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对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对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李玲

重庆嘉陵医院,邮编:400032

[摘  要]目的 探究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对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0例(2020.01至2020.12收治),随机分成甲、乙组,各45例。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计划、阶梯式康复训练。比对两组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结果 乙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甲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行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效果优良,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值得优选。

[关键词]: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

缺血性脑梗死属于较为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显示[1],部分患者处于恢复期,仍伴有程度不同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因此,临床将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恢复正常生活能力等作为缺血性脑梗死研究重难点。常规治疗基础上,佐以康复训练,是促进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2]。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患者不同康复阶段,设定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能满足患者康复需求,利于预后改善。鉴于此,本文将研究对象视为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开展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旨在探究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01至2020.12为收治时间,抽取缺血性脑梗死稳定期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经CT、MRI检查,确诊缺血性脑梗死,且均处于恢复期;②年龄≥60岁;③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①癫痫;②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③先天肢体功能障碍;④严重类风湿或骨质疏松病;⑤感染、内分泌疾病;⑥拒绝配合治疗等。90例患者,随机分成甲、乙组,各45例。甲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8.86±5.64)岁。乙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68.12±5.49)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即:降颅内压、溶栓、抗凝等。

甲组:常规康复训练计划。依据病情恢复,指导饮食、用药等,疏导焦虑、抑郁情绪。自主运动困难者,常规肢体按摩,体位更换1-2h/次,直至自主运动能力恢复。床上活动逐渐过渡至床下活动,合理调整运动量,确保运动量适中。

乙组: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1)第一阶段:入院3d后,常规康复训练指导,向心性按摩患肢,促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开展关节被动活动,肩关节内/外旋等,由健侧过渡至患侧,由大关节过渡至小关节。起初,关节活动度<90°。肩关节活动度<50°,关节训练3-5次/个,被动活动2-3次/d。(2)第二阶段:入院3-7d,中期康复锻炼,以第一阶段为基础,引导开展翻身、坐位、平衡训练,专人(康复师或护理人员)协助训练,予以鼓励、关心,逐渐引导自主锻炼,并予以保护和引导。患者肢体负重为2/3体质量,协助下床活动,步态练习10-20min/次,2-3次/d。(3)第三阶段:入院7d后,指导后期锻炼,以第一、二阶段为基础,指导单腿站立、自主行走等训练。此外,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洗漱、进食、穿衣等,由简单逐渐过渡至复杂,20-30min/次,1-2次/d。

1.3观察指标

肢体运动功能:FMA-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评定,0-100分,得分高,代表肢体运动功能良好。

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0-100分,得分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计量资料(±s)t检验;P<0.05,表明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比较

护理前,组间对比(P>0.05);护理后,FMA评分升高,且乙组高于甲组(P<0.05),见表1。

表 1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甲组

45

61.23±5.43

81.91±5.08

18.656

<0.001

乙组

45

60.85±5.37

89.34±5.56

24.725

<0.001

t

-

0.334

6.618

-

-

P

-

0.739

<0.001

-

-

2.2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比较

护理前,组间对比(P>0.05);护理后,Barthel指数升高,且乙组高于甲组(P<0.05),见表2。

表 2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甲组

45

62.23±5.22

71.56±5.43

8.309

<0.001

乙组

45

61.97±5.38

78.79±5.16

15.136

<0.001

t

-

0.233

6.475

-

-

P

-

0.817

<0.001

-

-

3讨论

缺血性脑梗死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疾病发生后,可干扰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

[3]。随老龄化进程加深,生活方式转变,以及工作压力加重,导致缺血性脑梗死发病率显著提升。若治疗不及时,易诱发严重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等,不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还不利于患者恢复。大量研究显示[4],于缺血性脑梗死稳定期,开展康复训练,有促进早日康复的明确作用。

本研究中,甲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乙组(P<0.05)。提示: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能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早日康复。其原因为: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属新型康复训练模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坚持遵守循序渐进原则,由被动训练逐渐过渡至主动训练,能满足患者机体需求,有助于患者训练积极性的提升[5]。早期被动训练可对神经中枢控制区产生刺激作用,能促运动、感觉冲动传导,可减轻脑损伤程度。依据恢复情况,主动训练逐渐取代被动训练,促进神经元恢复,有助于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步行、站立等训练,促肢体功能恢复,保证后续生活质量。指导开展日常生活训练,有助自主能力提高,可促生存期望值提高,致残率降低,可促进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肢体功能训练是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能促进肌力水平逐步恢复正常,有效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而翻身训练,协助更换体位,避免牵拉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重视患肢训练,能促患肢康复,训练强度及方式合理调整,更符合患者机体康复状况,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推动自主生活能力逐步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行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效果优良,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值得优选。

参考文献

[1]张桂荣,黄碧霞,陈建美,等.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06):158-162.

[2]孙敏,肖蓓,李月芳.阶梯式评估联合量化康复训练指导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8):2696-2700.

[3]原娟,张利霞.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黑龙江医学,2021,45(06):600-601.

[4]李文霞,王卫华.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04):560-562.

[5]汪群娟.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及barthel指数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