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栓在儿童发热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栓在儿童发热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1作:黄晓珍,2作:谢志亮

佛冈县人民医院 广东省清远市 511600  佛冈县人民医院 广东省清远市 511600

摘要:目的:在儿童发热后,采用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治疗后,对儿童的退热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了解其在治疗发热方面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8月为研究时间起点、2022年8月研究时间终点,对我院的发热儿童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需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200个发热儿童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组100人。前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乙酰氨基酚栓,后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栓。在治疗过后,需对儿童患者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各项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进行儿童发热治疗时,采用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疗法有着积极意义,医院可将其应用重视起来。

关键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发热

发热隶属于机体抗感染机制之一,为儿童常见症状。但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处于发展之中,发热会加重某些儿童的病情,如体质较弱、心力衰竭,严重时会危及其生命。虽目前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儿童发热,但其存在起效慢、有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相关专家及学者提出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疗法。由于我国在此疗法方面的研究较少,所以,我院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了解其疗效。下列就研究结果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1年8月为研究时间起点、2022年8月研究时间终点,对我院的发热儿童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需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200个发热儿童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组100人,其一般资料如下: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7:53,年龄为1岁~3岁,平均2.83岁。

实验组:男女比例为55:45,年龄为1岁~3岁,平均2.33岁。

在开展研究活动前,已与患者家属进行深入交流沟通,且在其同意后签订了相关协议。此外,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这两个小组的患者的资料无太大差异,即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

实验组: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首先,医护人员可先予以儿童患者布洛芬混悬滴剂,在治疗过程中,需先对说明书进行阅读,根据上面的推荐剂量用量,用药范围为每次5mg/kg~10mg/kg。若儿童患者在4小时后仍旧发热,可予以按照说明书剂量予以乙酰氨基酚栓治疗,用药范围为每次10mg/kg~15mg/kg。若治疗后儿童患者的发热、疼痛症状无缓解,可每次间隔4小时~6小时混合二者予以儿童患者治疗,但需注意:24小时内的用药量最多为4次。

1.3观察指标

儿童患者治疗后的退热有效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16.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x±s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百分数(频数),行x²检验

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童患者治疗后的退热有效率

如表1,实验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

组别

时间

退热

不退热

有效

实验组

4h

80

20

80(80.0)

5h

88

12

88(88.0)

6h

90

10

90(90.0)

7h

92

8

92(92.0)

对照组

4h

77

23

77(77.0)

5h

70

30

70(70.0)

6h

78

22

78(78.0)

7h

79

21

79(79.0)

表1 儿童患者治疗后的退热有效率对比

2.2儿童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如表2,实验组患者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0.05。

组别

人数

恶心呕吐

大量出汗

过敏性皮疹

总发生

实验组

100

2

4

2

8(8.0)

对照组

100

5

3

4

12(12.0)

表2 儿童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3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

如表3,实验组患者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0.05。

组别

人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实验组

100

88(88.0)

9(9.0)

3(3.0)

97(97.0)

对照组

100

77(77.0)

11(11.0)

12(12.0)

88(88.0)

表3 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3.结论

发热隶属于机体抗感染机制之一,为儿童常见症状。但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处于发展之中,发热会加重某些儿童的病情,如:体质较弱的、心力衰竭的,严重时会危及其生命。虽然目前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儿童发热,但其存在起效慢、有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相关专家及学者提出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疗法。由于我国在此疗法方面的研究较少,所以,我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获得如下结果:实验组各项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0.05。因此,医院需将这一疗法的应用重视起来。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布洛芬混悬滴剂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栓的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小娜,黄雄辉,赖文霞,黄国营.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发热中的疗效分析[J].智慧健康,2022,8(03):193-195.

[2]周艳平.对比分析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栓在治疗小儿发热时的疗效[J].北方药学,2015,12(09):66.

[3]付卫蓉.对乙酰氨基酚栓与双氯酚酸钠栓治疗小儿急性发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136-137.

[4]朱三华.赖氨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小儿发热疗效比较[J].中国药师,2009,12(11):1595-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