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式教学在骨科康复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问题导向式教学在骨科康复学中的应用

胡永军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当今的学生比上一代掌握更多信息,也能在网上收看到更多公开课,那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们提供什么,如何锤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如何解决知识的无限和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的问题。为响应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提出的要求,亦为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问题导向式教学;骨科康复学;应用

1骨科康复学的内涵阐述

骨科康复,从内容和形式上来说,是指主要探索通过综合康复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属于骨科,而且是康复医学的选修科。现代骨科康复主要包括外科治疗、功能训练、假肢和矫形装置辅助。以康复为主要目标,它主要包括两个具体内容: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因此,在综合矫形康复治疗过程中,外科治疗的重点是康复手术或外科治疗,以防止继发性残疾,外科治疗离不开功能训练和假肢或矫形装置的帮助。只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康复的实际效果。因此,骨科康复的三种治疗方法密切相关,缺一不可。从理论上讲,骨科康复保守治疗涵盖面广,但可以简单概括为心理治疗、药物、物理因素治疗、康复咨询、医疗护理等相关信息。此外,它还指假肢和矫形器的功能训练和临床治疗。

2PBL教学法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现阶段,PBL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的几个教育行业,并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PBL教学法在中国引入临床医学以来,在中国的一些医科大学,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华西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等,它已在临床教学中小规模应用。然而,与国外相比,目前还没有完善的PBL教学管理体系,也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效果评价管理体系。它仍在尝试探索过程中,主要用于实习期间的教学。目前,在骨科康复临床教学中还没有应用案例。

2.1骨科康复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骨科康复是研究康复医学在骨科中的应用和基础理论的学科。它也是一门涉及多个研究领域的综合学科,与骨科、康复医学、康复工程项目、运动生理学等学科交叉。从课程体系的角度来看,骨科康复包括临床诊断、功能问题分析、治疗技能、康复评估、健康教育等。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专有名词较多。技术更新的发展趋势更快,重点放在临床实践活动上,而教学内容和课时相对较少。这些学生是在康复治疗方面更专业的大二学生,将进入临床试用期。在临床课程学习过程中,如何整合以往基础课程和路桥课程的内容,改变以记忆理解为主体的学生逻辑思维,发展以目标为分析推理主体的临床逻辑思维,为临床进步奠定基础。

现阶段随着康复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康复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康复的教学方法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体。教师以教科书内容章节目录中的症状为出发点,首先获得疾病的诊断,然后简要描述疾病的治疗。规划教学设计和ppt可以完成指定的日常教学任务。由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课堂教学中提取了大量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们接受的是一种被动的文化教育,记忆量大,缺乏对实例的诊断和比较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这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显然,它不适合当今的骨科康复医学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2PBL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可行性

PBL教学法侧重于如何思考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法,这是现阶段中国顶尖医学院校临床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些专家学者在各个学科的医学实践教学实践中都实施了PBL教学法。评价指标体系以教师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础。结论该教学方法受到师生的好评,其得分明显高于对照实验。因此,我认为将PBL教学思想和方法引入临床骨科康复是完全可能的。然而,应该指出的是,这种介绍并不是对PBL所有方法的复制,而是一种使其符合学科要求的有效教学方法。是学生从记忆知识转变为分析数据,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转移。

2.3实践研究的现实意义

临床课程是学生理解和理解临床工作的前提。处理即将就业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如何发现临床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会思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极其重要的。本科研在设备认知学习理论的前提下,运用PBL教学法,塑造对传统文化和临床逻辑思维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教材为参照,更早地理解临床学习法,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维付诸实践,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满足临床需要的教学目标,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案例研究,促进教师技术专业的快速发展。

3课堂教学流程

3.1课程导入阶段

教学导入:导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控制模块。它显示了课程内容与教科书相关章节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学生收集数据和准备考试。

经典案例介绍:给出经典案例,并邀请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专业知识表达自己的判断。

课堂难点:就计划学习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邀请不同的学生表达他们的观点,填写并相互影响。

3.2关键授课环节

基本原则的评估和解释:重点是逻辑判断,重点是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为什么A情况也会导致B结论”。

排练的实际操作阶段:针对操纵和不可抗力事件的应用领域提出问题,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他们可以学到更多。

学科汇总:对应初始文件目录的具体内容控制模块,并将问题落实到答案中。

课堂问题:再次邀请学生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区别,解释临床逻辑思维,并在提出问题时强调学生的不完整思考或逻辑,导致知识转移。

3.3布局预习日常任务链接

预习考试大纲:解释下节课内容与课本相关章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收集信息和准备考试。明确提出新的讨论问题:让学生冷静下来进行预习,提高预习的效率。

4课堂教学管理

4.1指导学生做好预习

因为PBL教学必须用来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诊断和制定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的实施规则可以纳入课后自学的一部分,即在临床实践后学习更准确的医疗方法。在课堂上,相关要点将适度放弃。此外,由于PBL课堂教学需要不断提问和回应,学生必须在课前对相关基础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是基础和前提。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可以准确设计两三道预习题,明确提出上节课的最后一道题,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题围绕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以便在教学中明确提出交流和讨论。

4.2在教学中实施难点教学

根据疑难问题教学法,我们应该组织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发现中获得新知识,敢于明确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与合作,讨论与探索,实施新课程标准,积极与学生互动,在有效的教学任务中相互配合。呼吁大家庭进行批判性思考,接受不同的观点。注意尊重个性和差异,不要坚持一致性。这整个过程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学习的困难和其中的快乐。

4.3根据PBL讨论问题设计方案

一节课后,作业分数将被分成讨论问题。中期考试是工作组的联合考试。调查问题主要是靠近诊所的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目的是让学生接触未来常见的临床现象(如医院门诊场景、人际交往技巧、宣传教育、科研等)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持续两周。每个工作组由5-8人组成。工作组独立分配任务,共同回答,在谈话中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并提交期中考试试卷。教师在判断试卷时不局限于正确答案,但可以将重要客观事实的错误答案以讨论问题的形式放入课堂教学,供学生讨论。

结论

基于PBL对教师知识储备、教学能力的高要求,通过各种听课、研讨模式,锤炼合格的教学团队。确立满足社会需求,符合临床需要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职业教育竞争力。通过同行交流,培训班形式推广在康复教学中的应用,更好的发现该教学法的优劣势,在实践中发掘出该教学法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周谋望.骨科康复临床的新进展[J].华西医学,2018,33(10):1197-1200.

[2]杜良杰.康复医学专业研究生骨科康复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5):721-724.

[3]李维萍,黄强,豆敏.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20,15(3):47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