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回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改良回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施丽英,田文梅,朱天兰,王菲,邓月艳,李明翠,汤开云,何昌茹,陶兴敏

文山州人民医院663099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回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按照数字表顺序划分成两个组,其中50例设为观察组,另5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回流灌肠护理方法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回流灌肠法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出入量、残留液量、灌肠合作程度、肛周皮肤状况、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每次灌肠液的出入量上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灌肠合作性及肛周皮肤状况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除此之外,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状的机率远远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给予改良回流灌肠方法进行治疗效果理想,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良好,并且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改良回流灌肠;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应用价值

在临床医学上,先天性巨结肠症是一种具有先天性的肠道发育畸形的疾病[1]。根据研究资料可知,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结肠远端及直肠肌层的神经节细胞缺失,进而导致肠管持续痉挛,最终肠蠕动功能丧失,结肠的近端就会持续性的并大,进而就会形成所谓的“巨结肠”[2]。这种疾病的主要的发病特征是患者的腹胀会持续变重,并且患者还会形成顽固性便秘[3]。当前,针对这种疾病临床医学上主要采用外科手段进行治疗,其中灌肠步骤是这种手术的关键步骤[4]。合理有效地灌肠护理操作不仅能够很好的预防并发症状的发生,而且可以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者;(2)有一定的耐受力;(3)能够正常沟通;(4)无认知功能障;(5)知情且能够积极配合研究的进行。

排除标准:(1)心肝肾严重被损伤者;(2)血钾、血肌酐等指标异常者;(3)免疫系统疾病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4)无法积极配合研究者

表1.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项目n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X2/t

P

性别

男性

23(46.00)

29(58.00)

0.372

0.125

女性

27(54.00)

21(42.00)

平均年龄

4.75±0.16

2.98±0.12

45.627

0.402

发病至就诊时间

12.75±0.06

12.65±0.16

3.257

0.601

1.2方法 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作肛管扶托、准备灌肠用品以及患者需要的物品。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回流灌肠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回流灌肠方法,详细操作步骤如下:让患者用平卧的姿势躺好,两腿屈曲。把灌肠液挂在输液架上,将里面的空气排空,再将调节夹关闭,连接上三通管一腔,把负压引流瓶上的胶管连接于三通管的另一腔。操作员需要戴上手套,把石蜡油涂在肛管及肛周皮肤,在进行插管操作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位置来控制插管深度,插管的深度在20~25cm左右,操作的动作需要轻柔谨慎,并且要有落空感。如果患者出现有粪臭气味或粪便溢出肛管的情况,需要借助工具通过肛管外露段穿过肛管扶托小孔来固定肛管。与此同时,用肛管外口连接三通管的最后一腔,将负压引流瓶的一端关闭,将灌肠液一端的调节夹打开,让其慢慢流入灌肠液,调节流入液量根据的年龄确定液量情况。完成灌肠液操作后,将调节夹关闭,然后用手将肚子轻轻的按摩一会儿,最后将负压瓶打开,用力挤压负压在压力作用下引流瓶以吸出肠腔内液体,将上述操作进行多次灌洗操作,当吸出液变得澄清为止。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的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出入量等指标 及时记录患者在灌肠过程中的变化,特别是注意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出入量等指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1.3.2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状情况 密切关注患者治疗的变化,一旦发现并发症状要及时给出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时,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 观察组患者在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每次灌肠液的出入量方面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

组别

例数

灌肠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

灌洗入量

灌洗出量

残留液量

对照组

50

29.58±5.43

11.48±3.79

105.41±17.22

86.66±11.27

19.10±7.47

 观察组

50

16.58±4.43

7.46±3.37

139.58±25.36

129.43±13.39

11.35±4.24

t

10.543

9.436

13.569

4.987

17.654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状情况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状的机率远远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

表3.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情况

组别

例数

腹胀

水中毒

肠出血

肠破裂

并发症状率

对照组

50

1(2.00)

1(2.00)

1(2.00)

2(4.00)

5(10.00)

观察组

50

1(2.00)

0(0.00)

0(0.00)

1(2.00)

2(4.00)

x2

6.657

P

0.017

3讨论

根据临床医学资料可知,先天性巨结肠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是外胚层神经嵴细胞发育,进而造成患者肠功能出现梗阻,患者会表现出腹胀、呕吐,甚至会引起不排便的情况,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5]。当前,临床上对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疾病主要的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做好结肠灌洗操作,这个操作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减少巨结肠水肿、腹胀、呕吐等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灌肠阶段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以往的灌肠方法仍然存在着不少缺点:①每次进行灌洗 的时间过长,容易耽误患者治疗时间[6]。②操作复杂,需要2个人进行操作才可以,治疗效率偏低。③进行注液操作时会出现用力不当的现象,经常冲击力过大造成伤害。④所用肛管是由橡胶制成的,具有刺激性,且质地较硬,加剧患者的疼痛感[7]。因此,在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疾病过程中,安全有效的灌肠方法显得特别重要。

本此研究中,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每次灌肠液的出入量方面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状的机率远远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以看出,对传统灌肠方法进行改良后灌洗方法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护理效果理想,术后感染机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这种方法还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病痛,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给予改良回流灌肠方法进行治疗效果理想,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良好,并且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璐,刘靖,张曼.改良回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6(05):78.

[2]罗秀娟,黄少娅,詹若燕,等.改良回流灌肠法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23(7):48-50.

[3]黄秋环,滕丽莹,卢叁玲.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两种术前灌肠方法的比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29(4):623-624.

[4]戴月映,林少虹,林敏,等.采用改良灌肠法对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7,21(2):108-109.

[5]郝云鞍.思密达与山莨菪硷联合用药灌肠治疗溃疡性肠炎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8,17(3):221.

[6]刘爱枝,罗秀娟,林晓芳.中药灌肠在临床应用中的改进[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16(1):62.

[7]邢辉,朱耀明,王怀英.改进先天性巨结肠术前灌肠方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3,2(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