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税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3

绿色税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孙泓栩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本文利用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税收政策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税收政策对各省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的传导机制是由于绿色税收政策通过“创新补偿”“倒逼效应”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水平及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的生产率增长,进而提升了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但是绿色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绿色税收抑制了经济增长,而在东部发达地区,绿色税收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与对可能的机制分析,最终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绿色税收;波特假说;经济增长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综述

二十大会议中提出,要继续坚持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国经济发展目前由高速转为高质量,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上量的提升,更要关注质的提升。绿色税收是对污染主体进行征税,通过税收,可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进而促进地区生产率增长、促进经济增长。这与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绿色税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及机制。

波特假说指出,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并会抵消环境保护的成本。绿色税收是体现环境规制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行为征税来间接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目前学术界将绿色税收分为狭义的绿色税收和广义的绿色税收,狭义的绿色税收即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排污费),广义视角下的绿色税收则不仅包含了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还包含了车船税、车辆购置税、消费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七个税种。

学术界现有的相关研究,如徐艺、陈小兰、秦绪娜(2022)在区分狭义和广义的绿色税收基础下,考察了绿色税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长期内绿色税收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滞后的显著正效应,并且绿色税收对其影响存在地区的异质性差异。徐永慧、尹朝静(2021)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强化环境规制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其验证了波特假说在中国农业生产领域也成立的事实。王军、李萍(2018)研究了关于绿色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分别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区域的异质性,东部地区的绿色税收政策会倒逼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中西部地区则会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张治栋、陈竞(2020)研究了关于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论显示正式环境规制抑制了绿色技术效率增长,非正式环境规制则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了绿色生产率。

综上所述,学术界针对环境规制或绿色税收对产业升级、地区生产率、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研究众多,但是在大方向都是在探讨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将从环境规制的一方面入手,通过绿色税收角度来进一步探视绿色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引导机制。

二、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一)实证模型设定。为研究绿色税收对经济增长提升的影响,本文选取静态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将省份、年份进行固定,并对核心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取对数处理,模型设定如下:

                      (1)

式(1)中,下标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因变量pGGit表示i省份第t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代表了某地区经济增长水平。核心解释变量GTit表示i省份第t年的绿色税收总额。式(1)中核心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均采用了自然对数值进行衡量。本文主要关注的估计系数β1表示了绿色税收对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效应,如果β1显著为正,则表明绿色税收对地区经济增长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表明绿色税收抑制了地区的经济曾增长水平。

控制变量组合{controls}包括:①人力资本水平(EDU),人力资本的投入会加快企业的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地方教育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②科技创新水平(R),使用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③经济发展水平(pG),选择人均国民生产总值;④对外开放程度(OU),使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测度;⑤物资投资水平(FI),使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生产总值的比值进行度量。

μi表示省份固定效应,γt表示年份固定效应,ζit表示随机误差项。回归的标准误在省份层面进行聚类调整。

(二)数据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以及各省份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选取了2011-2019年30个省份(市、自治区)(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的面板数据。本文对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①由于“费改税”政策,2018年之前环境保护税数据使用排污费入库金额代替;②各年末进出口贸易总额使用《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值进行换算;③2018-2019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仅公布了较上年增长率数据,因此本文以2017年为基期,对2018-2019年投资额数据进行推算;④本文采用广义绿色税收,由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属于中央税性质,因此本文核算的绿色税收中不包含这两项税收数据;⑤删除了人均国民经济增长率为负数的异常值数据。

三、回归结果与机制分析

(一)回归结果

将各省份(市、自治区)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数据输入Stata软件当中,计算得出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变量名

经济增长(lnpGG)

绿色税收(lnGT)

0.234***(0.0698)

对外开放程度(OU)

-0.00480(0.00327)

物资投资水平(FI)

0.000838(0.00154)

人力资本水平(EDU)

-0.0231(0.0155)

科技创新水平(R)

-0.00554(0.0319)

经济发展水平(lnpG)

-0.0633(0.237)

