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格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构建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格局

张,怡[1]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就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构建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格局,通过实施柔性引才制度、培养制度、任用制度、保障制度,有效提升人才存量和质量,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和潜能,实现地方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格局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人才的引育留用是充分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前提。

一、实施柔性引才制度,提升人才智力存量

引才工作首要任务是识才、引才,要立足实际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重点引进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人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一)制定人才需求方案

坚持按需引才,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有计划、分批次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一是提前做好人才需求专项调研,梳理现有人才存量,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和未来发展,明确地方、企业等用人单位需求,弄明白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高层次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需求方案,明确所需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人才到岗时间等,确保引进人才与目标岗位相匹配,为满足人才质量和结构需求提供路径选择。二是提前制定年度人才引进计划,有选择性地引进人才,以定向式、组团式等方式开展人才引进活动,弥补重要领域、重要岗位上专业人才的空挡提升引才工作前瞻性和精准度,更好地满足发展需要。

(二)实施柔性引才制度

人才引进是提升人才智力存量的重要手段,对人才的需求实质上是对人才智力的需求。对于人才吸引力不足的欠发达城市来说,要把引才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探索柔性引才制度,挣脱创新资源匮乏束缚,打开门把真正的人才引进来,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人才聚集效应。一是实行更加灵活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打破身份、地域的限制,如采取不改变人才的户籍、人事关系等方式,解决高端领域引人难等问题。二是创新人才飞地建设,大力拓展借梯登高、借智成势、借脑开发的新用人模式,积极吸纳阶段性、候鸟式人才,推动建立多载体多层次的人才合作和智力帮扶关系,实施更高水平的共享人才行动。三是创新人才引进渠道,现有人才引进渠道大多是网络招聘、人才市场招聘、专场招聘会、猎头等一种或多种渠道的结合,但对高精尖缺人才来讲,这些传统人才引进渠道难以满足现有需求,迫切需要引才主体创新人才引进渠道,有效提升人才智力存量

二、实施人才培养制度,有效提升人才质量

育才工作是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对已引进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人才战略需求,制定科学的培育计划,有效激发现有人才的潜能,避免一味地以外部引进方式作为满足人才需求的唯一手段。

(一)实施人才培养制度

紧贴发展需求,以培育人才为重点,积极采取内部轮岗交流、外挂锻炼、外出教育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及其他领域专业人才。一是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变教育培训为素质培养,变抓节点为抓全程,增强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切实优化人才成长路径。二是定期选派优秀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深造,精准开展业务培训,及时掌握前沿信息,更新知识体系。三是定期选派优秀人才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加大人才国际交流力度,提升人才的格局和视野。四是建立劳务合作社,做好返乡创业人才培养,注重培育和扶持乡土人才、实用人才,充分发掘本土人才的潜能,发挥本土人才的作用。

(二)拓展人才交流合作渠道

人才成长离不开实践锻炼,要加强人才交流合作,科学用、大胆用、放心用。一是依托重大项目、重要平台,鼓励人才尤其是青年高潜人才参与其中,通过导师制或传帮带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人才在干中学、学中做,切实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攻坚克难的能力。二是加强与知名专家学者的交流,积极争取承办国际或国家各类科技创新论坛、会议,学习先进理念、经验和技术,加快与发达地区接轨。三是加强高等教育建设,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对于规矩企业,地方应鼓励支持地方高校、科研机构通过共建企业博士工作站,成立行业研究院、打造产业创新综合体以及其他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式,解决企业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出人才聚集知识的溢出效应。

三、完善人才任用制度,充分发挥人才效能

用才工作是使人才充分发挥效能的指挥棒。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做到唯才唯贤用才、因人因岗用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人才动能。

(一)完善人才任用制度

坚持量才而用、任人唯贤的原则,找好用人点,着眼长远用好人才。一是坚持人才优势使用理念,通过组织推荐、领导举荐、个人自荐等方式掌握人才情况,充分了解其爱好、特长、意愿等,同时摸清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做到人岗相应、以事择人,实现人才效应最大化。二是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模式,打好科研院所、重大工程、产业集群建设组合拳,推动实施揭榜挂帅等新型联合攻关模式,促进人才第一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自主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畅通专业技术人才流通渠道,推动事业单位人员科学有序流动,把专业人才调整到专业岗位上,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精准填补事业发展需要。

二)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通过多种激励举措,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激发人才活力。一是建立动态的绩效评估体系,提供有相对竞争力的薪酬,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政策,对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人才,不仅给予荣誉,并还可以给予一次性奖励,引导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在重点领域设立青年新秀、产业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二是制定科研人员分类管理与职务、职称、职级晋升制度,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职称、职务晋升实行倾斜政策,赋予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激发人才积极性。三是通过政策引领,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研发中心,对获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认定的企业,扶持其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加大力度支持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扶强一批创新研发型企业。

四、完善人才保障制度,维持人才资源存量

留才工作是维持人才资源存量的关键。针对各类人才关心、重视、担心的种种问题,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配套措施,有的放矢地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真正留得住、沉得下。

(一)落实政策待遇保障

    落实政治待遇保障,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一是建立一线岗位工作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补助、考核奖励等奖补政策,落实优秀人才激励政策,充分运用精神上鼓励、物质上奖励、待遇上优先等措施,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二是切实提高用人单位人才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加大工作场所、办公设施、科研仪器等方面的投入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三是做好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优诊、住房申请、补贴落实等工作,打造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最迫切、最急需、最关心的全方位保障,提高人才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营造爱才敬才环境

    人才不仅对住房、医疗、教育有需求,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才生态系统,使人才与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活、工作等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有机整合,形成高效系统。一是营造爱才敬才、鼓励创新、包容失误的环境,大力宣传各行业领域的典型人物事迹,弘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倡导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提升人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二是给予人才一定的成长发展空间,给予其脱产带薪的外出学习、培训、深造的发展机会,让人才时刻掌握和了解科技创新前沿讯息,可签订延长服务期限的相关协议及违约事项,促进人才和用人单位双方的良性合作。三是加强与人才的沟通联系,虚心听取人才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好各类人才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使各类人才有获得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刘先红.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的规模分布与空间格局[J].中国科技人才,2021(10).

[2]林新奇,丁贺.优势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1).

 


[1] 作者简介:张怡(1987.3—),女,河南偃师人,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