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2

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杨海洋,     ,指导教师:杨春雷

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如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在不断的加速增长,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充分不够完善。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我国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域,也是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问题,长三角是我国的经济核心区域也是我国人口老龄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区域。针对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对长三角的养老体系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此次的研究能够完善长三角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促使长三角的经济与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在研究设计上,我们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为了能够更好的展示我们的研究过程,我们设计了一个研究思路图,对我们的研究过程做了梳理。在实践方面,我们将南京市江宁区紫金养老院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访问。我们不仅进行实地访问,我们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路人随机的问卷调查。我们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通过我们研究调查发现,老龄化逐渐严重的情况下,养老产业的兴起与勃发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比较高的长三角地区。同时也发现了长三角养老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在养老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些都是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最后我们根据调查分析针对如何促进智慧养老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结合、优化和完善智慧养老政策提出了三个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产业;现状分析

研究准备

1.1 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区域养老服务的一体化建设可以从一定意义上减轻日益加重的人口养老负担。"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水平最大的地区,采取完善地区合作、完善组织建设、促进健康人才、打通政策壁垒、实行信息公开等举措,率先展开了地域医疗服务一体化的探索,并获得了根本性发展和创新。但从整体性治理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工作还存在着政策体系未完善、制度性障碍未打破、数据共享不健全、服务社区能力发展未完善等困难。

1.2 研究目的

目前的养老服务型行业短板较多,缺乏国际合作机制、政府衔接、业务衔接,也欠缺行业标准、信息系统集成、规范整合等,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建设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地区加快进程中,对养老服务公司的要求非常不符合。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养老服务业信息平台全覆盖,人口老龄化情况与老龄化服务质量等关键数据分析完全系统,老龄化服务质量的动态监管真实可行,在长三角全区域内建立全方位、集成化的老年人养老服务大数据系统。充分发掘各地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互利互惠,推进长江三角洲养老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3 研究意义

截止二零二零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常住人口为二点二五亿人,其中六十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786.2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以上。[2]

由于社会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家庭与政府部门都已无能为力承担老人繁重的赡养业务工作压力,因此不得不求诸于社会市场,并动员、更广大的社区能力为老人提供养老业务。在人口老龄化的诸多需要中,赡养服务需求是其重点需求,而赡养服务质量的好坏也是老人能否安度晚年的关键因素。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均收入高,消费量大,老龄人为自身花费的意愿较大,而该地区的养老服务业就迎合该地区适龄人员的心理发展而成。且该地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减轻年轻人对老龄人口的养老压力,使其去更好的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研究该地区养老服务业的意义在于剖析该地区人口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水平是否能够支撑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以及该地区的养老服务业是否能够满足该地区人员的需求。该地区属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地区之一,其老龄人口的需求不止于追求身体上的舒适,更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所以该地区的养老服务业应在做好自身基础建设的前提下发展其他能够让该地区老龄人员的思想放松的业务。

研究结论

2.1 研究结论

总之,在这次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年化逐渐严重的时代下,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产业的兴起与勃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产业不仅为社会群众的长期生命健康发展、幸福指数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并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养老服务产业链是否完善,是否健全,都能体现该地区乃至于国家对公民老年化之后的生命健康保障。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产业的研究调查与分析,不仅可以对比发现一些现有养老服务产业体系的不足,也对未来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有参考意义,而且对未来建设或者计划更多的养老服务产业建设有铺垫意义。

当然,在长三角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图上也可以看到,养老产业发展也并非各个地区都是均衡的,还是会受每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产业融合不到位、治理缺位、供需关系错位等等都是养老产业发展会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养老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

2.2 政策建议

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长三角地区智慧养老政策综合运用环境侧、供给侧和需求侧三种政策工具。环境侧工具使用最多,占比50.64%;其次是供给侧政策工具,占比39.94%;需求侧政策工具所占比例最低,仅为9.42%。政策工具使用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

为促进智慧养老产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结合, 智慧养老政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与完善:

1、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协同

首先各级政府需要明确自身在智慧养老体系中的定位做好统筹规划与政策落实工作。宏观层面,中央政府是智慧养老政策的制定者与引导者,决定了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进程。应鼓励引导更多部门与机构参与智慧养老体系的建设,同时丰富政策种类,在加强宏观指导性政策力度的基础上.鼓励相关部门跟进制定配套执行措施,并促使政策执行到位。

2、促进政策工具使用与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进程相匹配

整体上说,长三角地区智慧养老政策工具中环境侧工具使用较多,供给侧与需求型工具使用较少,在今后的工作中可加强供给侧和需求侧工具的使用;从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上说,各类政策工具不均衡的现象突出,政策制定应关注该方面问题,让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相匹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政府应加大服务采购、服务外包、招商引资以及市场培育等需求侧工具的应用力度,增加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智慧养老产业建设。同时,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多方面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加速养老产业转型升级。

3、推动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各环节的协调衔接

政府主导的智慧养老市场有其服务的局限性,存在养老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不相匹配的现象,需要政府实现从主导者向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转型。一方面,给予财政资金扶持,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适老性”产品与服务的研发工作,同时规范行业标准和监督手段,形成行业监督与反馈机制,规范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构建智慧养老体系建设各环节的协同机制,以数字时代老年人需求为目标,促使智慧养老基础平台建设与产品服务相协调,形成一条由设施、产品向服务进发的平稳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