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热应激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蛋鸡热应激防控措施

汤如海1,王昶1,张昌超2,李宇2,顾海洋,2

1响水县黄圩畜牧兽医站,江苏响水 224614;2.响水县畜禽改良站,江苏响水 224600

摘要:2022年江苏省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的极端天气,梅雨期间(6月23日~7月11日)天气闷热,全省平均气温29.7℃,比常年同期偏高3.5℃,为1961年以来第三高值,即使在7月11日出梅后还持续晴热高温数天,江苏省气象台也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长期和较大幅度的高温,对蛋鸡生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2022年7月,笔者实施《江苏现代农业(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响水推广示范基地》项目(项目编号:JATS〔2022〕247),为减少蛋鸡养殖因高温应激造成经济损失,在江苏省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缓解蛋鸡热应激防控措施,希望能给蛋鸡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蛋鸡;热应激;防控措施

1前言

温度是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适宜的环境可以节约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蛋鸡生产性能,一般认为蛋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23℃,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饲料转化率最好。当舍温达到25℃时,蛋鸡感到不适,但可以通过自身调节维护代谢平衡和生产性能。当舍温超过28℃时,蛋鸡开始处于热应激状态,在舍温超过32℃时,蛋鸡食欲大减甚至消失,产蛋率急剧下降或停产,甚至造成蛋鸡衰竭死亡。蛋鸡热应激是蛋鸡对于环境持续高热产生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主要特征是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翅膀张开,伏卧少动,饮水剧增,采食量明显减少,饲料转化率降低,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蛋壳品质变差。剖检病鸡肌肉苍白、柔软;肺部出血或淤血、水肿,部分肺脏组织坏死;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肝肿大、呈土黄色;嗉囊充满内容物,腺胃壁、肠壁变薄,肠腔内有大量的水样稀薄内容物。蛋鸡一旦发生热应激将给鸡场带来巨大损失,所以高温季节鸡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消除热应激,确保蛋鸡生产顺利进行。

2 缓解蛋鸡热应激防控措施

2.1加强高温预警

养殖场户在高温季节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信息,注意天气变化,加大人员值守力度,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提前做好高温天气应急准备工作和防控措施。

2.2改善生产环境

2.2.1合理设计鸡舍

新建鸡场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排水良好,易于隔离的区域,且水源充足(按日均用水量不低于每个人300升,每只鸡0.5升设计),电力供应稳定。鸡舍建筑应该在满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给蛋鸡创造舒适的生产环境,保证冬暖夏凉。屋脊高度5.0~5.5m为宜;屋顶采用钢结构、双坡悬山屋顶;屋面可采用10~15 cm设有公母槽结构的防火岩棉夹心彩钢板,屋面坡度15~25%为宜;挑檐为0.25~0.3m;墙体宜用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水泥砂浆砌筑墙体,内墙面用白水泥批白,外墙面铺设3.0~5.0cm厚保温板,再用水泥砂浆粉刷。

2.2.2 创造舍外环境

搞好场区绿化,鸡舍周围2.0~3.0m处种植落叶乔木,树木生长过程中必须修剪,让树冠高出屋檐,减少阳光直射,鸡舍周围空地种植草皮减少热辐射。

2.2.3 改善舍内环境

2.2.3.1安装天花板。在舍顶安装隔热天花板,将热气隔在天花板和舍顶之间,降低舍内温度。

2.2.3.2喷雾降温。在舍顶架设喷水管道,鸡笼顶部安装喷雾装置,夏季鸡舍温度超过30℃时从上午10﹕00开启喷雾系统,每次喷雾3分钟,间隔2小时喷雾1次,每天3~4次。均匀密集气雾有效吸附粉尘,在舍内对流,带走热量,达到很好的防暑降温效果。

2.2.3.3加强通风。舍内通风能够有效降低蛋鸡的体感温度,在蛋鸡的体感温度指标中,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但也不能盲目增加风速和通风量。“湿帘+风机”纵向通风是常见的降温措施,舍外高温干燥的空气通过湿帘气孔时,湿帘表面的水分通过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舍内温度。风机数量(台)= 最大饲养量(只)×每只鸡相应体重和当地最高气温需要的通风量(m3/h)÷ 每台风机通风量(m3/h),再增加10~20%的通风余量。夏季蛋鸡舍风速白天2.0~3.0m/s,夜间1.0m/s。湿帘面积 =  最大饲养量(只)×每只鸡相应体重和当地最高气温需要的通风量(m3/h)÷ 3600(s/h)÷ 风速(m/s),一般湿帘面积与鸡舍横断面积相等或不小于风机面积2倍。

