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中医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薛润国通讯作者  ,邵文革,王艳艳,贺宏伟

承德县医院 内镜室, 河北  承德  0674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有效率。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2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调研目标,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是否为“瘀症”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00例。治疗方案分别为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疗法治疗,最终对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比值分析。结果:中医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后复发率、中医症状评分、负面心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予以中医疗法治疗,可使患者肠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提高,减少患者复发次数,改善负面心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有效率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肠道功能持续紊乱或间歇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共包括四种分型,分别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未定型,其中腹泻型最为常见[1]。该病患者病情变化较快,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且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立即进行有效治疗。在中医学领域,该病属于“肠郁、泄泻、泄泻”范畴[2],且因该病反复发作致使久病必瘀,最终演变为“瘀症”型肠易激综合征。有学者研究表明,在治疗方面,中医疗法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应用价值显著。为探究中医疗法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2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调研目标,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是否为“瘀症”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男47例,女53例,平均(50.54±6.28)岁;中医治疗组,男45例,女55例,平均(51.03±6.11)岁。纳入标准:①确诊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②自愿同意加入调研。排除标准:①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②患有免疫系统疾病;③患有精神疾病,不能正常交流。两组一般资料相互对比后,存在可分析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西医治疗,予以患者蒙脱石散(四川维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01),口服给药,一日三次,一次3g;复方嗜酸乳杆菌(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114),一日三次,一次2片。连续治疗1个月。

中医治疗组开展中医疗法治疗,予以患者痛泻四神汤,药物组成包括炒白术、防风、补骨脂、炒白芍各15g,五味子、肉豆蔻各12g,陈皮10g,吴茱萸8g。针对腹痛严重者需添加索罗子、延胡索用以止痛;针对腹泻严重者需添加山药、芡实用以止泻;针对腹胀严重者需添加厚朴、乌药用以消胀;针对大便中夹有食物残渣者需添加鸡内金、炒麦芽用以消食。口服给药,水煎400 mL,一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及1年后复发率。临床有效率中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治疗后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患者治疗后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得到好转;临床症状严重:患者治疗后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加剧。

1.3.2 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以胃肠症状评分量表评估,分值低者为佳。

1.3.3 比较两组负面心理,以汉密尔顿焦虑以及抑郁量表评估,分值越低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若(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有效率

中医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更高,1年后复发率更低(P<0.05)。如表1。

表1 临床有效率及1年后复发率对比 [n(%)]

组别

临床症状改善

临床症状缓解

临床症状严重

有效率

1年后复发率

对照组

(n=100)

52(52.00)

30(30.00)

18(18.00)

82(82.00)

13(13.00)

中医治疗组(n=100)

73(73.00)

24(24.00)

3(3.00)

97(97.00)

4(4.00)

x2

7.364

5.182

P

<0.05

<0.05

2.2 中医症状评分

中医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更低(P<0.05)。如表2。

表2 中医症状评分对比[(x±s );分]

组别

例数

腹痛

腹泻

腹胀

大便稀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100

4.61±1.35

3.06± 0.88

4.91± 1.33

3.51± 0.85

3.51± 1.62

2.39± 1.15

3.91± 0.87

2.81± 0.78

中医治疗组

100

4.89± 1.63

1.79± 0.67

5.12± 1.06

2.17± 1.04

3.74± 1.03

1.84± 0.69

4.01± 0.94

1.71± 0.62

t

0.102

8.437

0.187

7.593

0.564

8.023

0.675

9.30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负面心理

中医治疗组患者负面心理更低(P<0.05)。如表3。

表3 负面心理对比 [(x±s );分]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100

59.75±4.51

50.36±3.15

61.80±4.57

51.45±3.27

中医治疗组

100

58.56±4.62

41.14±3.08

60.83±4.36

42.11±3.21

t

0.417

6.792

0.138

7.026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作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于西方国家,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饮食结构逐渐趋向西方化,导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显著升高。目前,临床多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只能对患者的病情起到些微疗效,但远期疗效欠佳。因此除了西医治疗外,还需结合中医疗法来进行治疗。为此,本院在临床合理治疗过程中,采用了痛泻四神汤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痛泻四神汤治疗主要以镇痛化瘀为主,消胀止泻为辅,且其中的中药成分中有害成分较少,因此对肝肾伤害较小,安全性良好,治疗效果显著。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患者予以中医疗法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在临床有效率、1年后复发率、中医症状评分、负面心理等方面改善效果更佳。原因在于中医学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络脉瘀阻”有关[3],而中医疗法治疗中痛泻四神汤治疗是一种针对性特点的治疗模式,可利用中药制剂中的诸多有效成分,能够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调节肠道功能。

综上所述,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张涛,常雪芬. 中医外治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22,19(11):85-88.

[2]卢亮. 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21,37(4):13-15.

[3]刘瑞娟,时昭红.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2021(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