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中医怎么治

/ 1

肺病中医怎么治

周明亮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中医院635000

肺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指的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患有肺病后,会伴随有发热、咳嗽以及咳痰等症状。在治疗肺病的过程中,站在中医的角度进行治疗时,需要从肺、脾、肾论治进行,这是由于中医认为脾虚生痰湿,痰湿蕴肺则咳嗽;肾有纳气的功能,肾不纳气则动则气喘、气短。基于此,本文就肺病的中医治疗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利于给广大肺病患者提供必要的参考借鉴,从而实现对肺病的有效治疗。

一、引起肺病的原因都有哪些?

(1)先天性因素

当患者患有先天性肺病时,往往是和患者的基因以及发育有关,例如先天的肺部发育不全、肺血管畸形等都会导致患者肺部受累,从而患有相应的肺病。

(2)后天性因素

后天因素中,当人们长时间接触到刺激性气体时,如吸烟、粉尘、化学刺激物品等容易引发肺部疾病的高危因素下,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肺病。这是因为这些刺激性物质会使人体的气道上皮细胞和纤毛运动受到损伤,从而造成细菌和病毒的反复感染,最终引起肺炎或者诱发哮喘发作。

二、肺病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到生活质量

患有肺病的患者,,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对于肺病病情较轻的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并不大。但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由于病情的延时,咳嗽、气喘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负担,不仅对自身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周边人的生活和工作。

(2)引发其他并发症

肺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咳嗽以及胸痛等身体不适症状,如果不能够及时治疗,还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对于肺病患者而言,长时间的咳嗽,气喘,如果没有及时给予治疗,那么有可能会出现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这些并发症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三、中医治疗肺病的方法

(1)疏风宣肺法

风邪犯肺通常是外感所致肺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在临床上,肺病常见的情况有风寒犯肺、风热袭肺、风燥伤肺等症状。因此在对肺病的中医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对风邪与肺病关系有着充分的认知下进行治疗,中医认为肺病中的风邪为患,是由风邪袭肺,肺失宣降而引起咳嗽、气喘。针对这种情况下治疗肺病时,中医采取疏风宣肺法的方式给予治疗,使用的中药方有三拗汤加止嗽散、桑菊饮、桑杏汤、喉科六味汤、清燥救肺汤。

(2)清肺化痰法

清肺化痰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痰热壅肺证的情况,对于常见的急性肺炎和支气管炎等引起的肺部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是由于这种类型的肺病病理机制大部分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入里化热导致,而这种肺病的患者经常表现为咳嗽或者喘促,同时胸中烦热,在治疗时,采取辩证的方式给予辛寒清热以及苦寒泄热进行治疗,使用的中药方有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

(3)温肺化饮法

采取温肺化饮法治疗肺病是根据《伤寒杂病论》中的记载进行治疗,其代表药方有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能够有效的治疗外寒内饮导致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对于素有痰饮的人,出现咳嗽、气喘等情况,如果日久不能治愈会影响心肺功能;因此使用温肺化饮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实现止咳、平喘。

(4)通腑泻肺法

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因此肺的宣肃有利于实现大肠的传导,而大肠的传导正常,则能实现患者肺的宣肃。由此可见,人体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的情况下,必定会影响到患者的肺气宣发和肃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表现为喘憋,腹胀的症状,基于此,在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时,通过中医的方式,使用承气汤加杏仁、瓜蒌、石膏能够给予有效的治疗。

(5)补肺益肾法

中医认为,肺和肾有着密切的关系,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吸气和肾主纳气的功能,临床上肺病日久多以肺肾气虚和肺肾阴虚这两种病理状态为主,对于肺肾气虚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动则气喘、呼吸困难为主。治疗以参蛤丸补肾纳气为主,而肺肾阴虚的患者则表现为干咳无痰,治以麦味地黄汤益气养阴。

(6)益气温阳法

益气温阳法主要针对气阳虚弱证。气阳虚弱既是慢阻肺的病机重心,也是慢阻肺的中心证候,它直接关系着病情的稳定和发展。气阳虚以阳气虚和宗气虚为主。气阳虚弱患者多形体消瘦、营养障碍,甚至呼吸肌疲劳。使用的中药方主要有温肺汤、保元汤。

(7)温阳利水活血法

温阳利水活血法主要用于治疗水凌心肺病,尤其是对肺心病患者心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时,中医认为此病乃虚实夹杂之证,应该采用温阳扶正为主,并辅以活血利水的方法,主要以真武汤或苓桂术甘汤加红参、葶苈子给予治疗。

结束语:肺是人体五脏之一,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在生活中,相关的因素有可能会影响到人体肺部的健康,所以加强对肺病的治疗,有利于实现病情的康复,而在肺病治疗中应用中医治疗的方式,具有其独特的功效,相比于西医治疗肺病,中医治疗肺病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青睐。

郑重申明以上方药,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到正规医院经中医师辩证诊治,未经中医师辩证诊治不得照搬处方及方药,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