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对脊柱肿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疼痛护理对脊柱肿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影响

张立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99

【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对脊柱肿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48例脊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的方式,观察2组患者在术后的应激反应和疼痛对比。结果:对2组患者的应激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前1小时、肿瘤切除时的心率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2组患者手术后疼痛评分对比,研究组在手术后6~48小时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疼痛护理的方式针对脊柱肿瘤患者在术后进行护理,患者的应激反应普遍较低,改善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因素,为患者建立了治疗信心,减轻了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脊柱肿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疼痛影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加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其中,脊柱肿瘤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应当引起临床上的重点关注[1]。胸部及腰部是脊柱肿瘤患者较常见的发病部位,可为脊柱原发性肿瘤,或因其他病因导致的继发性肿瘤,临床上患者通常表现为腰部及背部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感、脊柱畸形、有局部的肿块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障碍等症状[2]。绝大多数的肿瘤晚期病人躯体会有强烈的疼痛,饱受疾病的痛苦和折磨,严重的影响了生存和生活质量,同时对肿瘤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目前,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案多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达到稳固脊柱并消除肿瘤对神经造成的压迫等效果,然而,人体胸腰椎部位的神经和内脏器官组织较多,在对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时极易对相关部位的器官造成损害,进而加重了病人的疼痛[3]。因此,采取疼痛护理的方式对脊柱肿瘤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病情的改善有着关键作用。本文对疼痛护理对脊柱肿瘤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以及疼痛影响展开探讨和研究,现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48例脊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为38~71岁,平均年龄(51.38±8.45)岁;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1.65±8.48),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诊断为胸腰段脊柱肿瘤患者;②具有手术指征;③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手术前使用镇痛类药物患者;②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③肝脏肾功障碍者;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及沟通障碍者。

1.2方法

(1)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①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②术后给予患者使用镇痛药物;③进行术后相关功能锻炼;⑤对患者采取健康教指导;⑥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相应心理疏导。(2)研究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②开展心理疏导的相关护理;③对常规基础护理进行加强;⑥按时给予患者止痛用药。

1.3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的应激反应,主要为术前1小时和肿瘤切除时的舒张压以及心率的对比。

(2)观察2组术后疼痛评分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对2组患者的应激反应进行对比

在对2组患者手术前1小时、肿瘤切除时的心率和舒张压进行观察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对比(,分)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舒张压(mmHg)

手术前1小时

肿瘤切除时

手术前1小时

肿瘤切除时

研究组

24

73.75±5.91

84.41±7.62

76.41±6.69

79.94±7.27

对照组

24

78.23±6.19

89.79±6.41

79.72±6.13

85.36±8.03

t

2.564

2.647

1.787

2.451

p

0.014

0.011

0.081

0.018

2.22组患者手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对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研究组分别在手术后6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48个小时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2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术后6小时

术后12小时

术后24小时

术后48小时

研究组

24

6.46±0.74

4.11±0.43

3.25±0.37

2.01±0.22

对照组

24

6. 48±0.77

5.42±0.63

3.98±0.41

3.21±0.37

t

0.092

8.414

6.476

13.657

p

0.927

0.000

0.000

0.000

    1. 讨论

    术后疼痛是临床上普遍常见的术后症状,是由患者的主观意识以及创伤造成的组织损害所引起。疼痛带给患者的不利因素较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负面情绪都有一定的影响。

    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调节,则会能导致患者心率过快、血压不稳,从而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4]。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术后的镇痛等相关处理,对患者身体的恢复有着关键的作用。采取疼痛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及相关的防护意识,帮助患者消除了不良的心理情绪,为患者增加了治疗信心,同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有效的镇痛处理,减少了疼痛带给患者的不适[5]

    通过本文研究显示,采用疼痛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的有效护理,患者在手术前1小时、肿瘤切除时的心率和舒张压,明显较低,说明疼痛护理有效的缓解了患者在手术及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对2组患者手术后疼痛评分对比得出,患者在手术后,除了使用镇痛药物可以减少疼痛带来的痛苦外,采用疼痛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提高患者对疼痛防护的认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习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为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对于脊柱肿瘤患者在术后进行疼痛护理的方式,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应激反应,减轻了手术后的疼痛,改善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因素,为患者建立了治疗信心,提高了治疗和护理效果,促进了术后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英杰,王文利. 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模式对老年胸腰段脊柱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1):95-97.

    [2]吴瑞丽,杜巧红,李洁心,等. 脊柱肿瘤减压固定术后生存与生存质量相关因素[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30(8):678-682.

    [3]张希.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20,28(11):72-73.

    [4] 刘惠玉,刘晓梅. 整体护理对降低脊柱肿瘤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4):758-760.

    [5]刘晓梅,刘惠玉. 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在脊柱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西部中医药,2019,32(2):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