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干预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及器械处理状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细节管理干预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及器械处理状况的影响

李美颖

个旧市人民医院  云南省个旧市  661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手术消毒供应室在护理过程中细节管控干预的主要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2019年1月~12月按照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实施处理的手术器械220件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12月按照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实施处理的手术室器械220件作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感染事件发生率、医生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感染事件发生率、医生满意度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具有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细节管理;干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将2019年1月~12月按照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实施处理的手术器械220件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12月按照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实施处理的手术室器械220件作为实验组,消毒供应室相关工作人员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手术器械的处理按照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实施,在完成手术治疗之后部分相关手术器械要由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以及包装,并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将其送至消毒供应室进行灭菌操作,最后由手术室护理人员取出并放置于手术室无菌物品存放室内待用。实验组手术器械的处理按照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实施,其具体的内容如下:①首先要做好手术室区域的划分,做好器械使用的严格管理,做好无菌物品、使用过手术与未使用过手术器械的分开放置,做好各种器械品名、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的注明,做好专柜、专人保管。②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完成手术操作后要将血迹较多的器械进行常规的清洗,做好器械数目的核对和签名确认之后将其送到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的清洗、消毒、包装以及灭菌等处理。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在交接完成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核对器械的数目,在清洗之前要打开器械的轴关节,按照器械的类型严格分类,并将其放置于专门的清洗篮中清洗,并在血迹清除后放置于全自动清洗机内再次清洗。④在完成手术器械清洗之后包装护士要做好手术器械数量、清洗质量与性能的检查,消毒员在对包装质量进行检查后填写好灭菌锅次,并在确认无误后开始灭菌处理,并再次核对灭菌包的数量和质量。⑤消毒供应室要与手术室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回执单的清点,制作信息卡片,并将名称、灭菌时间、数量等进行填写,消毒供应室相关工作人员要将灭菌包与发放清单送回手术室,并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确认和签收,将其放置于手术室无菌物品存放室内待用[1]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评价指标分别为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导致感染事件发生率以及医生满意度;②清洗合格率的判定方法为目测器械,表面光滑明亮且无污点,器械的齿槽、关节等位置无血渍残留,用白布擦拭后无污染则视为合格;③消毒、灭菌合格率判定方法为目测下灭菌包包装严实,并没有发现湿包的情况,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合格则认定为合格;④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通过发放医院自制的“手术器械处理满意度调查量表”的方式进行评价,分别在实施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与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选择3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包括器械包内物品是否齐全、器械外观的清洁度、完整性以及器械性能等4个方面的评价,最高分为100分,采用非常满意(分值≥85分)、比较满意(75分≤分值<85分)、一般满意(60分≤分值<75分)和不满意(分值<60分)四个维度进行评价[2]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本次实验研究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数据以百分数(%)进行表示,并利用 χ2完成数据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以及感染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手术器械所导致感染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

2.2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有3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其中对手术器械处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12例、11例、10例、2,医生对手术器械处理的满意度为94.3%;对照组有手术医生35例,其中对手术器械处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11例、10例、9例、5,医生对手术器械处理的满意度为85.7%,统计学分析后可知,医生对于实验组手术器械的处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追溯系统是现代一种较新的管理模式,将该模式运用于消毒供应室管理之中,可更进一步地保障医疗器械的灭菌处理,医疗物品的消毒及安全使用,尤其是对于物品消毒工作加以规范,对于预防医院感染工作而言,是一项重要举措。在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中,引入追溯体系,能够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约束,对其中的具体步骤都加以合理规范,以此来提升器械消毒灭菌质量乃至于整体步骤的规范性

[3]

随着医疗改革体制的发展,消毒供应室的建设和完善也备受关注,随之也发现其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和不足,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并予以解决。由于原有的消毒室面积不达标,因此需要新建、扩建和改建消毒室,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需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为前提。对其周围环境的要求应是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完整独立,有完整的流水线,外人禁止入内。操作区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工作路线以线条路线为主,禁止工作人员逆行。国内消毒供应室的建设模式较为落后,无法适应当今医疗资源日趋进展和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消毒供应室占据的医疗成本较高,管理模式相对低下,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较低,消毒质量和消毒安全缺乏必要的保证。提高消毒供应室医用物品的消毒质量和降低消毒供应室运营管理成本是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比发达国家的消毒供应室的建设和改进,多数发达国家通过引进PDCA循环法管理加强了消毒供应室与各医院科室间的灵活沟通,提升了消毒供应室乃至整个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的管理质量,促进医院发展。

实施质量追溯体系,可使每项消毒的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更进一步明确了各岗位职责。通过详细记录,使追踪步骤更加高效、精准,并且在查看操作流程时,具有更加直观化的特点,能够对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起到协助作用。除外,将追溯系统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管理之中,使信息采集、记录不仅更快速,而且更精准,可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及早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纠正,有效防范突发事件,提高整体消毒质量。对无菌物品和器械,从其回收、清洗、消毒、包装、检查、灭菌流程、发放等多环节建立质量追踪,将责任落实到人,这样才能使追溯有据可查。强化追溯管理同时,还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通过相应培训可提高他们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在质量追溯体系的管理中,须严格遵守程序和管理规范,如在器械回收时,要科学合理地收集尖利器械并进行分类处理;在执行清洗操作时,必须每个人都佩戴防护用具,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性。在应用质量追溯进行管理之后,取得了满意效果,医疗器械的回收至发放过程可做到严格依照规范来进行,提升了管理质量,从根本上防止现有的危险因素出现。将各种物品分开放置,避免因交叉使用而造成污染,结合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规范,按照相应标准,保证了管理质量[4]

参考文献

[1]  张春萍.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64-65.

[2]  沈莲花.流程化管理用于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清洁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2):164,167.

[3]  黄影嫦.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处理中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20,10(24):240-241.

[4]  欧毅梅,高振远.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0):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