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探析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探析构建

周银平

昆山市康复医院 康复一病区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应用“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各50例。参照组施以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基于参照组施以"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出院时、出院1年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以及出院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出院时的ALD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1年后,实验组的ALD评分、SDS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比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 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应用“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远期综合生存质量的有效改善,促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以及抑郁状态的显著缓解,使得患者的痛苦减轻,从而更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主要指的是由于各种外力作用造成脊柱脊髓断裂或者压迫,进而损伤脊髓功能及结构,使得患者发生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存质量[1]。当患者出现脊髓损伤后,需要经历漫长的恢复过程,这就极为容易导致大多数患者受到心理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造成康复效果不理想。为此,应给予这类患者长期的关注与护理支持[2]。本次实验分析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应用“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各50例。其中参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4.23±5.15)岁;损伤部位:22例胸髓损伤,16例颈髓损伤,12例腰髓及马尾神经损伤;文化程度:19例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67岁,平均(44.89±5.46)岁;损伤部位:24例胸髓损伤,15例颈髓损伤,11例腰髓及马尾神经损伤;文化程度:21例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已确诊为脊髓损伤;(2)患者年龄不小于18岁,但不超过70岁;(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神志清醒,具有基本的理解沟通能力;(5)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标准

(1)入组患者已确诊为脊髓损伤;(2)患者年龄不小于18岁,但不超过70岁;(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神志清醒,具有基本的理解沟通能力;(5)所有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家属的同意下接受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

1.1.2 排除标准

(1)患者合并脑部疾病或者瘫痪;(2)患者患有精神疾病;(3)患者椎管内肿瘤;(4)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施以常规康复护理,包括出院后的饮食指导、运行指导、日常活动能力指导以及自我护理与康复锻炼等。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施以“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积极建立互联网随访与护理工作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病友交流群等,患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阅读脊髓损伤有关的康复与护理知识推送,并且能够提醒患者进行预约随访;患者也可以通过病友交流群这一平台进行心得交流;(2)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主治医师、2名专科医师、2名康复护师组成,不同成员负责不同的互联网延续护理工作,如通过微信平台在线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定期提醒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及康复任务、通过视频远程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审查患者康复任务完成情况等。

1.3 指标观察

(1)分别在出院时、出院1年后采用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且抑郁越轻微;(2)采用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估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该量表分5个维度进行评估,分别为心理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关系、独立能力、周边环境等,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3-4]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版本软件进行处理,均数±平方差(±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x2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出院时、出院1年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

两组出院时的ALD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1年后,实验组的ALD评分、SDS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出院时、出院1年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s,分)

组别

n

ADL评分

SDS评分

出院时

出院1年后

出院时

出院1年后

参照组

50

29.72±5.24

25.41±3.98

65.59±6.27

51.98±5.36

实验组

50

28.96±4.85

20.63±1.25

66.13±7.05

42.14±7.38

t

/

0.753

8.102

0.405

7.628

P

/

0.454

0.000

0.687

0.000

2.2 对比两组出院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

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比参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出院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s,分)

组别

n

心理状况

生理功能

社会关系

独立能力

周边环境

参照组

50

71.38±4.42

74.25±3.06

64.29±4.63

69.68±4.54

75.58±4.73

实验组

50

86.46±3.37

82.29±7.34

87.89±3.95

88.92±4.36

84.97±4.48

t

/

19.185

7.149

27.420

21.614

10.60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脊髓损伤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发病后,患者的康复时间相对较长,且生活质量比较低,如果长时间住院治疗,会导致医疗资源、社会资源以及家庭资源长期被占用[5]。为了缓解这一情况,就可以借助现代化护理方式加以干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模式,也就随之诞生,并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这种护理干预模式也就是借助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将相应的互联网随访与护理工作平台建立起来,并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使得患者能够在出院后依旧可以获得相应的护理指导,从而更有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6]

综上所述,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应用“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远期综合生存质量的有效改善,促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以及抑郁状态的显著缓解,使得患者的痛苦减轻,从而更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婷,刘筱,刘畅,高兴,徐丹丹,沙培,朱梓毓,张雅梦. “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21,36(22):2098-2102.

[2]於婧,殷云,秦长江. 居家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505-1507.

[3]秦晴,罗霁月. 高压氧疗法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情绪的影响[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1,28(2):203-207.

[4]吴莉,汪娟. 围术期精细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6):193-195.

[5]王立娟,张立晓. 基于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219-3222.

[6]李媛媛,昝洪晶. 不同延续性护理方式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及康复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6):2238-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