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疗效观察

陈雅洁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医院,北京,100176

【摘要】目的:探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例)和观察组(n=10例)。对照组为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情况、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出现眩晕、心率减慢、反应迟钝、血压降低的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采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利于稳固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特发性震颤;并发症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是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该病隐匿起病,缓慢进展,也可长期缓解。患者会表现为头部、面部、舌头以及四肢不规律抽搐[1-2]。在中医学上认为,此病与肝风内动,筋脉失养有关。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2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43-58)岁,平均(51.34±7.33)岁,病程(1-3)年,平均(2.76±1.52)年。观察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3-56)岁,平均(50.12±6.74)岁,病程(2-4)年,平均(2.62±1.71)年。

1.2方法

对照组为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具体操作:

1.2.1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mg。用法用量:100-200mg/次,2次/日。服用药物一个月。

1.2.2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在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双侧的风池、合谷、阳陵泉、三阴交、太冲、太溪;气血偏虚者,加三里、气海、血海;肝肾盈虚者,加肝俞、肾俞;口齿不清者,加聚泉、上廉泉。参照我国制定的《经穴部位》的标准手法进行操作。以上穴位进行消毒后,采用0.35*50mm一次性针灸针在上述穴位使用捻转补泄操作手法。太溪、肾穴位进行补法,聚泉、上廉泉穴位处不留针,其余穴位采用泄法。其他穴位留针半小时,间隔十分钟做一次捻转补泄法,每日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共计三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情况,治疗评分为百分制,分为:痊愈:(90分≥总分数)、显效:(80分≥总分数<90分)、有效:(60分≥总分数<80分)和无效:(总分数<60分)4个版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眩晕、心率减慢、反应迟钝、血压降低。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情况[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0

4(40.00)

2(20.00)

1(10.00)

3(30.00)

7(70.00)

观察组

10

7(70.00)

1(10.00)

1(10.00)

1(10.00)

9(90.00)

X2

4.315

P

0.026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眩晕、心率减慢、反应迟钝、血压降低的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

组别

例数

眩晕

心率减慢

反应迟钝

血压降低

总发生率

对照组

10

0(0.00)

2(20.00)

0(0.00)

0(0.00)

3(30.00)

观察组

10

0(0.00)

1(10.00)

0(0.00)

0(0.00)

1(10.00)

X2

4.136

P

0.019

3.讨论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造成此病主要的原因就是家族遗传性疾病,最为常见的就是锥体外系疾病,患者会表现为头部,面部,下颚,舌以及下肢的正常或者是节律性不自主的运动[3-4]。成慢性的经过会缓慢的进展变成进行性的加重,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是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往往见于一侧的上肢或者是双上肢还会累及到头部,但是下肢比较少见,部分患者在饮酒后会出现震颤,情绪激动时还有紧张时震颤会有所加重。目前,我院按采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清热平肝,熄风定惊。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出现眩晕、心率减慢、反应迟钝、血压降低的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说明采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具有众多优势:具有疏经通络、安神定惊之效;操作手法简便,治疗后不易复发,安全性能高,无副作用,对于头部、面部等不规则抽搐,有着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采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利于稳固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文博, 卜献春. 特发性震颤的中医证素及其组化规律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 2020,251(01):6-8+20.

[2]王源培、朱红灿、祝清勇. 非运动症状对特发性震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23(21):61-65.

[3]张鹏, 龚黎民.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研究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57(01):94-97.

[4]Pandey S , Kreisler A , Drud A , et al. Tremor in Idiopathic Cervical Dystonia –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Botulinum Toxin Treatment Considering the Col-Cap Classification[J]. Tremor and Other Hyperkinetic Movements, 2020, 1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