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护理危重患儿的工作质量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儿科护士护理危重患儿的工作质量现状调查

覃会罕

荔波县人民医院 贵州省  荔波县  558400

摘要:护理工作的质量是护士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护士的安全。而在护理工作中,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实施状况是评价护士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在临床上,以基础护理和文档书写为主要依据。当前,国内外对重症患儿的护理重点是评估儿童病情、培养护士能力和改善护理流程,而对儿童危重患儿护理工作质量的研究还很少。为此,本文设计了一套评价量表,对护理危重儿童护理工作质量进行了评价,以便为护理人员制定相关培训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士;危重患儿;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贵州省12所小儿专科医院儿科专科病房为研究对象,以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为研究对象。被试的条件:①护理人员:①住院护理人员;②自愿参与试验的知情同意和参与;(2)重症儿童:①病人;②对病人发布病情严重、病情严重的病人;③28天以下,14岁以下。排除条件:①护理人员:①曾患有或现患有精神疾病的;②休假的护士;③助理护士;(2)儿童:①有精神病或传染性疾病;②接受过外科治疗;③接受过治疗;

1.2评估工具

首先从中国知网、万方、 Pubmed等网站上了解到有关重症监护工作质量的文献资料,并参考文献[8-11],自行编制了一份儿童危重护理绩效评价量表。运用德尔菲法对儿科临床护理专业5人(其中主任护师4人、副护师1人)进行2次问卷调查,并根据谘商的意见对各项指标进行修改,形成评价指标。第二部分为重症儿童的基本信息,包括住院号、临床诊断和住院天数,第三部分为护理执行得分(9个项目)、并发症护理执行得分、治疗处置执行得分(7个条目)、基础护理执行得分[9个条目),共6个维度,49个条目。本研究选择60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前调查,结果显示,Cronbach'sa因子为0.746。

护士绩效评价表是由受过训练的护士主管评定的,每项评分为1分,在符合有关实施项目的情况下,评分为1分,不合格的得分,得分越高,护士的服务质量就越好。49项评分以百分数为单位,每一项的标准分数=维度分数/维度满分/100%,总分为总分/49×100%。以总成绩标准分或大于98分为优,大于90分为良好,<90为劣。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 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库进行了数据的整理和整理。通过正态性检验,测量数据不能满足正常分布,用中位和四分位间隔来表示;用[%]对计数数据进行统计。统计分析方法是:非参数测试,数据使用秩平均来表示;对于整体分布不完全相同的多个样品,在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两对进行对比。

2结果

2.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护士们大都对重症病人的情况较为了解,对病人的病情也很关注。其中,重症患者的基本信息、过敏史、诊断结果等信息掌握的比较好,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常用药物、并发症的预防、心理状态的掌握均有显著差异(P<0.05)。

2.2儿科护士护理危重患儿的执行情况得分

儿科护士对重症儿童实施状况评价表的评分为97.90 (90,100.00),各个维度得分。

2.3儿科护士护理危重患儿的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儿科护士对重症儿童实施状况评价表的评分为97.90 (90,100.00),各个维度得分。护士的资历、职称、科室性质、工作时间、儿童的住院天数等因素对儿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护士”和工龄≥3年的护士在护理工作质量评定中的得分较差(P<0.05);基础护理和文件书写得分高于外科、急诊护理,但护理处理得分和并发症护理得分较高(P<0.05):儿科护士16:01~20:00文件书写得分更高,但在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方面,08:00~16:00工作的护士得分更高(P<0.05);儿童住院天数22~28天的护理工作表现较差,>28天的儿童处理处理成绩较差,15~21天的儿童档案写作成绩较差(P<0.05)。

3讨论

重症病人病情严重,反复性高,在治疗和护理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护士对重症病人的认识,反映出护士的高度责任感和工作态度。在护理中,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护理的效果。特别是在小儿重症病人的护理中,更应了解其病情。儿童病人年龄小,表达能力低,难以为护士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因此,护士应加强对病人的关怀,以了解其情况。护士对病人的健康状况了解程度与护理工作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

3.1加强对危重患者心理及护理措施的掌握

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解决病人在医院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安抚病人的心理和情感,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并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提高危重病人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护理工作中更具针对性、更有效。通过与患者的心理交流,能够及时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内心感受、担忧和困惑,从而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然而,在问卷中,护士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可以熟练掌握的只有14位,占66.67%。长期来看,护士对儿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没有着落,护理方法杂乱无章,难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另外,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护理措施,护士的了解也相对较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病人,采用的护理方式一般,针对性、计划性差。护士应在日常护理中了解病人的护理计划,并能针对病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病人进行交流,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动态。

3.2提高患者对并发症的重视程度,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重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并发症,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重症病人由于病情较重,在治疗中病情迅速、反复发作,若不进行适当的护理,有可能导致并发症。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关键的,其影响着住院病人的医疗和生活质量。对各种并发症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增强护士对病人的不同特征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预测能力。应加强对护士的相关知识教育,使其更加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出现,部分原因是护士没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对患者的异常状况的关注。结果显示,只有45名儿童对儿童并发症的知识掌握程度比较高,大部分儿童对其并发症的保护意识不高,无法及时地了解病情变化。建议护士应加强对护士的相关培训,以提高对并发症的认识,了解并发症的症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果出现并发症,可以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3.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重要性的认识

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病情掌握情况不足,究其原因与其对患者病情知晓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难以引起高度的重视,无法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在护理时采用常规的笼统的护理方式,缺乏针对性。对于所有的患者均采用一种护理方法,缺乏个性化的护理,难以达到护理的最终效果。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培训力度,让护理人员清楚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性。

结束语

总之,儿科护士对重症患儿的护理工作的整体素质较高,但对病情的观察、基础护理和文档的书写等方面尚需改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护士职称、工龄、科室、时间段、患儿住院天数。护理人员要制定标准化的护理工作评估和管理计划,加强护理观察、基础护理、书面记录等方面的训练,营造良好的护理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芳,孙秀娟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分析 [J]. 中国卫生统计,2019,36(2):295-296.

[2] 李梦婷,李国宏 .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J].中国护理管理,2015,2(15):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