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儿童静脉留置针的针对性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不同年龄儿童静脉留置针的针对性护理研究

张靖

南通市中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年龄儿童静脉留置针的针对性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1 月至20221 月收治的儿童静脉留置针患儿111例,按年龄不同分为新生儿组37婴幼儿组37龄前组37三组患儿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三组不同留置针位置的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及发症。结果学龄前组总留置时间长于新生儿组,新生儿组总留置时间长于婴幼儿组,且学龄前组上肢留置时间长于下肢留时间,婴幼儿组头部留置时间长于上肢留置时间,上肢留置时间长于下肢留置时间,新生儿组头部上肢留置时间长于下肢留置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组留置成功率高于婴幼儿组及学龄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婴幼儿组及学龄前组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不同年龄儿童静脉留置针患儿中能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留置成功率

[关键词]儿童;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

儿血管细、好动,普通静脉穿刺易出现液体渗漏,且多次反复穿刺,增加患儿痛苦,影响患儿复进程。临床采用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简便,免多次穿刺对血管的不利影响,且套管柔软随血弯曲,更为安全。由于患儿对穿刺操作存在恐不安等不良情绪,留置时间的长短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密切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龄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干预,选择适合患儿的穿刺部位并加以细致护理,于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不同年龄儿童静脉留置针患儿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旨在分析其具体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 月至2022年1 月收治的儿童静脉留置针患儿111按年龄不同分为新生儿组37婴幼儿组37学龄前组37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新生儿组男2116日龄0~28d平均日龄(10.62±4.58)d婴幼儿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28d~3均(1.79±0.85)岁学龄前组男2017例;年龄3~7平均年龄(5.63±1.02)岁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静脉留置针指征较为稳定;需反复或长期输液患儿;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发育异常、伴有言、听力、认知功能障碍患儿;伴有严重器官受损、系性疾病患儿;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患儿。

1.3方法

三组患儿均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1)留置针材料选择选择24号黄色静脉留置针(美国BD生产)19~25ml/min的流速准备好止血带、无菌透明敷贴、预导式导管冲洗液、棉签、毒液。(2)患儿准备工作。针对新生儿患儿,由专业护理人核对其基本信息,考虑患儿上下肢血管,应优先考虑头部血管,根据患儿血管粗细选择合适血管,头部血管穿刺进行备皮准备。对于婴幼儿,需向其家属讲解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及注意项,依据患儿要求及血管情况选择头部、上下肢血管,叮嘱患儿及其家属勿触碰或拉扯留置。针对学龄前患儿,与婴幼儿患儿相同。留置针穿刺前评估所有患儿的皮肤状况,有无破溃、皮疹等不适症状。(3)留置针方法。依据患儿穿刺位置不选择相对应的消毒范围及止血带类型。摘除留置保护帽,缓慢转动外套管。护理人员使用左手拇与食指固定穿刺血管,使用右手拇指与中指紧静脉留置针针翼使其和皮肤呈15°~30°的夹角轻轻地推针,待留置针底透明部分回血后,平行推1~2mm由于新生儿血管静脉较细推针较为难,可保持右手固定针芯,左手轻轻将外套管推进患儿血管内。采用输液贴固定针翼,左手拇指、食定针翼,左手中指、无名指固定留置针尖端静脉,以防血液回流。迅速旋紧头皮针肝素帽外套管口,拧紧肝素帽,打开输液调节器,采用宽胶带加以固时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10ml将针头面穿刺进肝素帽,缓慢匀速推注,直至封管液剩余0.5cm轻轻退针并推注确保封管内正压维持              (4)静脉留置针护理。针对新生儿患儿,增加查房次,定时观察穿刺位置是否渗液、出血、红肿等。针幼儿及学龄前患儿,叮嘱其穿刺侧肢无下垂、剧运动,时刻保持穿刺位置干燥,叮嘱家属帮助患儿穿衣时需动作轻柔,以免勾出导管,若发现无菌透明贴松脱、穿刺位置红、肿,应立即告知护理人员,无转动留置针、肝素帽。患儿输液时加强巡视,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更换留置针一般留置时间在72~96h避免增加感染、静脉炎风险。

1.4观察指标

(1)于干预前干预后记录各组不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包括头部静脉穿刺、上肢静脉穿刺、下肢静脉穿刺。(2)分析影响患儿静脉留置的不利因素并计算留置成功率

留置成功率=1次性穿刺成功例数/总例数×100%。(3)记录观察患儿出现静脉炎、外渗、留置针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三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学龄前组总留置时长于新生儿组,新生儿组总留置时间长于婴幼儿且学龄前组上肢留置时间长于下肢留置时间,婴幼儿组头部留置时间长于上肢留置时间,上肢留时间长于下肢留置时间,新生儿组头部、上肢留置间长于下肢留置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1

1各组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时间比较(x±sh)

组别         n          头部静脉          上肢静脉              下肢静脉           总留置时间

新生儿组

婴幼儿

龄前组

F

P

37

37

37

95.44±15.78b

89.35±19.63b

105.94±17.81

8.216

0.001

95.63±16.94b

75.68±16.82b

135.42±14.37b

152.433

0.000

78.46±13.74

69.38±13.47

122.39±20.19

114.690

0.000

92.79±20.57a

77.34±22.62a

125.27±21.57

47.450

0.000

注:与学龄前组相比,a P <0.05;组内与下肢留置时间相比,b P <0.05

3讨论

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不易穿管等特征,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患儿年龄较、配合度低下,极易使留置针脱落,从而增加治疗。因患儿年龄差异、血管不同、家庭条件不同,易影响留置在儿科的使用效果,若护理不当易出现并发症,延长患儿出院时间

究结果显示,学龄前组总留置时间长于新生儿、新生儿组总留置时间长于婴幼儿组,新生儿组留置成功率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组,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不同年龄儿童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佳。针对性护理干预从患儿角度出发,根据各个年龄阶段患儿血管、理、家庭条件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穿刺部位,并针对留置部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儿提供、规范的护理服务。留置前加强对患儿及家属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可充分满足患儿及家属知需求,缓解婴幼儿及学龄前患儿对穿刺操作的恐理,并取得患儿及家属积极配合,能够有效避免管针脱落。 患儿年龄较小、认力,留置部位制动效果差,长时间的哭闹使其家属焦虑,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针对性护理干预据患儿年龄、血管粗细等选择合适部位进行穿充分考虑患儿个体差异性,对留置时可能发生的进行预防,有助于提高留置成功率,改善留置针存留时间及相应的安全性。静脉留置针护理是针对性护干预措施的关键,通过增加查房次数、观察穿刺部位、指导家属活动等措施,可有效避免渗液、炎等并发症发生,减少穿刺次数,利于缓解因反复穿刺引的疼痛。另外,针对性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穿刺技巧,留置时注重与患儿其家属沟通、合作,能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技使患儿及家属更依赖护理人员,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不同年龄儿童静脉留置针患儿中,利于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留置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郭彩霞,姜珊,魏春艳,等.静脉留置针堵管风险预警及预控方

案的设计与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9):3714-3720.

[2]彭红,李梅,彭巧丽,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童急诊

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20,34(19):1783-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