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建筑材料的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建筑材料与建筑材料的管理研究

薛梅,柳爽

身份证号:3713231990060905**   山东 临沂  276000

身份证号:3713231992031008**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这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控制建设项目成本的关键性措施,是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经匡算,建筑材料一般要占建安投资总额的65%以上。因此,对建筑材料的管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材料采购;材料管理;管理分析

前言:建筑工程建设工作日益繁忙,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工作。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机械、器材和材料的引入和采购渠道进行了调整,从而达到了更高的生产效率。按照项目的立项、报建、开工等一系列的前期工作,都要达到预先设定的规划目标,从而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从而确保了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对建筑工程的内部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达到我国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水平。

1、建筑材料的定义

建筑工程承重材料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材料主要应用于基础工程、受力构件(梁、板、柱)的材料,其中最为常见的建筑工程承重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石材、砌块、高分子材料等,建筑工程非承重材料是辅助工程项目建设,对建筑物起到维护,填充作用的材料,还有其它材料。主要是一些保温隔热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建筑涂料、装饰材料以及部分合成高分子材料。

2、建筑材料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材料质量关乎着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因此,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全方位管理,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合理控制项目成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施工风险管理,并制定有效的预警机制是建筑行业当前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对保障施工进度与最终质量、减少工程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工程建设施工材料管理涉及前期计划、采购、验收、进场与储存、现场使用管理等多个部分。对建筑施工材料加强全面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合理利用资金,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库存及材料运输成本,保障材料的持续储备供应,材料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只有保障材料按需使用,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建筑材料的作用和价值,并且节约材料。

3、建筑材料管理措施

3.1建筑材料采购管理

建筑企业的采购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国家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相关规定与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采购相应的建筑材料。同时依据不同建筑材料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第一,在正式采购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明确相关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与市场供应状况。第二,积极与建筑工程各部门沟通协调,确保所准备的建筑材料与工程施工实际需要相契合,最大化避免建筑材料积压,节约材料采购与材料保管资金,确保建筑资金流通[2]。第三,注重成本控制。在采购中货比三家,充分比较不同材料供应商的综合状况。在质量优先的基础上,尽量选择那些成本较低,且综合实力较强的材料供应商。建筑材料价格通常不会出现太大波动。但是如果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就很可能短时间内上涨或下降。所以采购人员需要经济常关注新闻,及时了解与建筑材料相关的最新信息。第四,针对那些持续应用的建筑材料,采购人员需要与供应商保持友好联系,在保障材料质量的同时,确保建筑材料供应的持续性。

3.2建筑材料的检验管理

相关人员将所得的材料数据和质量标准两者做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以此来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判断,检测合格后才可投入工程项目中,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其有价值的数据。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决定其用途也会不同,针对不同的建筑材料,相关人员必须要分开对其进行试验。

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试验方法,分别为一般试验和其他试验这两种。一般试验主要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进行试验的项目,而其他试验则是根据建筑材料的性质进行判断,判断其是否有试验的必要。以水泥为例,一般会对水泥做塌落度、凝结时间和抗折等试验项目,但若水泥为小窑水泥,那么还需要做安定性试验进行判断。

3.3建筑材料进场管理

对于进场的有关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要及时索取建筑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同时委托相关检测单位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对于建筑关键部位的建筑材料,施工单位更加应当做好质量检测,防止不合格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提高整个建筑产品质量。对于不合格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要及时与材料供应商沟通,提供质量不合格证明,要求其按合同及时提供合格产品,避免由于材料供应延误而拖延整个建筑工期。对于进场的建筑材料及时进行记录,标明材料的规格数量。

3.4建筑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3.4.1存放管理

(1)由于建筑材料大多与自然界的物质易发生化学反应,同时,不同建筑材料之间也极易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要将不同的建筑材料建设不同高的存放点。比如熟石灰遇水易发生化学反应,钢材在水、氧比例适当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氧化反应,影响到建筑中钢材的使用寿命。另外水泥,石灰,沙子等颗粒状建筑材料也极易被雨水冲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中水泥被雨淋之后也将不能够使用。由上而知,为了减少材料存放损失,一定要设立不同的存放点存放不同的建筑材料。(2)大型建筑或者专门项目建筑都需要许多种类相似的建筑材料,因此,在建设这些建筑的时候,存放材料一定要注意区分不同型号防止不同存放点标明存放,以满足不同建筑结构对于不同型号材料的需求,确保建筑的高质量。比如,建筑对于钢材的需求,建筑中常用钢材就包括十几个品种,这些钢材不仅仅区别于钢材直径的大小不同,同时还区别于钢材形状的不同,比如圆钢和带肋之别。因此可知,在建筑物建设中不同结构一定要选取不同的型号的材料进行施工,这样就要求材料在存放时要根据不同型号的同一种材料进行区分标明存放,防治施工时误用材料状况的出现,确保建筑物建设的高质量。

3.4.2发放管理

在进行发放建筑材料的管理过程之中,为了有效的避免不良的使用情况出现,就需要合理的对材料进行控制。而在发放管理当中,首先需要确定建立出发放管理制度,对于材料是需要进行定额进行使用的,就需要在制度上遵循领料的有关规定,并且在发放的时候按照分批次的方式来进行。如果使用的材料出现了损耗或者是进行维修,就需要严格的遵循通过旧材料来换取新材料的方式,如果原先使用的旧材料出现了丢失或者是严重的损坏的时候,就需要严格的按照折价之后的金额进行相应的赔偿,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在实际当中带来的消耗。并且如果材料已经发放,也需要跟踪了解其使用的情况以及去向,从而对于剩余的材料,也需要做好及时的处理。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出有关的档案制度,从而有效的监督整个的发放过程。

结束语:建筑材料管理不仅要负责材料的采购供应,还要求将建筑材料根据性质进行分类存放,要保证每一项环节的材料供应需求,这样的管理模式既能强化施工的整体效率,保证施工的流畅性,也能让施工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避免材料因储存不当、质量不足导致工期加长,让投入成本进一步加大,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坚持执行建筑材料管理策略,才能保证施工安全,提升建筑施工品质,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正广. 强化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的措施探讨[J]. 建筑·建材·装饰,2021(7):17-18,48.

[2]李欣.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的具体策略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24(3):140-141.

[3]王爱军;浅谈建筑材料供应与管理.企业与管理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