进新的发展阶段,正当其想向更高层次出发时,施工质量通病却成为了“拦路虎”。能否及时扫除“拦路虎”,关键要看管理人员是否找准“切入点”,又是否把握“着力点”。目前,能同时完成这两项工作的人并不多,正因如此,才需要加强研究深度。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前言

近些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建筑企业要想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寻求新发展,需要扎扎实实贯彻“质量为王”的理念。虽然这已经成为共识,但仍未采取行动的企业不在少数,要是继续走老路,用匠心铸造建筑精品就会沦为一句空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低,终有一日会退出市场舞台。与其事后懊悔,倒不如提早预防。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勤于学、善于思、敏于行,奋力谱写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新篇章。

一、施工质量管理通病分析

(一)管理制度缺失

事实证明,确保施工质量的首要条件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虽然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落实好这项工作的建筑企业却少之又少。管理制度不健全,对现场人员的约束力就会呈现断崖式下降,随之而来的是施工问题层出不穷。就算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启动追责问责程序,涉事人员也会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面对对方的无赖做法,管理人员又没有什么办法。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无章可循、无据可依。随即,管理人员踏上了漫长的寻证之旅。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管理人员成功找到“铁证”,将其摆在涉事人员面前,对方再也不会百般推脱。然而,原来的小问题早已变成如今的大问题,想要将其彻底解决,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如果能在一开始就拥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想必结果会大不一样。

(二)材料质量欠佳

要是把房屋建筑工程看成一个人,那么施工材料就是骨骼和血肉。正是因为施工材料极其重要,所以才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关。据调查了解发现,材料质量不达标现象频频出现。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很多,譬如采购时只关注价格,没有考察性能。材料进场时没有进行全面检查,也没有按要求做好防潮防火处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送料不科学,使用不规范。

(三)设备优势未显现

让设备优势尽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1]。而要是没有充分发挥设备作用,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譬如,设备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施工速度大幅下降不说,施工质量还没有保障。设备准备不充分,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工,让设备长时间保持高负荷或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一来增加了发生故障概率,二来很容易滋生重大事故。不管是设备“趴窝”,还是出现意外状况,窝工、停工等现象都会随之产生。

(四)技术创新力度不够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企业尚未认识到推动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意识存在偏差,自然不愿意付诸行动。当然,还是有不少企业走在创新道路上,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无他,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施工技术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工期延误、重复返工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五)施工环境有待优化

环境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但其影响并不比其他因素的影响小。具体来说,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勘查,自然发现不了软土地基,继续使用传统方法,地基承载力就会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倾斜倒塌等事故也只是早晚的事。施工前没有和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以至于无法准确把握未来的天气走势。强降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一旦来袭,施工现场就会乱作一团。没有仔细调查交通情况,致使物资供给不及时不充足。

二、施工质量管理通病的防治意义

应用现有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足以完全消除施工问题。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脱离实际需要,二是创新力度不够。既然找到症结,就要对症下药。通过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找到管理漏洞,并将其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此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适用性。通过对各个环节、各个细节进行有效控制,促使不规范施工行为逐渐减少,当真正清零时刻到来时,就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施工周期,从而让建筑企业赚得盆满钵满[2]。凭借充足的资金储备,建筑企业迅速走出困境,并向着梦想展翅飞翔。如果每一家企业都能如此,建筑行业就能焕发新的活力,此时的中国想不成为“建筑强国”都难。

三、施工质量管理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深化制度建设

要想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首要工作就是深化制度建设。具体内容包括:对岗位进行重新梳理,去掉“交叉点”,增加“连接点”;对管理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并及时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修正,以此保证它的完整性和具体性;完善奖惩制度时,既不能采用“闭门造车”的方法,也不能出现“东施效颦”的情况,正确做法是集中众人智慧,发现短板弱项,采众家之所长,补短板、强弱项;在奖惩机制落实过程中,既要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原则,也要保证信息公开透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奖有效、罚有力的氛围

[3]

(二)把控材料质量

要想充分发挥材料优势,需要管理人员坚持多措并举。采购前,管理人员先要深入分析工程资料,准确把握材料性能要求,并将这一消息分享给采购人员。对采购过程进行精准控制,确保材料质量达标。进场时,管理人员负责核查数量、检查外观,实验人员负责测试各项性能。只有完全符合要求,才能统一码放在规定区域。管理人员应反复叮嘱施工人员,既要针对不同材料制定不同的防潮防火措施,又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送料路径,还要在施工过程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三)加强设备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前,管理人员应与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保持紧密联系,进一步明确设备型号和数量要求,并将这一重要消息告知采购人员。紧盯采购过程,如发现异样,管理人员就要立刻予以纠正。进场时,管理人员会同施工人员,共同检查设备性能。确认无误后,立即开展技术交底和培训工作,确保所有人都掌握应用技巧。

(四)推进技术创新

管理人员应及时与施工人员取得联系,深入分析现有技术,从而确定技术升级的先后顺序。随即,对市场进行全面调查,获取最新最全的技术信息,经过层层筛选,找到满足实际需要的新技术。不管是技术改良,还是要点讲解,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其中。经过多方努力,把新技术的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五)改善施工环境

管理人员务必要对前期勘察工作进行严格把控,如果遇到软土地基,就要求施工人员制定切实有效的加固方案。从气象部门获取准确的天气数据,如果出现恶劣天气的概率很大,就要让施工人员提早做准备。管理人员应对附近交通情况有深入了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物资顺利进场。

总结

目前摆在广大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是,如何有效防止施工质量通病的产生。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推进工作。首先,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罗列施工质量通病,继而找到形成原因。其次,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归纳出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意义,从而获取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最后,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防治措施,具体包括深化制度建设、把控材料质量、加强设备管理、推进技术创新、改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孔繁星.加强房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6):239-241.

[2]盛敏杰.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J].技术与市场,2021(11):182-183.

[3]戚威,陈高清,张帅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J].砖瓦,2021(09):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