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3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何翠翠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50000

摘要:目的:评估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即路径组(48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常规组(48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血压、负面情绪变化情况以及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血压水平,护理后路径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负面情绪,护理后路径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依从性,路径组的遵医用药依从率、按时复诊依从率、血压监测依从率、饮食控制依从率、适当运动依从率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护理满意度,路径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老年患者;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病,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鉴于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疗与护理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年龄较大、认知功能下降,普遍缺乏对疾病的认知、自理能力较差,这些因素均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1]。面对这样的现象,临床上,应做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现以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分组实验,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65周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认知障碍;②恶性肿瘤;③视觉障碍,听力障碍;④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并发症。应用随机数表法,将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即路径组、常规组,各48例。路径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66~89岁,平均(78.42±2.58)岁;病程3~12年,平均(7.06±1.42)年;初中及以下文化18例,高中文化14例,专科、本科文化12例,本科以上文化4例。常规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68~88岁,平均(78.56±2.65)岁;病程4~14年,平均(7.12±1.35)年;初中及以下文化17例,高中文化15例,专科、本科文化11例,本科以上文化5例。对2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2组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时,介绍医院环境,给予入院指导;讲解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与常见不良反应、坚持治疗的意义、疾病常见并发症、日常生活与饮食等知识,提高患者的认识;嘱咐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嘱咐患者按时复诊。

    路径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包括:①建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专门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高年资、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选择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组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患者需求以及以往经验,设定临床路径,在不同阶段为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一个阶段完成后,进行签名确认并存档。②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第一个阶段为患者入院第1d,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病房设备、治疗方法等情况;广泛收集患者的资料,建立个人档案;讲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用药知识、自我护理知识等,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第二个阶段为患者入院第2~3d,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饮食上应注意低盐少油,盐摄入量不可超过6g/d,合理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高蛋白、高膳食纤维、注意饮食均衡;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适当运动、控制体质量,规律作息,老年高血压患者作息不规律,便可能引起血压波动,血压水平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大脑动脉硬化,影响脑组织的血氧供给,增加患者的风险,鉴于此,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合理规划每天的睡眠时间,减少白天的卧床时间、睡眠时间,纠正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嘱咐患者在变换体位的时候注意缓慢,以预防突然性血压上升、体位性低血压[2]。给予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心理与情绪,针对忧虑治疗费用者,向其讲解医保制度,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忧虑心理,让患者放心接受治疗、提高依从性与配合度;针对担心治疗效果者,向其讲解正面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针对情绪消沉者,向其讲解负面情绪的危害,引导患者自我进行心理调适,并嘱咐患者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第三个阶段为患者入院第4~7d,患者的治疗方案发生改变的时候,耐心向患者讲解原因,取得患者的认可与信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第四个阶段为患者入院第8天~出院后,对治疗与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医嘱停止;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告知医嘱,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定期随访,通过微信群或者是微信公众号推送健康知识文章,包括饮食、自我血压监测、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实现院内护理朝着院外的延伸。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血压、负面情绪变化情况以及依从性、护理满意度。①血压。分别于护理前后,使用血压检测仪对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进行测量,连续测量3次,以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②负面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负面情绪进行评估,分值与焦虑程度正相关。严重焦虑:HAMA评分≥29分;明显焦虑:HAMA评分<29分且≥21分;肯定有焦虑:HAMA评分<21分且≥14分;可能有焦虑:HAMA评分<14分且≥7分;无焦虑症状:HAMA评分<7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负面情绪进行评估,分值与抑郁程度正相关。严重抑郁:HAMD评分≥24分;肯定有抑郁:HAMD评分<24分且≥17分;可能有抑郁:HAMD评分<17分且≥7分;无抑郁症状:HAMD评分<7分。③依从性。包括遵医用药、按时复诊、血压监测、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五个方面。④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包括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健康宣教、环境卫生4项,每项分为优、良、差3个维度,优计3分,良计2分,差计1分,总分12分[4]。得分<4分为不满意,得分≥4分且<9分为较满意,得分≥9分为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进行代表,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进行代表,组间比较时应用χ2、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

    比较血压水平,护理前2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路径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x±s,mmHg)

n

舒张压

收缩压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路径组

48

112.65±11.52

91.28±8.16

156.52±12.36

141.58±9.16

常规组

48

112.78±11.43

103.85±9.24

156.15±13.26

149.65±9.78

t值

-

1.256

5.682

1.367

6.582

P值

-

0.148

0.031

0.146

0.028

2.2负面情绪

    比较负面情绪,护理前2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路径组的HAMA、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护理前后的HAMA、HAMD评分比较(x±s,分)

n

HAMA

HAMD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路径组

48

16.85±3.24

10.05±2.24

23.42±3.14

12.65±2.17

常规组

48

16.74±3.17

14.78±3.62

23.55±3.36

16.58±2.48

t值

-

1.132

5.126

1.013

4.854

P值

-

0.153

0.037

0.164

0.043

2.3依从性

    比较依从性,路径组的遵医用药、按时复诊、血压监测、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依从率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的依从性比较[n(%)]

n

遵医用药

按时复诊

血压监测

饮食控制

适当运动

路径组

48

46(95.83)

47(97.92)

43(89.58)

44(91.67)

41(85.42)

常规组

48

37(77.08)

38(79.17)

34(70.83)

35(72.92)

33(68.75)

χ2

-

7.321

6.982

7.248

7.526

7.156

P值

-

0.019

0.022

0.020

0.018

0.021

2.4护理满意度

    比较护理满意度,路径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n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路径组

48

28(58.33)

18(37.50)

2(4.17)

46(95.83)

常规组

48

22(45.83)

16(33.34)

10(20.83)

38(79.17)

χ2

-

-

-

-

6.744

P值

-

-

-

-

0.026

3.讨论

    高血压是老年人比较常见、多发的慢性病之一,根据临床经验,近期未采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前提下,非同日3次以上测量血压值为舒张压≥90 mmHg或/和收缩压≥140毫米汞柱,便可确诊为高血压[3]。高血压通常起病缓慢,无特异性症状,主要包括头晕、头痛、颈部紧张、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鼻出血、视线模糊等症状,肾脏、心脏受累时,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多尿或少尿、心绞痛等表现。长期吸烟、遗传因素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叶酸缺乏以及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诱发因素[4]

    高血压属于终身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坚持规范化治疗,这就提高了对患者依从性的要求。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普遍缺乏对疾病知识的认识,甚至存在错误认知,影响着其依从性。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受到疾病、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类型的、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与情绪,不良心理状态、身体疾病状况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

[5]。面对这样的情况,应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方法比较落后,效果并不理想。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经实践证实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其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路径表,并在不同阶段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护理的针对性。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应积极采用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以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这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当前紧张的医患矛盾、护患矛盾。近年来,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基础上的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中,路径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发现:护理后,路径组的舒张压、收缩压、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路径组的遵医用药、按时复诊、血压监测、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依从率计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综上可得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颖芳,雷华,冰郑影.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下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心绞痛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36):31-33.

[2]单新娜.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加强健康宣教提升疾病认知度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2):197-198.

[3]李小微,邱金维.临床护理路径在右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07):43-45.

[4]朱玉梅,钟长娥.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血压水平及心理状态影响[J].新疆医学,2021,51(01):95-97.

[5]史新凤,王东峰,王红.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新中医,2020,52(24):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