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制”教学模式下关于导学案的几点思考           ——以《小树有多少棵》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双导制”教学模式下关于导学案的几点思考           ——以《小树有多少棵》为例

刘芳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陈江五一小学

【摘要】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双减”政策,既要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对课堂学习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导学案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进行编制的方案,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连接新知与旧知,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同时帮助学生学习探讨新知的多种方法,随堂巩固并检测新知的学习效果,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文从导学案的研究背景出发,剖析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以三年上册第四单元《小树有多少棵》为例,探索了小学数学优质三维导学案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课程标准,双导制,导学案,设计策略

一、导学案的设计方法研究背景

2021年,我有幸参与了我校省级专项课题[1]的研究。课题中的“双导制”是指导学案和小导师。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预习新课,完成课前预习案;课中,借助课中导学案,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方式,由小导师组织组员一起探究问题、拓展新知。对于小导师不能解决的新问题,再由老师引导解决;课后,再设计有梯度、注重分层教学的课后练习案对本课的学习知识加以巩固和提升。该模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能力等。“双减”政策下,如何设计优质的“三维导学案”,通过课前预习案、课中导学案和课后练习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导学案是当今课堂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老师使用的导学案存在一些不足。

1.导学案设计与教案设计混淆

由于导学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以引导学生学习为目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明显,导致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写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没有理解导学案是突出“学什么”、“怎么学”,而教案是突出“教什么”,“怎么教”。

2.导学案设计中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由于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和教材的内容,把教参的共性目标定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摸查学生学习基础,注重因材施教,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再从目标出发,制定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导学案。

3.导学案设计习题化

     部分教师还是喜欢题海战术,忽略了导学案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侧重的是探索新知的方法指导,新知形成后需一定的练习题加以巩固,课后也需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因此一定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但在设计时应注意针对新知命题,还应注意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题目。

4.导学案设计形式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大部分的老师使用的导学案是只有课堂导学部分,没有设计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部分。

5.导学案设计开放性不够

由于教师怕学生自主探索会浪费时间,更怕不能探索出想要的新知,在新课导学时不敢放手给学生合作探索,总是限制学生的思维。在探索数学问题中没有设计开放性的题目,担心学生不会做。

三、优质三维导学案的设计技巧

1.明确学习目标,突出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目标越明确,越切合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的效果越显著。学习目标的设计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因为它既学习内容的规定也有学习程度的具体规定。其次还要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书中有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处理、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分析、教学建议等以便教师把握新知的学习目标。最后要充分分析教材内容,再结合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因为完成学习目标离不开教材内容,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深度又取决学生的整体水平。

以《小树有多少棵》为例:

《小树有多少棵》导学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难点: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注重导学功能,培养学习能力

导学案除了课中的导学,还应当注重课前和课后的导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导学案设计形式比较单一,只含有课中导学部分,这样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优质的导学案应该是包括课前预习案、课中导学案、课后练习案,简称为“三维导学案”。

课前预习案题目的设计应该是探究新知方法的引导,或是与新知有关的旧知的温习,最后是有关新知的基础题。这样的设计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对新知的自学效果,以便在课堂教学把握学情,突出重难点。

以《小树有多少棵》为例:

课前预习案

1.观看微课《小树有多少棵》,预习数学书第30页,做好预习笔记,并认真完成预习案。

2.补全数线图。

 

3.填空:

1   →   10

2   →   20

3   → (   )

4   → (   )

4.口算:

2 × 3 = (   )      5 × 3 = (   )        4 × 6 = (   )

2 × 8 = (   )      5 × 9 = (   )        7 × 6 = (   )

5.挑战:

20 × 3 = (   )     50 × 3 = (   )       40 × 6 = (   )

300 ×3 = (   )     500 × 2 = (   )      2000 × 4 = (   )