2.3加强饲养管理

2.3.1保证设备正常

2.3.1.1确保电力正常。夏季高温,用电量大增,跳闸断电等事故也相应增加,鸡场一旦停电,如不能及时恢复供电,将给鸡场带来巨大损失。供电系统必须定期检修,保证电力供应正常。

2.3.1.2做好设备维护。发电机、风机、喂料系统、集蛋系统、清粪系统等需要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施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配备2组发电机组,常备不低于48小时的燃料储备。湿帘堵塞、钙化等会严重影响空气进入鸡舍,减少蒸发降温的效果,高温来临之前做好湿帘维护。

2.3.2降低饲养密度。高温来临前及时淘汰残、弱、低产鸡,降低饲养密度,增加空气流通而散热。夏季每只蛋鸡占笼底面积最好达到500cm2,最小也不得低于380cm2

2.3.3供足清凉饮水。鸡体温高、代谢旺盛、无汗腺,全身覆盖羽毛,主要靠呼吸来散发体内产生的热量,抗高温能力差,高温给蛋鸡供给充足清凉(水温控制在25℃以下)饮水,可缓解热应激,并保证足够的饮水器,保证水线畅通,定期检查消毒鸡舍内水桶 、水箱、水线和饮水器,同时高温季节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抗热应激、消暑药物。

2.3.4 调整饲喂时间。夏季蛋鸡尽量选择在凉爽的时刻喂料,一般选择上午6﹕00之前和下午18﹕00之后饲喂,也可以在夜间23﹕00~24﹕00补喂一次,增加采食量,改善鸡蛋品质,减少热应激造成的死亡。

2.3.5 防止饲料霉变。做好饲料保存,仓库必须通风、干燥,应该有防鼠、防鸟、防潮、防雨设施。梅雨季节,仓库相对湿度不得高于70%,并及时翻晒饲料原料,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含水量。饲料含水量要求:玉米≤14%、小麦≤13%、颗粒料≤11%、配方料≤12%;袋装饲料应放在架空垫板上,离墙20cm,3天内用完。饲料塔供料,料塔需搭遮阳网,每仓饲料3天内用完。

2.3.6减少其他应激。保持鸡群安静,减少噪声,避免小动物侵扰,转群、断喙、称重、喂料、喂水、捡蛋、清扫等操作动作要轻,免疫接种应尽量安排在晚上、早晨或天气凉爽进行,避免其他应激。

2.4调整饲料营养

2.4.1提高饲料营养浓度。资料表明,当环境温度达到25 ℃时,每升高1℃,蛋鸡采食量下降2%,采食量的下降,能量摄入不足,必须通过提高饲料营养浓度满足蛋鸡生理和生产需要。

2.4.1.1提高饲料能量水平。目前提高饲料能量较为理想的方法是用脂肪来代替碳水化合物,脂肪能改变饲料的适口性,提供必需脂肪酸,适当延长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的吸收,从而提高蛋鸡采食量,促进消化吸收。在饲料中添加2~3%油脂增加饲料能量浓度,相应的玉米用量减少4~6%,但由于脂肪易氧化变质,需添加抗氧化剂。

2.4.1.2提高氨基酸水平。由于蛋白质代谢产生热量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增加了机体内的代谢产热积累,所以,为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饲料中可添加0.1~0.15%的蛋氨酸和0.05%的赖氨酸。

2.4.2适当添加维生素。维生素C是合成皮质酮的原料,热应激时,皮质酮的分泌增加更加剧了维生素C的不足,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确保鸡体稳定产生皮质酮,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0.01~0.04%。维生素E具有保护细胞膜防止氧化作用,高水平的维生素E可降低血浆中的肌酸活酶的活性,对缓解蛋鸡热应激有一定效果,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0.05%。

2.4.3合理补充钙源。热应激能够使蛋壳变薄、变脆,破蛋率高,所以必须根据采食量下降调整饲料钙磷的比例,同时由于过高水平的钙会造成肠道环境中高渗透压环境,导致腹泄。为了稳定产蛋率和保证蛋壳质量,钙可提高到4%,使钙磷比例在7﹕1左右为宜。

