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顾华伟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样本均为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垂体微腺瘤患者,共计收录50例,均收录于2019.2——2022.1期间,样本入组后均接受磁共振平扫、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并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分析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影像学表现,来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针对50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开展磁共振平扫、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两种诊断方案,结果显示采用磁共振平扫进行检查时共计检出阳性33例,该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为66.00%;采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进行检查时,检出阳性47例,该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为94.00%;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垂体微腺瘤诊断中,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明显的影像学表现特征。

【关键词】垂体微腺瘤;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阳性检出率;诊断价值

作为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垂体微腺瘤并不具有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且应用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时特异性较差,非常容易发生漏诊事件[1]。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检出率更高,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2]。基于此,本文特选取50例患者作为样本,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均为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垂体微腺瘤患者,共计收录50例,均收录于2019.2——2022.1期间。纳入研究样本均为女性,且年龄均与18-40岁,均值(29.74±6.52)岁;样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头晕头痛、不孕及闭经等症状。

1.2方法

采用SIEMENS公司Skyra 3.0 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检查,开展头颅32通道相控阵线圈。平扫各项参数为:首先基于患者T2W_ Cor和T1W_Cor序列进行扫描,然后给予患者T2W_ Sag和T1W_ Sag序列进行扫描,其中,T2W_ TSE设置参数如下,TR/TE设置为2800ms/70 ms,FOV设置为160 mm,层宽设置为2.0,层厚设置为0.2;T1W_TSE参数设置如下,TR/TE设置为510 ms/11 ms,F0V设置为160 mm,层宽设置为2.0,层厚设置为0.2。后给予患者增强扫描,首先开展期相动态增强扫描,将TR/TE设置为510 ms/11 ms,FOV设置为 160 mm,层宽设置为2.0,层厚设置为0.2,后给予患者延迟T1W _TSE_ HR+C序列的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参数设置如下,TR/TE设置为510 ms/11 ms,FOV设置为160 mm,层宽设置为2.0,层厚设置为0.2[3]。此项研究造影剂采用顺磁性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实际使用计量为0.1mmol/Kg,以2 ml/s的注射速度行高压静脉团注。

1.3观察指标

样本入组后均接受磁共振平扫、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并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分析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影像学表现,来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

针对50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开展磁共振平扫、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两种诊断方案,结果显示采用磁共振平扫进行检查时共计检出阳性33例,该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为66.00%;采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进行检查时,检出阳性47例,该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为94.00%;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 1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对比(n,%)

组别

检出例数

检出率

磁共振平扫

33

66.00%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47

94.00%

12.2500

p

0.0005

2.2分析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影像学表现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共计检出患者47例,扫描表现为肿瘤组织的强化信号出血速度较为缓慢,而在正常垂体组织进行扫描时,显示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强化信号,且正常垂体组织的强化信号显著高于肿瘤区域,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明显且清晰的边界线。磁共振平扫正常患者中有14例经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扫描确诊为垂体微腺瘤,延时扫描结果显示,其中的9例患者的肿瘤区域信号显现出比较明显的增强状态,但是,相对于正常的垂体组织,信号仍然为低状态;而剩余5例患者在接受延迟扫描进行检查时,发现相对于患者的正常垂体组织而言,其肿瘤区信号是呈略高状态呈现的。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在垂体微腺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采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4]。这主要是由于垂体微腺瘤的强化模式主要与血过有直接的联系,患者的垂体是通过垂体门静脉来提供血液供给的,相对于正常垂体而言,罹患垂体微腺瘤患者的微腺瘤强化速度更迟[5]。在接受增强扫描后,发现早期患者与正常的垂体组织相比较,会呈现出较低的信号,且病灶及其边界显示非常清晰。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针对50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开展磁共振平扫、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两种诊断方案,结果显示采用磁共振平扫进行检查时共计检出阳性33例,该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为66.00%;采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进行检查时,检出阳性47例,该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为94.00%;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更高。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共计检出患者47例,扫描表现为肿瘤组织的强化信号出血速度较为缓慢,而在正常垂体组织进行扫描时,显示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强化信号,且正常垂体组织的强化信号显著高于肿瘤区域,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明显且清晰的边界线。磁共振平扫正常患者中有14例经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扫描确诊为垂体微腺瘤,延时扫描结果显示,其中的9例患者的肿瘤区域信号显现出比较明显的增强状态,但是,相对于正常的垂体组织,信号仍然为低状态;而剩余5例患者在接受延迟扫描进行检查时,发现相对于患者的正常垂体组织而言,其肿瘤区信号是呈略高状态呈现的。

综上所述,垂体微腺瘤诊断中,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明显的影像学表现特征。

参考文献:

[1]郭睿,肖运平,杨鹏等.泌乳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多模态MRI:3D VISTA T_2WI与常规序列的比较[J].放射学实践,2021,36(04):453-457.

[2]郭睿,杨鹏,李智晞等.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临床现状及MRI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1,27(01):75-78.

[3]豆增平,冯新成,依米尼古丽·那买提等.1.5T核磁共振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4):115-117.

[4]马国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8):4094-4095+4145.

[5]陈宁,郭作梁,马兴灿.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检出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