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2

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浅析

袁佩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组织发展经营活动的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和审查的活动。传统的财务审计主要是报告、评价、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及真实性。但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它是对企业的经济责任、经济效益基于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价,然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能够对现有管理水平进行改善,提高效益,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分析

前言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效果进行监督、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简言之,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其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政经济活动能取得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效果和单位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经济效益审计不仅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和日常工作的内容。

1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任务不仅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而且充分体现了审计资源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营管理落后,损失浪费惊人,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重视科学技术外.就是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管理效能和经营决策的评审。可以完善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树立”人人讲效益、事事讲效益”的管理意识,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有较高的效益。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审计任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计职能由查错防弊向防护性和建设性转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整合现有资源,控制经营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保驾护航的手段,必须围绕企业的战略核心开展。

2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面临的困境分析

2.1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支撑。

近年来国内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已日趋完善,与过去相比有了显著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国家出台的相关审计准则与审计规范中均未对经济效益审计给出详细、全面的规范与评价标准,导致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由于缺乏法律与制度的有力约束使得部分审计人员习惯凭经验开展审计工作,从而导致审计风险明显增大。

2.2缺乏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开展这项工作的单位必须具备较高的资质,专业性很强。过去拥有审计权利的单位大多为大型企业集团或部分事业单位。伴随社会的进步部分专业的审计企业随之出现,可专门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审计服务,包括经济效益审计服务。开展此项审计工作的关键依据就是相关评价指标,但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尚存在不小的局限性,导致经济审计工作未充分融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中,使得二者并未形成密切的联系。比如,关注财务指标,轻视非财务指标;强调综合性指标,而轻视单项指标;重视历史数据评价,轻视未来预测数据评价等,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审计目的。

2.3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缺乏系统性

目前,审计人员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盘存法、分析法、审阅法、调查法等。上述方法在系统性方面比较欠缺,审计人员往往只能选择自己熟悉并认为实用的方法开展审计工作,获得的结果往往是差强人意。对于同一个审计项目来说,不同审计者若采用的方法不同则获得的结果也可能有所差异,进而增大了经济效益审计风险。因此,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审计理论方法是极有必要的。

2.4审计人员的业务素养不高

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复杂性、综合性特点,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从事这项工作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审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目前,内部审计人员队伍主要由财会与工程两种专业人才组成,尽管他们具有丰富的财务审计经验,也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传统审计方法,但是对现代审计技术的了解比较少,也缺少经济效益审计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3新时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措施

3.1重视审计问题

审计人员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时,应将“查问题、追贵任”的监督观念转变到“提建议、找措施”的服务观念上来。一方面,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负责人要转换观念,深入认识经济效益审计是查找、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企业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深入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不断总结整理,探索和寻求经济效益审计的新经验和新方法,通过从审计实践中提炼理论,再利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

3.2 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

大多数审计人员最初都是作为财务、工程业务转岗后来进行培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基础业务上。但是,必须看到,效益审计人员所扮演的新角色是作为高层管理当局的助手。因此,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将自己局限于财务核算中。如果效益审计人员的组成和知识层次单一,则不能适应效益审计的要求。因此,效益审计需要复合型的审计队伍,不是仅具有某些职业条件的人员。这就说明。虽然财务有足够的资格在效益审计队伍中担任重要角色,但仅有财务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精通其他学科知识的人员,这是有效实施效益审计所必需的。这就要求企业推行审计师、造价师、经济师等专业技术职称考证和后续教育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审计人员专业化制度。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3.3重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

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特点不尽相同,困此要确保审计效果.就要注重审计方法的创新。(1)制定周密细致、目标明确的审计方案。侧重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者必须统筹兼顾,选准切入点,依此来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范围及重点。(2)要注重审时调查,要充分利用财务收支审计,查明审计事项真相。只有在收集、了解和把握各方面资料的情况下.才能对审计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评价.特别是涉及到的很多非因素的问题.都需要在审计调查中完成。(3)重视综合分析。不能仅仅就数查数,更主要的是要运用各种数据和这些数据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发现问题、揭尽矛盾,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并要及时反馈给决策部门,促进有关部门及时整改,纠正决策执行中的一些偏差,使效益问题落到实处。(4)要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效益审计中涉及数据模型、统计抽样、数学分析等.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t.深化审计成果.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满足效益审计的孺要。

3.4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效益审计不仅要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益从总体上做出评价.还要深入分析其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和各环节,找出影响其效益的主要因紊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的方法和途径。因此,石油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也应相应地分为综合效益指标和单项效益指标两大类。公司综合效益指标主要由资产收益率和技术经济指标组成。资产收益率是从投资者获取净利润的角度对企业内部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技术经济指标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检查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用于企业查明与挖掘生产潜力,增加生产率,还可以考核生产技术活动的经济效果。综合性指标是多种因素、多种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审计时从各个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有助于审计人员从总体上把握被审计单位的效益状况和发展潜力.为进一步的审查分析提供思路和导向。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在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分析,对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只有完善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体系,健全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 叶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2021(12).47-49

[2] 郭素敏.新时期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审计与理财.2020(0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