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精神及行为心理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基于场所精神及行为心理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研究

郑丽茹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8

摘要:在当前新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为建立真正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校园环境,探索校园环境和学生的空间发展需要之间的契合,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依据社会研究、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以大学生行为心理的需要为出发点,重点阐述了把场所精神融入到大学校园的景观空间规划,以及对于打造各功能空间,延续大学的校园文脉,提高精神体验,实现"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并浅析了如何营建富有场所精神的学校活动空间,以提高学生对校内景观空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关键字: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行为心理需求;

一、绪论

场所指具有人类活动的地方,而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它是人在进行行为活动或产生行为意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场所感。场所理论中渗透了社会的、历史的和感知的等各种因素,这诸多要素中,场所的空间位置、历史发展、自然生态是场地文化构成的三主要因素,直接反映了人类对场地的精神感受。因此,根据场地的区域定位可以提高人对场地的辨识性和安全感;重视场地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就可以提高对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们平时所谓的行为心理,是指人的行为过程和心理反应二层面。而行为过程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愿望而所发生的心理活动状态,简单的讲也就是人类的日常行为。而心理因素则是指人类的对自身的感觉以及对外部事件的认识与感受。行为、心灵活动与周围环境三者相互之间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空间行为活动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体现,人的空间行为活动通常是由人的心理行为来引导的。人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接近周围环境,并借助于对周围环境的了解与感受,从中获取有关活动价值的信息,进而通过心理的分析和取舍,决定进一步的行为活动。

校园开放空间的行为与心理研究,是指站在社会心理学的立足点上剖析空间设计主体的心理行为和对空间环境作用的过程。研究的物质对象主要为空间主体的行动,以及与行动作用功能有关的自然环境。空间主体即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论文重点选择了在校大学生为校园开放空间的主体研究对象。

二、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与特征

大学生时期正是处在从心智向成长发展的过渡阶段,而这个过渡性过程常会让其陷入依赖与孤独、情感与理智、梦想与现实等冲突当中。他们试图融入社会并想作为独立的成年人来思考和创造,但却又不能完全摆脱父母的庇护。他们在这个时期常具有更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更富有激情、敢于创新,但同时又容易偏激,以致出现片面性和认知模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急需一个表达自我的环境,与人交往的环境,既感性又理性的环境,来丰富经历和体验,从而积累人生经验,逐步走向成熟。

根据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的跟踪研究表明,,他们不仅在进入适应时期、稳定成长时期、以及即将就业时期三个年龄阶段的身心状态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需要也明显的不同,表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三、校园开放空间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968年,美国高等教育家杰克逊首先明确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学习者不仅仅从学校生活中获取知识,而且透过隐性课程得到心态、人生价值和其它心理的成长。"隐性课程包括所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而校园开放空间就是载体,那么空间质量自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校园开放空间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校园场。师生在此聚集、交流、活动,体现了场所的人文特色。相对于静态学的教室而言,学生对周围空间的感悟以及交流对话更加频繁,因而校园开放空间是校园场存在的客观实体,也是学生产生精神归属的重要场所。

四、把场所精神融入大学校园空间规划中的工作作用

1)场所精神有助于营造不同的功能空间。学校景观建设根据所处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背景等,让人文内涵在校园中有所反映。但是,由于学校建筑工作量的急剧增长,由于工程建设数量多、周期短,学校建筑可能忽略了校园的气氛创设。所以,学校场所精神应该融入不同功能空间,使之具备一定的地方特色,以适应广大师生教学、娱乐、休息等不同的活动需要。

2)场所精神教学能够增强学员精神感受,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学校内美丽而富有个性的风景环境,可以起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寓教于生活"的作用。而校园雕塑、景石乃至每一株树木,都在反映着历史和人文文化,它们不但可以增强同学的精神感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精神品质和言行,还可以让置身其中的人感觉快乐,从而形成集体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3)场所文化的形成有利于传承校园文脉。大学校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环境等都是有着特殊的人文含义,能够让人们真正体会到人文艺术和思想美,对教师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校园建设和发展,进而更能够传承和发扬学校文化。

五、大学生的校园行为特征

校园行为具有以下一些共性:

1)规律性;他们的平时生活主要内容为教学、活动、体育锻炼等,主要往返于课堂、图书馆、试验室、学生宿舍、学校、体育场等地方,生活有着很大的规律性。

2)多样性;除普通的教学和活动以外,学校还多举办各类学术活动、社团和文娱活动。今后由于他们自主生存意识的提高,同世界的联系将越来越扩大。生命的多样化更需要生存环境的丰富化。

3)交际性;信息技术以及各专业学科的开发、教学手段的变化使交际活动更加深入。有必要提高学校中的凝聚力,鼓励沟通、互动。利用交往扩大视野、增强想像力、提高思辩力,开展创新性人才培养。

4)集体性和独立性;校园生活中团体活动是最主要的内容,但在实现集体活动、集体研究和实验生产的前提下,学校必须认真辨证地对待集体性和独立性问题,为学生单独读书、思维、活动创造了空间场所。

六、基于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规划

人类对场所的认知、理解与归属感,都源自于学校内人与环境之间的良性相互作用。而学校空间设计所包含了二方面的功能:①校园内物质性的景观实体空间,主要偏重于场所的识别性;②与校园文化精神有关的景观空间,偏重于人对大学校园的认同及由此产生的归属感。所以,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出发。

1)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

凯文林奇博士认为,每一座有趣的场馆,应该拥有可辨晰的结构。分层清晰的景观结构既可以增加识别性,而且又可以增加校园空间的易达性,从而增加了景观空间的使用率。

2)构建富有认同感与责任心的校园景观空间

空间环境只有和人的行为紧密结合,才有价值。就大学校园建筑而言,其所处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与文化氛围,及其与学生自身的生存需要相结合后所形成的特定意向,也大多体现在了学校建筑的整体氛围之中。为此,可从地域情感的建构、对学校文脉的认同、环境的参与性,以及氛围的生态化等角度研究怎样营造富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大学校园建筑景观空间。

七、结语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的物化存在,更有着某种精神含义。把场所精神纳入学校景观,形成富有个性与凝聚力的学校景观环境,可以对学校以及社会各界起到正面的影响效果。明晰的场地位置及其人们对学校场所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可以促进人和社会之间在一个开放、多元、平等、共生的环境中的沟通与对话。同时,人在场地内为了进行交往和社会活动,也不断变化着学校场地的形象特征与记忆印记,使学校的场地形象特征也处于不停地构筑与延伸状态。

参考文献:

[1]宋泽芳,周逸湖.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徐有钢.基于社区理念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探讨[D].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J].建筑师,2004,(1):38-45.

[4]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5]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