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效果

查道珍

马鞍山市中医院  安徽省  24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2021年 8 月-2022 年 8 月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 150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 75 例。研究组运用规范化护理管理开展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开展医院感染预防工作。观察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护理质量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1.33%,低于常规组的1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环境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和护理水平评分分别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感染预防是保证患者顺利、高效完成治疗的重要条件,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各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环境、消毒灭菌的质量,完善护理服务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理想的就医环境,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医院感染;规范化护理;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包括在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在院期间已经被病原微生物侵袭但在出院后才表现出来的感染,而入院前感染病原微生物但入院后才发生的感染则不包括在内。对于医院门诊各个科室而言,医院感染造成的感染可轻可重,轻则给患者带来不适,加重其原发病,导致其住院时间延长,重则引发感染性休克,导致致残或致死等严重结果。本研究分析了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 2021年 8 月-2022年 8月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 150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 75 例。研究组男性 41 例,女性 34 例;平均年龄(41.56±3.54)岁。常规组男性 39 例,女性 36例;平均年龄(40.89±3.62)岁。患者均知情同意。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开展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做好感染源的管理与定期检测,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加强探视、陪护管理,做好一次性无菌用品的管理工作,并根据患者可能出现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做好保护与隔离。

研究组采用规范化护理管理开展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具体如下。

1.2.1完善医疗设备管理

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做好相关医疗设备的检查与管理工作,尤其是对用于消毒与灭菌设备的管理,应该定期进行检测,评价其消毒与灭菌的效果。同时,胃镜、肠镜以及手术用具等部分侵入性医疗设备需要反复使用,就需要完善这类设备与物品的严格消毒与灭菌,进而将可能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1.2.2规范无菌管理

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落实各项无菌技术,杜绝医源性感染的出现,严格落实手清洁、衣帽、口罩等佩戴。同时病房应该定期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消毒与灭菌,做好床单、被褥等个人物品的及时更换,严格做好导管等辅助治疗物品、仪器与器械的管理,落实无菌管理制度。

1.2.3完善消毒管理

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其相关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管理的范围也很宽泛,因此就应该根据感染发生的危险性进行管理区域的划分,在日常诊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疾病和所属科室来针对性的划区域收治患者。同时在穿刺、注射等相关治疗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人一管和一人一手消的制度,各种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则应该统一到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打包以及灭菌,同时不同科室、区域的清扫用品也要分别放置于不同区域,每次使用结束后要消毒处理,放在固定区域备用,在此基础上患者出院、转科后需要严格进行终末消毒操作。

1.2.4健全医疗操作管控

如果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则要进行严格的管控,做好用药的记录,并做好有关与抗生素使用的宣教与教育,保证每一位护理人员均能够掌握抗生素的药理知识与配置要求,为了保证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也需要在细菌培养后确定抗生素的种类。同时,在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要勤洗手,及时消毒、灭菌,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评价指标包括医院感染发生率、环境质量、消毒灭菌质量以及护理水平等相关护理质量指标。医院感染类型:包括手术切口感染、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护理质量借助自制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和统计,共设计的统计项目与内容包括环境质量、消毒灭菌质量与护理水平,每一项内容的最高分均为 1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3] 。

1.4 统计学处理

收集研究数据并将其录入到统计学软件 SPSS 19.0 中完成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 χ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1.33%,低于常规组的1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分)

组别

例数

手术切口感染

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率

研究组

75

0(0.00)

0(0.00)

1(1.33)

0(0.00)

0(0.00)

1(1.33)

常规组

75

1(1.33)

2(2.67)

3(4.00)

2(2.67)

2(2.67)

10(13.33)

χ2

13.257

11.594

15.862

23.516

25.630

16.08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环境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和护理水平评分比较

研究组环境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和护理水平分别为(8 .53±1.06)分、(9.05±0.8 7)分、(8 .62±1.14)分;分别高于常规组的(6.15±1.01)分、(6.54±0.8 7)分、 (6.19±0.91)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 4、t=6.392、t=1.535,P<0.05)。

3讨论

医院感染是内部环境、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可以加重患者病情,提高治疗难度,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死亡,其不仅影响了医院的管理质量,更是可以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医院需要做到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常见的院内感染有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如:胃肠道感染、感染性腹泻;器械相关感染,如:呼吸机相关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等;血液系统感染,如:败血症、血管相关性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规范化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其强调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流程性、优质性与程序化,具有较为理想的护理管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医院感染预防的过程中规范化护理管理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完善医疗设备管理、规范无菌管理以及健全监管制度、完善消毒管理、健全医疗操作管理等措施的运用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水平与质量。

综上所述,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减少各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环境、消毒灭菌的质量,完善了护理服务的水平,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姚青.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名医,2020(10):226-227.

[2]张海燕,刘怡.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9):3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