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砖混结构房屋检测与鉴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某砖混结构房屋检测与鉴定

黄常飞

宏宇科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 :结合成都某砖混结构自建房鉴定实例,较全面地讨论了经营性自建房鉴定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可供同类建筑物鉴定、加固参考。

关键词:砖混结构 鉴定 加固

1工程概况

该房屋为二层砖混结构,建成于2012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现作为幼儿园使用。基本开间尺寸为3.600m,主要进深为5.500m,整体呈“一”字形,整体平面尺寸为36.0m×5.5m,建筑面积为416.04㎡。地上一、二层层高均为3.0m,结构高度6.150m。采用横墙承重体系,一层纵、横墙墙厚为240mm,二层横墙墙厚为240mm,纵墙墙厚为120mm;采用烧结多孔砖及混合砂浆砌筑。楼、屋面均采用预制空心板。室外设置有一部钢结构楼梯。

该房屋为自建房,前期作为商业用房,现作为幼儿园使用,现委托方拟对房屋安全性、抗震性能进行鉴定评价,为房屋后期安全使用,提供技术依据。

C:/Users/hc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0729154446/output_9.pngoutput_9

C:/Users/hc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0729154446/output_10.pngoutput_10

2 检测方式、内容

2.1进行现场及历史调查,对房屋的外立面、结构布置、截面尺寸等进行调查;对房屋使用历史进行调查确认。

2.2对受检房屋的现状进行检查及检测,检查构件的开裂、位移、损坏等情况,分析上部结构缺陷出现的原因。

2.3采用回弹法对受检房屋的砖、砂浆的强度进行检测,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抽样测试。

2.4对受检房屋的水平位移进行现场测试,了解结构的水平位移值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5根据现场检测结果以及有关规范和标准,采用标准结构计算程序对结构进行验算。

2.6根据现场检测结果、验算结果及抗震措施分析,对现有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对不符合安全性及抗震要求的部位,提出处理意见。

3 现场检测

3.1外观及状态检查

对整幢房屋各承重构件进行详细检查,横墙厚度为240mm。纵墙厚度为120mm。砌体承重墙材料采用粘土实心砖及混合砂浆砌筑。二层纵墙墙体在多处窗洞口角部存在水平、斜向裂缝。

该房屋楼、屋面均采用预制空心板,预制板厚度为120mm,跨度为3600mm。预制空心板放置于承重墙上,未发现预制空心板底部有横向断裂或明显下挠变形现象,个别预制板发现板间拼缝。二层A轴交1~11轴、C轴交1~10轴120厚墙体未与一层墙或梁对齐,直接放置于预制空心板上部。

一层A轴交1~11轴为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250mmx500mm。各钢筋混凝土梁均未见混凝土有开裂现象,未见有露筋、保护层脱落或钢筋锈蚀情况。

3.2 砖、砂浆和混凝土强度检测

从现场检测结果可得,该房屋1层的钢筋混凝土梁强度检测推定值为C20。

采用回弹法来检测评定砖的强度等级,从现场检测结果可得,该房屋1层的钢筋混凝土梁强度检测推定值为MU10。

利用回弹法检测了砂浆的强度,从现场检测结果可得,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2.5。

4 房屋侧向位移测量

为考察房屋水平位移值是否满足《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中 7.3.10 条的规定,采用经纬仪对房屋的外墙角的垂直度进行测量,用房屋檐口处与墙面根部之间的水平位移差值。由测量结果可知,该房屋最大水平位移为12mm(该点倾斜包括了较大的施工误差),认为房屋的水平位移满足规范要求(L/200)。

5 结构抗震措施分析

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相关规定。该房屋修建于2012年,该房屋属于C类建筑。该房屋原使用功能为商业用房,现状使用功能为幼儿园教学楼。该房屋作为幼儿园教学楼使用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进行核查。

5.1受检房屋为 2层砌体结构,高度为6.0m,形状规则。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2条房屋总高度小于16m,总层数小于5层的有关规定。

5.2受检房屋的高宽比为1.09。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4条最大高宽比为2.5的要求。

5.3受检房屋的最大横墙间距为7.2m。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5条最大横墙间距为9.0m的要求。

5.4受检房屋的砖推定强度等级为MU10,砌筑砂浆推定强度等级为M2.5。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0GB50011-2010第7.1.5条砖最小强度等级为MU7.5,砌筑砂浆最小强度等级为M2.5的要求。

5.5对受检房屋板角部承重墙体抹灰层进行剔除,受检房屋的未设置构造柱。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3.1条构造柱设置的要求。

5.6对受检房屋板下部承重墙体抹灰层进行剔除,发现该房屋未设置圈梁。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3.3条圈梁设置的要求。

6 原结构承载能力复核计算

6.1荷载计算

该房屋各层楼面荷载取值见下表:

1)楼面恒荷载:空心预制板及面层自重标准值3.5KN/m2

2)、楼屋面活荷载:

类别

使用部位

活载(标准值)KN/m2

备注

非上人屋面

0.5

室内

2.0

走廊

2.5

6.2计算模型

C:/Users/hc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0729154446/output_17.pngoutput_17 

6.3原结构计算结果

利用 PKPM-2021 V1.1版鉴定加固计算模块,对承重墙体的抗震承载力、受压承载力、高厚比和局压进行了验算,除个别墙体外,墙体基本满足构件承载力的要求。

7 综合分析

通过对该房屋现场调查及检测,并计算复核;该房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7.1结构布置和构造不合理

该房屋为砖混合结构,采用横墙承重体系。楼、屋面采用预制空心板,主要竖向受力构件为砖砌横墙。纵墙直接砌筑于预制板上部,造成传力路线上下不连续。墙体四角、内外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均未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纵、横墙层高处未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上述因素导致结构不能协调工作,整体性差。

且该建筑某轴纵墙开洞较多,在外力影响下,该纵墙破坏较明显。

7.2材料强度低

该房屋墙体材料采用实心黏土砖及混合砂浆砌筑。经现场检测,砖强度等级可达MU10,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可达M2.5,满足最小强度要求。经建模复核,个别墙体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

8检测结论及建议

8. 1该房屋纵墙放置于预制板上,对预制空心板应进行加固处理。

8.2对于抗震承载力、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墙体,应进行加固处理;对于墙体的开裂、渗漏和剥落,可采用灌浆修复等方法加固。

8.3房屋的几项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使用要求:在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没有设置构造柱,房屋没有设置圈梁。所以应该针对上述不满足抗震构造的地方进行抗震加固,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

8.4该房屋整体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不作为幼儿园使用。

9结语

9.1多数自建房未经过正规的设计、施工,其本身存在一定缺陷。该房屋存在的问题也反映了自建房容易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相关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9.2房屋改变使用功能时,应及时对原有房屋做检测、鉴定,发现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不符合要求的房屋,要及时的采取措施,保证我们房屋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

[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作者简介:黄常飞,(1986-11-19),本科,中级(建筑设计)现任职于宏宇科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安全鉴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