2.4.4 调节电解质平衡。钠、氯、钾均为电解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和参与水代谢。缺钠时蛋鸡易产生厌食、形成啄癖、产蛋下降、肌肉软弱无力;缺氯时易出现神经症状。夏季可在鸡饲料或饮水中适量添加电解质来调节电解质平衡,一般在饲料中添加0.15~0.3%的氯化钾和0.5%的小苏打。

2.4.5平衡肠道菌群。蛋鸡热应激时肠道内pH值迅速提高至中性偏碱,中性偏碱的pH环境适合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则受到抑制。可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酸化剂和中草药等来调节肠道菌群。

2.4.5.1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是基于调节动物微生态环境的原理开发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成分的活制剂,具有改善动物肠道菌群,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提高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等消化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向氨及铵的转化,大量减少粪便中氮的排泄量等多种功能。目前蛋鸡生产中推广的主要有芽孢杆菌类、乳酸菌类、酵母菌类等3类。

2.4.5.2酶制剂。酶制剂可以破坏饲料中β–萄聚糖、木聚糖、甘露糖、半乳糖、果胶、植酸等抗营养因子及毒物,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植物磷的利用率,激活内源酶的消化分解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提高蛋鸡免疫功能。

2.4.5.3酸化剂。酸化剂可以刺激消化酶分泌,同时降低消化道pH值,抑制和杀死病原微生物,缓解热应激。在饮水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抑杀水中有害菌、防止生物膜生长,提高饮水品质和清洁水线,维护水线卫生,改善和维护肠道健康,减少肠道用药,提高生产性能。

2.4.5.4中草药。中草药可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缓解热应激,同时有些中草药还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常用于缓解热应激的中草药有黄苓、柴胡、钩滕、地龙、五味子、黄芪、酸枣仁、白术、党参、刺五加、甘草、薄荷、冰片等。

2.5强化生物安全

2.5.1加强消毒,切断传播途径。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微生物,给鸡只提供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办公室、食堂、宿舍、场区道路、场周围及场内污染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清理消毒1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液至少1周更换1次,鸡舍门口设消毒盆,消毒液至少每2天更换1次。鸡舍带鸡消毒每周消毒1~2次,饲喂用具每周至少清洗消毒1次,剪刀、手术刀、止血钳、注射用具等工具,每次用完应煮沸消毒30分钟以上。

2.5.2做好“三灭”工作,切断传播途径。鸡舍设置防鸟、鼠(兽)金属网,加强灭蚊、灭蝇及灭鼠措施。

2.5.3强化免疫接种,保护易感鸡群。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蛋鸡免疫和免疫监测工作,抗体不达标鸡群及时补免。

2.5.4规范废弃物处理,减少养殖环境污染。

2.5.4.1病死鸡。对发病和死亡的蛋鸡,及时捡出,实行深埋或焚烧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扩散。

2.5.4.2鸡粪。高温季节,环境温度较高,鸡粪容易液化、厌氧发酵变稀、产生恶臭气体,建议每天至少清粪2次,确保鸡粪不积压,并且严格控制新鲜鸡粪存放时间,采用堆肥模式处理新鲜鸡粪应在4小时内进入好氧堆肥发酵状态,采用深度厌氧发酵模式的出来鸡粪也应及时进入厌氧发酵状态,切忌新鲜鸡粪露天开放存放。

2.5.4.3鸡场其它污染物需在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3小结

   缓解蛋鸡热应激,首先是为大家提供适宜的环境,提高蛋鸡舒适度;其次优化饲料配比,提高饲料消化率;再次清除毒素,减少氧化应激源;最终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保证蛋鸡正常的生产性能。

参考文献:

1、《蛋鸡热应激的防控措施》,万洁国,《中国畜禽种业》2012年11期。

2、《夏季热应激下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技术措施》杨久仙,李玉清,张孝和,《中国畜禽种业》2013年10期。

3、《蛋鸡热应激及其防控措施》,杨志德,《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9期。

4、《夏季蛋鸡热应激的综合防治措施》,李俊朋,邵三勤,孙开东,聂玉伟,李国伟,《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13期。

5、《层叠式笼养蛋鸡的环境控制》,杨征烽、杨海明、顾海洋、郁军,《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9年6期。

6、《江苏省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袁日进主编。

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响水推广示范基地》(JATS〔2022〕247)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