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病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病理探析

张亚军  ,蔡瑞娟

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省定西市743000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病理情况。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0.1-2022.6)期间接收治疗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患者2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患者采取临床病理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病理检验结果。结果:分析检验后结果可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明显的乳房肿物或者包块、乳腺肿物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楚、活动度相对较差、周围有散在的钙化点、有供养血管、累及皮下淋巴管、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房皮肤或者胸大肌筋膜受侵。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病变后期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临床需加强对患者的病理检查,以确定患者疾病类型。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临床病理

引言

乳腺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多见于女性,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危急生命安全。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其远期生存率明显更高于中晚期患者,因此,早期临床病理诊断十分关键。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是最常见的病理症状,可累及其他正常组织,同时也对手术治疗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还需加强对患者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帮助临床评估患者疾病治疗预后,在疾病手术治疗后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检验情况,详见下文。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近年来(2020.1-2022.6)期间接收治疗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女性,20例,年龄区间为35-62岁,平均48.18±4.83岁;所有患者在病理检查前均已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排除合并其他严重恶性肿瘤疾病者;排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无法配合临床检查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要采取临床病理检查,检查方式为:常规麻醉后将2ml美蓝分四点注入乳腺肿块周围的皮肤下,常规游离皮瓣后分离脂肪与结缔组织,沿胸大肌外缘找到被染成蓝色的淋巴管,找出距离乳腺最近的蓝染淋巴结,切除后送检,将取出的病理组织按长轴剖开后进行病理检查,按照染色法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病理检查下患者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病理特征。

  1. 结果

2.1分析患者病理检查下患者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病理特征

分析检验后结果可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明显的乳房肿物或者包块、乳腺肿物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楚、活动度相对较差、周围有散在的钙化点、有供养血管、累及皮下淋巴管、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房皮肤或者胸大肌筋膜受侵。

  1. 讨论

乳腺癌是指患者乳腺上皮细胞发生增值失控导致的恶性肿瘤疾病,可发生了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加重疾病治疗难度,且可明显影响治疗预后,需早诊断早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工作的逐渐开展,乳腺癌患病率逐渐降低,但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还需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既往临床中主要采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术后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临床认为,虽然部分患者并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但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仍需对患者采取淋巴结清扫,因此也明显提高了术后发生率[2]。而在术前对患者采取淋巴结转移检查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出现前哨淋巴结转移,从而选择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此外,更有研究表明,前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治疗愈后的一个独立因素,如患者前哨淋巴结中出现转移灶则需要根据患者转移灶的严重程度加强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当淋巴结转移灶严重程度越高,提示患者手术治疗后预后越差,在疾病治疗后远期远处复发转移的事件发生率也越高[3]。可见,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验十分关键。

利用超声等检查可见乳腺肿物边缘毛刺样或蟹足征样改变,且周围存在散在钙化点,周围有明显的供养血管。临床病理检查属于诊断金标准,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疾病检查的准确率,方便临床治疗[4]。本次研究中表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主要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症状,触诊可见患处有明显包块。临床病理检查可见乳腺肿物表面不光滑且界限不清楚,活动度较差。肿瘤的发展也可逐渐累及皮下淋巴管,表现为乳房皮肤的橘皮样改变,严重状态下还可导致乳房皮肤或胸大肌筋膜受损,提示在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利用临床病理学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发生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并且,由本次病理学分析结果可见,前哨淋巴结转移病理改变多样,可利用病理学改变确定病型,并帮助临床预估治疗预后。临床病理检查可见,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后淋巴结的正常结构呈消失状态,失去正常皮髓质结构与淋巴结门结构。在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后可见在腋窝底端位置出现较小肿块,微转移沉积灶主要表现为最大径>0.2mm,但<2.0mm,或可发现在1个淋巴结切面上超过200个肿瘤细胞。近年来,随着临床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病理检查已经能够发现微量的转移灶,包括微转移与孤立肿瘤细胞,能够更加进准的反映出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又能够通过微转移病灶的情况判断预后,并指导治疗

[5]

综上所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病变后期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临床需加强对患者的病理检查,以确定患者疾病类型。

参考文献

[1]赵迎春,李勇.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实用医药杂志,2021,38(2):121-125.

[2]张卫,黄彬,沈丽.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病理学研究[J]. 实用癌症杂志,2020,35(2):267-269. 

[3]苗茁,张静波,张红战,赵小军.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疗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12):1950-1952.

[4]邢君,闫峥峥,杨彬,等.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在早期乳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20,32(2):95-98. 

[5]闫园,于洋,申鹏,等.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临床医学,2021,4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