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模式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手术室中的护理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多学科合作模式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手术室中的护理的效果观察

陈杰

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 贵州 六盘水553000

【摘要】目的:研究多学科合作模式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手术室中的护理的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4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多学科合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模式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手术室中的护理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学科合作;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手术室护理

凶险性前置胎盘所指的是,孕妇经历过剖宫产手术,且再次经历妊娠后,胎盘在子宫原半处附着,导致胎盘置入存在风险[1]。因为该疾病有较大的出血风险,容易引起产妇器官衰竭和出血性休克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健康,同时也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所以,处置凶险性前置胎盘,需要采用多种措施联合护理,才能有效降低病患者发生率。常规护理措施,无法满足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护理需求,无法有效保证母婴生命健康。而采用多学科合作模式,不仅可显著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还可大大降低并发生率,现研究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2020年4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常规组:产妇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1.55±2.38)岁;终止妊娠周期32-39周,平均(35.44±1.22)周;二次妊娠21例,多次妊娠24例;实验组:产妇年龄26-40岁,平均年龄(30.25±2.88)岁;终止妊娠周期31-39周,平均(34.14±1.31)周;二次妊娠22例,多次妊娠23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关于凶险性前置胎盘诊断标准;均实施剖宫产手术;排除标准:存在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凝血障碍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无法配合研究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患者术前,有主治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备皮、监测生命体征,观测患者血压、心率,以及阴道出血状况。术后监测患者体征,指导患者活动。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开展多学科合作护理方式,具体为:

1.建立合作团队。团队包含多个科室,如产科、妇科,以及麻醉科、输血科、新生儿科、放射科、重症医学科的能等。采用核磁共振成像和B超观察产妇胎盘位置,基底部血流,以及厚度、宫颈形态等内容,评估患者大出血或子宫切除的风险。经过多学科会诊后,制定手术方案,并与患者沟通。手术室护士根据医嘱制定护理方案,包含围术期所有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及必要性,术前要求患者禁用活血药物,并了解患者需求;(2)术中护理。医护人员确认患者信息,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护士协助医生进行麻醉,传递手术用品,做好产妇保暖工作,调整体位,并报告产妇出血情况。如果产妇出血量大于4000mL,且止血效果不好,应当考虑切除子宫;(3)护士做好新生儿抢救措施,准备用品,检查新生儿身体,对于健康新生儿,结扎期待并系腕带,同时及时调配护士完成胎盘送检、手术物品清点、护理记录单填写等。(4)术后护理。产妇转回病房后,严密观测产妇出血量,如出血量较少,且体征较为平稳,可在术后十二小时拔出球囊与血管鞘,避免出现下肢动脉血管形成,在拔出后应当加压包扎穿刺点24h,且下肢制动12h,保证产妇创伤修养。术后修养良好的情况下,引导患者早期开展翻身、肢体被动活动,以及下床活动。(5)其他护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呕吐等症状,及时观察产妇手术切口,以及子宫收缩情况,避免产后大出血。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产妇感染、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并发症例数,并进行统计计算(并发症发生率=感染+产后打出血+新生儿窒息/总调查人数×百分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89%,实验组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n

感染

产后大出血

新生儿窒息

总发生率

常规组

45

10

2

1

28.89

实验组

45

4

1

0

8.89

x2

4.432

P

0.035

2.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66.66%,实验组为8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护理满意度[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5

17

13

15

66.66

观察组

45

19

20

6

86.66

x2

5.031

P

0.249

3讨论

剖宫产主要适用于产妇子宫瘢痕、胎盘位置不佳等情况,凶险性前置胎盘是危急产妇与新生儿健康的一大“杀手”,随着临床不断研究,发现剖宫产可有效降低产妇凶险性前置胎盘生命健康风险。多学科合作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个临床学科建立团队,找到最符合患者治疗需求的方案,从而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3]。本次研究中,为患者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措施、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结果证实实验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多学科合作模式,可促进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有效控制产妇出血量,保证新生儿生命健康,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春容. 多学科合作模式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手术室中的护理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2021,28(10):1274-1276.

[2]周佩珊,陈海菊,郑燕乐. 多学科合作在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剖宫产中的临床价值及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9):116-119.

[3]刘小晖,董燕,刘小玲,蒲巍林,刘晓丽,葛君,张玉芳,高丽娜,郝曼,何晓春.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穿透性胎盘植入中的应用[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0,47(6):66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