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钱红丹

无锡市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104

摘要:目的:探析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随机纳入36例已经被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参与实验,并且在脑梗塞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偏瘫、失语、吞咽功能障碍等,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在正式开展研究前,对36例患者实施了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继续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需实施中医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采取中医治疗后,观察组中1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中4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疗效更优,(P<0.05)。与此同时,通过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评估了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运动功能,结果显示观察组相对较优,(P<0.05)。结论:对脑梗塞后遗症实施中医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疗效,并可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中医疗法;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

前言:脑血管疾病具有类型多样、病情危重的特点,脑梗塞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对患者身体的损害非常大,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从临床研究分析来看,脑梗塞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问题,偏瘫、失语是最为常见的情况,会加大的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加剧家庭负担。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但是疗效不佳。有研究表明,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疗法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疗效,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便探析了中医疗法在脑梗塞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开展本次研究,共纳入36例研究对象,均为脑梗塞后偏瘫患者,其中包括15例吞咽功能障碍、14例偏瘫和7例失语,均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并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了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8例,其中包括19例男性和17例女性,年龄60~76岁,平均(71.2±3.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本次研究有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将在对照组中继续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选择血栓通,每次取2~5ml,与200~400ml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用药,视情况每次1~2次。

1.2.2观察组

将在观察组中实施中医治疗,①针灸:选择人中、百会、足三里、阳陵泉、手三里、肩三里、太冲等穴位,每次留针30min,而且若患者存在言语障碍则需增加通里、廉泉两个穴位,每次针灸治疗1次;②中药内服:方剂中包括地龙、桃仁、红花10g,当归尾、川芎、赤芍15g,黄芪45g,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同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味,如若患者存在明显半身不遂情况应增加石决明、天麻、钩藤;对于存在头痛情况者应增加炒白术、天麻;语言不利者需增加全蝎、石菖蒲、胆南星;③推拿: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穴位,推拿手法包括搓、滚、擦、揉等,每日1次,每次持续推拿按摩15min。以上中医治疗方法均需连用2个疗程,1个疗程为2周。

1.3观察指标

①评估不同疗法下的临床疗效,如若患者NIHSS评分下降45%~90%则为“显效”,下降幅度18%~44%则为“有效”,NIHSS评分下降不足18%则为“无效”[1]

②通过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值越低表示伸进功能缺损情况越轻微。

③通过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越高越优。

1.4统计学处理

在此次研究实验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时可采取SPSS21.0,计量资料等各项指标可用(x±s)表示,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的计数资料可用[n,(%)]表示,将t及X2作为检验所用。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且有着统计学意义,可利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对不同疗法下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8

8

6

4

77.78%

观察组

18

10

7

1

94.44%

X2

11.141

P值

<0.05

2.2 NIHSS、Barthel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在治疗后更优,(P<0.05)。

表2 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分)(x±s)

组别

例数

NIHSS

Barthe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18

14.2±2.1

9.6±2.6

40.9±4.2

61.4±7.4

观察组

18

14.6±2.2

6.8±2.4

41.1±4.1

82.3±6.6

t

0.441

5.024

0.639

8.414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脑梗塞在当前较为常见,致死率、致残率高,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脑梗塞的死亡率已经明显降低,但是致残率依然较高,许多患者在脑梗塞后会伴有后遗症。从中医角度看,脑梗塞属于“中风”,因瘀血阻络、气不行血等病机引起,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活血化瘀。

本次研究中,探析了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了针灸、中药内服和推拿三种中医疗法。在针灸治疗中,选择了多个穴位,包括人中、百会、足三里、阳陵泉、手三里等,在针灸治疗时能够对穴位起到刺激性作用,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达到活血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中药内服时,方剂中药物类型多样,例如桃仁、川芎的选择可以祛瘀活血,黄芪则能够补气益血,多为药材共用下可达到活血通络、调气补血之效;另外,推拿疗法也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对患侧部位实施多种手法的按摩,对预防肌肉萎缩有帮助,并能温阳益气、疏通经络[2]。在以上三种中医疗法的应用下,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如结果中表1所示可见,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0.05)。

脑梗塞影响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比较严重的损伤,在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帮助确认治疗效果,如本次结果中表2所示可见,在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更优,(P<0.05),不仅如此,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也更高,(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得到不错的改善。

脑梗塞后遗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大、致残率高,通过本次研究分析来看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无法达到良好远期疗效,而加强对中医针灸、中药、推拿疗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苗丽霞,李兰兰.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和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1,7(08):146-149.

[2]李朝政. 基于“络病”理论埋线为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

[3]黄权清.中医辨证论治联合针灸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0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