观测值

269

调整后R2

0.749

注:括号内的值为 t 值,***、**、*分别表示在 1%、5%、10%的水平上显著。

通过表1可以看出,各省份绿色税收对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其估计系数可以表示为,绿色税收每增加1%,则经济增长会增加0.234%。该模型的调整后R2=0.749,其表示自变量X对于因变量Y有74.9%的解释能力,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接受。如表1所示,控制变量均对被解释变量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文选取的样本量不充足,或者选取的年份区间太短,但是并不能简单得出对外开放程度、物资投资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科技创新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控制变量不显著并不影响本文研究的重点,以及本文预测的研究结论,即绿色税收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水平。

(二)可能的机制分析

本部分根据实证结果以及现有文献分析绿色税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可以作用机制。由表1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绿色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其表明了各地区实施绿色税收政策可以有效的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虽然绿色税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负担,但是在长期看来,绿色税收通过一种“倒逼效应”、“创新补偿”的方式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促进了地区的生产力水平,通过这些路径最终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另外,绿色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还可能存在地区的异质性,王军、李萍(2018)研究了关于绿色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分别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区域的异质性。他们的研究发现,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绿色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可能存在抑制效应;而在东部发达地区,绿色税收会倒逼促进经济增长,同样在质量方面还是数量方面都有着正向的作用机制。绿色税收主要从两个方面最终影响经济增长,即企业的环境成本和技术创新。在东部发达地区,企业可以对绿色税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通过资源配置优化,迅速提升自己的创新水平和生产力水平;而在中西部地区,大多数企业并不能有效应对绿色税收,反而绿色税收可能会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迫使企业减少研发投入和产品产出,最终会导致产能过剩以及创新水平停滞,因此在中西部地区,绿色税收反而可能会不利于地区的经济增长,绿色税收政策的正向效应也会大打折扣。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税收对各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绿色税收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本文还试图解释绿色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理论机制,发现绿色税收通过“创新补偿”和“倒逼效应”等路径方式,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并且,绿色税收政策在不同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绿色税收政策并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增长;而在东部发达地区,绿色税收政策对明显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或启示:

(一)企业内部要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绿色转型升级。绿色税收加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因此企业应当主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探索科技创新,提高自身配置效率,着力发展绿色新能源,逐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并构建现代新能源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水平。
(二)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地区强度的绿色税收制度。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一致,发展结构不同,因此绿色税收在各地的政策可能会带来正向效应也可能会加剧地区的税收负担,因而两极分化情况会更加严重,落后地区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加不堪,所以,绿色税收政策在不同的地区应当实施不同的强度。

(三)构建多税种互相协调的绿色税收体系。我国税收体系近年来不断完善,各项税收逐渐落地立法,但是一个完善的绿色税收体系,不只是单项税各自发挥作用,税种之间应当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因此,构建多税种相互协调的绿色税收体系尤为重要。绿色税收的范围和定义应当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还要加强进一步改善课税方式。

参考文献:

[1]郎威,陈英姿.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改革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20(03):105-112.

[2]徐艺,陈小兰,秦绪娜.绿色税收是否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Porter假说的中国证据[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2(01):89-99.

[3]周迪,罗东权.绿色税收视角下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J].资源科学,2021,43(04):693-709.

[4]毕茜,李虹媛.绿色税收优惠能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吗[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04):89-99.

[5]吕敏,刘和祥,刘嘉莹.我国绿色税收政策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18(11):15-19.DOI:10.19376/j.cnki.cn11-1011/f.2018.11.003.

[6]张志奇.绿色税收政策的现状、问题和完善建议[J].环境保护,2016,44(22):49-52.DOI:10.14026/j.cnki.0253-9705.2016.22.011.
[7]张治栋,陈竞.环境规制、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发展[J].统计与决策,2020,36(15):114-118.DOI:10.13546/j.cnki.tjyjc.2020.15.024.

邮寄地址:甘肃兰州城关区段家滩496兰州财经大学段家滩校区。收件人姓名孙泓栩 作者简介:孙泓栩1999),性别:男,民族,籍贯河南,学历在校研究生学校:兰州财经大学(段家滩校区)

作者所在学校全称:兰州财经大学;学校所在省市:甘肃省兰州市;学校所在地邮编: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