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浅述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欧伟

清远市方能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511500

摘要: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才可以确保电网可以持续提供优质的供配电服务,做好社会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在分析技术可靠性方面,应当从专业施工和线路高效管理两方面着手,确保网架施工、线路施工、电缆敷设达到线路的运行标准;且运用了更高效的、更科学的电力运行模式设计、线路运行监督和综合管理技术。两方面共同确保配网系统正常运行。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分析;可靠性

影响配网电力工程安全可靠的因素有内外部两方面。外力因素是指该类工程的实际作业环境复杂多样,且常需要在森林、山岭、城乡已有建筑中穿梭,环境特殊给电网运行稳定带来了许多不可控的影响。而内力因素则主要是电网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确定的方法体系,和预期达成效果之间的显著差距。例如管理办法相对落后,无法协调电力使用需求和现有电网供电质量之间的矛盾;或一线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达标。为解决如上问题,提高整个配网电力工程的可靠性,就需要在施工与管理两方面,做可靠性技术指标的分析,并转化分析结果,促进实际转化。

一、配网电力工程专业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一)网架施工技术

网架构成了整个配电网络的基础和根本,基于我国电力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通常会应用10KV的配网网架。具体又分为联络线和环网架设方式。联络线多通过分阶段的单独施工,构成一个统一的网架系统,更方便进行分阶段的联络式管理。一旦发生线路故障,或有定期线路巡检的需求,则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巡检、停电对周围线路的影响,提高该条线路的电力实际供应能力。该种网架形式需要科学划分联络点,才可以保证电力的转化或应用能力,但该种科学划分,常会受到整个电网不同阶段的供应电力需求、负荷要求等的限制,导致实际的划分结果,或划分之后的联络线电能供应情况,达不到理想状态[1]

环网网架形式,常见于城镇的电网配网建设之中,连接起多条10KV配电线路的末端,组成一个环网柜,将原有线路的不同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的不同母线引出,形成主干环网,闭环运行。该种网架设计模式的优点在于,无论电网配电故障发生在主干线路、母线、馈线哪些不同位置,都可以选择不同的断路断开方式,可以相较快速的恢复故障点之外的全线或部分线路供电。

(二)线路施工技术

连接起整个配电系统的是多条电力线路,以及线路中的联络设备,形成了一条一条的网络开闭环。施工中,多会选择环形网络配电组合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由电网故障导致的大面积停电情况。该类施工技术,要求分段线路组合成的配电环网,要达到正常运行的状态,以对发生的线路故障进行转移处理。所选择的线路主管线截面积,也要做好长远规划,尽量应用更粗的滤芯铜绞线。并在事故多发区、自然地质情况复杂区域,选择架空线路的搭设方式。如果路网建设的情况并无特殊,或主要在城市中进行网络架设,则可以通过同杆架设方法,利用水泥杆作主干线路支撑,配合卡盘和地盘,做该段配电线路的设备支撑。

(三)电缆敷设技术

根据不同地质的情况和施工需求,还会出现电缆敷设的要求,而保障电缆不会后期出现较频繁的使用问题,不会遭到人为破坏,则首先要确保电缆沟的深度、宽度,既达到配电网施工要求,又可以提供较好的配套基础服务。施工前,先测量铺设管道的位置,尤其是已深埋地下的管道。在合理控制与电、水、通信等线路的距离之后开挖电缆沟,清扫电缆沟之内的杂质。要避免随意更改电缆沟的走向、弯度。铺设电缆时,如遇特殊地质情况,要利用防护管做二次保护。尽量避免接续电缆;如若无法避免该种情况,则电缆之间的接头应该预留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的出入口、开孔位置,并要在对应地面做明显标识。电缆沟也要做好地面标识,避免误挖误动。如果只是进行直接埋设的电缆敷设处理,则需要保证电缆制造长度,尽量等于或大于总体线路的铺设要求,同样是为了避免不必要接头带来的配电负荷受影响问题[2]

二、配网电力工程管理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一)电网设计技术

电网设计是保证后期运行稳定的基础,在电网设计时要考虑如下几方面问题: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勘测,是否有特殊的自然灾害,再应用具体的防范措施。例如配电线路所在区域夏季多发雷雨天气,则应当调整防雷避雷设施的选择范围、选择标准。如若配电网络途径区域冬季气温过低,常会出现线路结冰情况,则需要增加电网的大电路电流承载能力,为冬季加热融化电网结冰操作,做前期准备。其次,要根据电网所在城乡的用电特点,尽量改善配网的结构,减少故障发生时的影响范围。例如独立区分220KV、110KV的配电网络,每一变电站负责对应的供电工作,功能和范围不交叉。主干线用不同开关进行区分管理,也更方便做停电安排。同时,要从智能电网管理角度做电网设计。在选择的供电设备设施、供电方式等方面做好调整,尽量使用不易生锈的金属材料。并对现阶段应用较成熟的架空线路技术进行升级和改良[3]

(二)运行监督技术

为防范配电网络运行中存在的其他安全问题,还应在运行监督技术方面进行升级管理。例如使用GIS技术,做好拓扑分析,对可能存在的电网运行故障进行及时汇总和收集,发送报警报告,呈现可能出现配电问题网络的实时画面,引导技术人员做现场预判,确定检修方案。或可通过远程遥控和自动化驱动的方式,快速响应并处理瞬时发生的短路、雷击问题,为人工处理故障争取时间;并通过故障快速处理,降低电力企业的配电损失。主要配电线路的周边还可以增加红外远程监测等设备设施,对敷设在地下的电缆等进行监控管理,对进入到动态识别区的人员发出预警。也可将电缆位置信息汇总在住建部等网站上,方便其他施工单位在组织工程施工时做好前期规划,避免信息掌握不全、疏忽大意,挖断电缆。

考虑到空气湿度、温度可能带来的电路污闪问题,可结合既往数据,增加遥感或自动化控制、调节空气环境的设备,利用大数据探查技术,捕捉实时的气象资料和周围的环境资料,作出预判,是否需要进行安全保护下的遥控作业。通过动态监管既减少问题发生概率,又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指数。

(三)综合管理技术

综合管理涉及到对建设、运行、人员等的全系列管理,使工作方法、计划同样作用于保证供电网络的平稳运行。例如要进行有计划的停电,按照本月度的电力调度情况提出停电调度申请,结合区域内用电单位的生产指标或要求,做好提前规划。并尽量选择夜间停电的方式,确保停电对生产生活产生最小范围内的影响,并不会影响线路维护、保养的工作计划。各班组、岗位之间还应当做好协调统一,前期做好停电维修等工作的技术分析,较快速有效的高质量完成工作。或者根据较常出现的过电压情况,要在关键位置配备有效降压的设备设施,达到降压效果,并按照用电单位、个人等的电力需求等级,做好差异化调整,避免不必要的电压转换,浪费能源。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实际发生的作业案例为培训资料,显著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利用考核、轮岗等方式,淘汰掉不符合现代电网建设标准的工作人员。

结束语

确保配网电力工程安全可靠,要做好技术、人员、管理等多方面的可靠性分析或预判。要求电网、线路、电缆等的架设,达到具体施工环境内的配电网络运行标准;要求配套使用的设计管理、技术管理、人员管理和运行管理方法,同样达到技术指标。在对技术进行可靠性分析或升级时,还需要着重从大数据转换应用方面进行思考,打造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化电力网络,为国家建设创建更稳定的电力环境。

参考文献:

[1] 罗海东. 论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3306-3306.

[2] 吴坚.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发展研究[J]. 环球市场,2020(14):195.

[3] 王建鑫.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相关概述[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