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研究

孙小丽

青岛即墨市温泉街道镇办事处 山东即墨   266207

摘要:农村房地产经济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农村房地产经济至关重要。本文从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出发,根据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研究,剖析现阶段农村房地产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房地产;农村经济;土地资源

引言:发展农村地区房地产经济是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全方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理念相适应的农村房地产经济能够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然而,现阶段农村房地产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1.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1.1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与地方土地整合紧密相关[1]。农村地区产业分布零散,人员流动缓慢,土地用途单一,闲置地较多。有调查指出,农村家庭的庭院占比为60%,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村落中存在很多未开发空间,资源利用程度有待提高。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农村房地产经济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控制人均占地面积,对人口、住宅、耕地实行集中规划管理,盘活闲置土地,将沉睡的资源转化成增值的资产,使土地要素高效流动,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1.2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发展农村房地产经济有利于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农村地区住房条件较差,基础配套设施及相应服务缺失。有报道称,某乡镇农村房屋以砖房为主,没有集中供暖服务,冬季只能烧柴;没有社区公共娱乐设施,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匮乏,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利,严重影响村民的居住体验。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发展房地产,可以将农村老旧住房更新,使地方人们享受更舒适的住房环境;集中的社区可以提供教育、养老、医疗等服务;房地产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可切实提升当地人的生活品质,改善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此外,发展农村房地产经济也让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减少了土地纠纷,使农村生活更加和谐。

1.3促进地方发展

农村房地产经济建设有利于促进地区多方面发展[2]。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后,农村地区财政预算增加,为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发展农村房地产经济能够在农村地区形成投资环境,促进投资,提供就业机会;创造交易环境,促进地区贸易,提升农村消费水平,保证经济再循环;对人口形成聚集效应,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积极推动如农产品贸易、农产品深加工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村地区工业现代化。

通过房地产经济的刺激及相应的产业协同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部分地区落后的消费观念,发挥出当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观发展、主动致富;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形成后,农村人民会产生对更加富足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这极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建设发展。

2.现阶段农村房地产存在的问题

2.1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农村地区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依托于地方土地资源,合法合规利用土地是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地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硬性要求。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诸如土地所有权主体不名确、所有权不完整、承包经营权内涵不充分不名确、缺乏有效的土地使用流转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土地纠纷常有发生,村镇集体保护和建设土地的责任不名确,影响土地建设和保护;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缺乏安全感,难以形成稳定长期的土地规划;土地流转的规模、范围较小,流转不规范、中介组织不健全;制度条文笼统,甚至在一些土地产权的买卖活动中无法可依。

2.2规划标准缺失

部分农村房地产开发相关人员缺乏发展意识,过分注重眼前利益,导致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缺失,农村房地产行业发展和地区经济繁荣“昙花一现”后又回落到之前水平;相关决策者缺少大局观,不能因地制宜结合地区需求开展房地产项目,导致出现与地区发展不匹配的项目,造成资源浪费。

许多农村闲置用地规划不合理,资源整合不规范,发展目标不名确,致使农村大片闲置土地空置,严重浪费土地资源;产业布局规划不全面、不具体、不周到,一些项目落地后才后知后觉缺少相应上下游配套设施和产业,造成地区发展滞缓,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

2.3缺少法律意识

在涉及到土地赔偿等一系列容易引发纠纷的事件时,常出现由于相关人员缺少法律意识而导致事件结果有失公平的现象。部分农村地区基层干部法律观念淡薄,对土地的管理未按法律法规操作,容易使个体或集体利益受到损害。一些地区农民的契约意识淡薄,土地流转流程极不规范,约定不明确,留给一些心怀不轨的地产开发商钻营的机会,很容易因此损害自身或集体的利益。

农村基层有关土地法律知识的宣传不到位,普法不全面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地区人员相对分散,普法工作难以有效地将大部分农村人口集中起来做普法教育和宣传;农村地区交通相对不便利,上门普法宣传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给农村地区普法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影响农民法律意识养成的同时,也间接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3.发展农村房地产经济的思路

3.1建立健全土地制度

为了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房地产经济,相关部门有必要建立健全与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可行性土地制度政策,从上层建筑层面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避免土地纠纷,维护各方合理合法权益[3]

应从法律层面规范土地承包权、自主经营权、收益权等,明确土地产权关系;建立健全农村房地产金融制度,切实保护好各方利益;细化制度管理条文章程,做到凡事有法可依,有制可行,切实加强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安全感,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设置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规范流转章程,做到全过程监督。

3.2合理规划布局

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农村房地产经济。各级地方政府应着眼地区长远发展,明确发展目标,谨慎规划农村房地产项目;从大局出发,充分掌握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房地产经济发展策略,合理利用资源;全面规划布局,合理搭配配套产业设施,为地区发展建设做好充足周到的准备工作[4]

要构建科学完备的责任制度,着眼于农村房地产的全面开发,做好资金统筹工作,规范明确用地审批流程;聘请专业人士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地区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划给出专业指导意见和建议,组织农村房地产项目相关人员加强专业学习,形成科学思维和工作作风,帮助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3.3加强农村地区法制建设

为更好更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进程,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应切实做好农村地区土地相关法律的普法工作。地方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法律素养,丰富法律知识,以积极的态度调动群众学习土地法的积极性;定期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可在各小队小卖部等公共场所设置普法宣传点,或利用公共活动向村民分发普法手册,或在居民集中做核酸检测时分发普法传单等[5]

政府应加强农村房地产相关法律的执法强度,重视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类土地纠纷案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应向村民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引导群众依靠法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加强对各类房地产项目和开发者的法律监督,做到违法必究,维护农村房地产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结语: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发展农村房地产经济不仅有利于地方产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也能够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提升农村消费水平,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人民幸福感。解决好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健康.鼓励房地产行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现双赢发展[J].城乡建设,2022(6):29-29

[2]杨晓莉.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变革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2):88-90

[3]孙全胜.新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8):158-162

[4]吕晓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房地产经济发展研究[J].活力,2021(2):19-1975

[5]高丽沙.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路径探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2,35(4):89-91

作者简介:孙小丽(1978.12),女,汉族,本科,工作单位:

青岛即墨市温泉街道镇办事处,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基层乡镇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