课中导学案在设计时应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对于重点知识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最后及时加入练习巩固重点知识。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这样的设计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互动、质疑或补充,概括新知和巩固新知等,使学生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如《小树有多少棵》一课中,待学生掌握口算的最佳方法后,马上进入随堂练习“口算小能手”环节,练习形式可为抢答,其它同学判断对错,出错时要纠正。这样设置的目的既能巩固新知,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习的成就感。

以《小树有多少棵》为例:

课中导学案

任务一采购树苗

学生自学

教师导学

IMG_257

1.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列算式解决:   □ ◯ □  = □ (    )        

               答:

4.请写下你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你的发现。

(1)

 

 

【想】因为20可以看成(   )个

所以(   )个 ×(   )=(   )个

可以画线段图、

一一列举、

想乘法口诀。

任务二:运送树苗

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运走了多少棵?

□ ◯  □  = □ (    )           

        答:  

【想】因为500可以看成(   )个百,

所以(   )个百 ×(   )=(   )个百。

随堂练:“口算小能手”

30 ×4 = (   )      500 ×6 = (   )        60 ×3 = (   )

300 ×7 = (   )     400 × 5 = (   )      2000 × 4 = (   )

任务三:种植树苗

人数/人

每人植4棵

总数/棵

(列式计算)

8

4

80

4

800

4

8000

4

人数/人

每人植7棵

总数/棵

(列式计算)

6

7

60

7

600

7

6000

7

1.列式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

2.你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课后练习案的内容应涵盖本课所有知识点,题目应以基础题为主,拓展性或问题性的题目为辅。它的类型可根据知识点的不同可选用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看图列式、问题解决等。也可结合本课情境设置有趣,创新的题目。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提高学生做题兴趣,避免审题疲劳,分层作业又能兼顾所有同学,更能反馈教学的效果。

以《小树有多少棵》为例:

课后练习案

&pky210_sjzg_VCG41N907856940&2&src_toppic_inpsrchzd1&              班级:  姓名:  等级:

1.种下小树苗。(共            ,每题    )

  [在每个沙坑的□里直接写出结果。]

沙堆                                                                         

 

 

                 

2.浇水助成长。(共             ,每题        )

[看图列式。]

 

&pky220_sjzg_VCG41N687010430&2&src_toppic_inpsrchzd1&&pky220_sjzg_VCG41N687010430&2&src_toppic_inpsrchzd1&                           

 

3.沙地变绿洲。(共       )

&pky110_sjzg_VCG41455594187&2&src_toppic_inpsrchzd1&                                 

【拓展题】

马爷爷坚持爬行种树,计划每年种植2000棵胡杨,10年时间一共种植多少棵?

3.注重因材施教,拓展学生思维

导学案的设计应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拓展学生的思维。具有开放性的导学案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导学案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的过程,要引导学生解读数学信息,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探索数学问题中要注重思维含量和开放性。对于常用的探索方法应完全放手给学生去探索,如果第一次接解此类探索方法可给予提示。如《小树有多少棵》中,计算方法有多种,但学生初次探索此类问题,不懂如何探索,可以给予方法提示,引导其探索。其次在习题的设计时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设计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提高的思考能力。如《小树有多少棵》中的任务三第2点,问:你能再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吗?再次,课后练习案可以设计拓展性或问题性的题目,提高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如如《小树有多少棵》中的拓展题为:马爷爷坚持爬行种树,计划每年种植2000棵胡杨,10年时间一共种植多少棵?由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拓展到整乘两位数。

    总之,优质的三维导学案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领学生学习的指导意义, 设计过程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的要求,建立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之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各种思维能力。面对不同的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变通不同的探究方法,采用不同的测评题型。优质的三维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指南针”,也是教师课堂上的脚手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凯玲.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及实验研究——以“基本初等函数”为例【D】.宁夏:宁夏师范学院,2022:11
  2. 钟小莉.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11-16

5025ee2002775c35012cc171de17eaf 


[1] 小学数学“双导制”教学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