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新生儿安全转运护理的进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高危新生儿安全转运护理的进展分析

陈春来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以三级医院为中心,辐射至周围,具有整体性的医疗系统,且将转运、通讯联络、培训作为功能的医疗活动,即为新生儿转运。对于高危新生儿而言,涉及主动转运、被动转运等。因需要转运的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高,所以如何确保转运安全一直以来均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所在。本文综述高危新生儿安全转运护理的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安全转运高危新生儿护理对策

近些年,在生育政策不断调整情况下,使得每年出生新生儿数量增多。而在出生新生儿中,有15%左右为高危新生儿[1]。就目前来看,我国各地区经济、医疗水平发展仍存在不平衡性。受此影响,一些高危新生儿难以得到优质的医疗感干预,从而导致其死亡风险增加。其中新生儿住院后24小时内,属于其高死亡风险的阶段。在这些死亡新生儿中,诸多病例与出生后复苏不规范、转诊不及时有关。开展高危新生儿转运工作,即将其由基层医院转运至条件更为优异的上级医院,从而确保能够应用专业性急救治疗设备、专业技术对患儿进行救治[2]。近些年,我国新生儿转运工作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且使得转运规模逐渐扩大。外加转运技术不断提升、转运体系愈加完善,使得新生儿转运安全有所提高[3]。但是仍有诸多因素影响高危新生儿转运安全。本研究对高危新生儿安全转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措施进行综述,以其为促进新生儿转运安全提供参考。

1.高危新生儿安全转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低体温

低体温在高危新生儿发生率较高,院内、院外发生率均较高。究其原因,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有关,外加皮下脂肪较薄、棕色脂肪含量不足等,所以新生儿自身难以做到有效保温[4]。一般情况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低体温的风险更高。这主要与此类新生儿新陈代谢较慢存在相关性。而在低体温影响下,患儿还会发生低血糖、缺氧等并发症。

1.2 低血糖

针对高危早产新生儿而言,存在糖原储备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其于转运途中易发生血糖异常现象。相较于健康新生儿而言,该类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更大,并且还有部分早产新生儿还会发生高血糖症[5]。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损伤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甚至诱发智能低下。

1.3 低氧血症

就早产儿而言,出生后多伴有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若转运途中未注意氧疗干预,则新生儿肺血管阻力将会出现异常。在此情况下,患儿机体、组织得不到有效的氧供[6]。随着缺氧状态持续时间延长,会导致多脏器功能损伤。

1.4 非计划性拔管

高危新生儿转运途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虽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所致的后果即为严重。该类不良事件多发生于院前急救、转运救护期间[7]。其中堵管、意外牵拉拔出、插管型号不匹配等,均属于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尤其是在患儿转运期间,因救护车空间狭窄,且路途颠簸,所以若患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则其出现相关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将会增加,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

2.高危新生儿安全转运护理对策

2.1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从病情方面来看,危重新生儿病情具有发展迅速、危重的特征,且易诱发严重后遗症。针对该种情况,应于转运前开展相关工作,即对被转运患儿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了解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可对其转归进行预测[8]。同时,评估结果还可对安全转运起到指导作用,可达到促进转运效率提升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当接到转运电话后,需要立即评估新生儿病情,并将所需转运物品准备完成。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达到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的目的[9]

2.2 STABLE技术应用

临床为确保危重新生儿转运途中得到优质护理,尤其是对于糖代谢紊乱患儿,在明确其体重、日龄情况下,多采取STABLE技术[10]。该技术的应用,使得高危新生儿转运期间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明显降低。其中S、T、A、B、L、E等字母分别表示维持血糖稳定(Sugar)、保持体温稳定(Temperature)、保证呼吸道通畅(Assisted breathing)、维持血压稳定(Blood pressure)、监测患儿血气指标(Lab、works)、情感支持(Emotional support)。通过上述操作,对患儿血糖、血气、血压指标等进行监测,在了解其病情变化的同时,予以其合理干预,并重视情感支持,可有效促进转运成功率提升,从而降低新生儿转运死亡率。

2.3呼吸道分泌物管理

高危新生儿能否安全转运,还与呼吸道是否通畅有关。尤其是气管插管患儿,若选择的导管不合适,并且未能妥善规定,则患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将会增加。因此,针对气管插管患儿,在其转运途中,临床多采取布带法、导管固定器等,对经口内气管插管作固定处理。也有研究指出,使用2.5cm×15cm的3M强力胶进行固定,能够降低患儿躁动发生率[11]。同时,该种固定方案在还能够确保呼吸机管道长度足够。高危新生儿转运途中,还可借助于橡胶手套,对管路进行支撑,从而避免管路出现折叠、牵拉等情况。在具体转运期间,护理人员还应用手将导管固定好。

3.小结

新生儿急救医疗工作中,高危新生儿转运属于重要的环节之一。新生儿死亡风险高低,与转运是否成功密切相关。因此,除需要转运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外,还应采取多种干预方案,重视预见性护理,以此达到提高转运效率、安全性的目的。尤其是STABLE技术在高危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能够对患儿情况进行细致、全面、动态的了解,对促进高危新生儿住院成功率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薛芬芬,蔡国英,陈丽香.车载转运暖箱结合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新生儿院前救治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0,33(05):166-167.

[2]李敏,戴红臣,赵永,等.基于S.T.A.B.L.E.原则的主动转运的危重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09):90-93+98.

[3]朱晓琴,洪忠芹,赵举芳.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08):1210-1213.

[4]张宝泉,修文龙,石惠英,等.新生儿转运稳定指数评分对早产儿病情危重度及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0,26(04):13-15.

[5]韦丹,胡艳霞.不同休克程度患儿新生儿转运生理稳定指数及脏器功能损害情况[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2):328-329.

[6]宣凌萍,姜武佳. 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产房高危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观察[J]. 河北医药,2021,43(24):3838-3840.

[7]陈雪芳,王凡,陈丽玲,等. 自制简易高危儿转运车在高危新生儿院内转运中的运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5):865-868.

[8]高笑妮,张雪峰. 新生儿转运团队参与极早/超早产儿转运前救治的意义[J]. 中国医刊,2021,56(8):923-926.

[9]喻琳麟,林永红,潘晓娟,等. 高危孕产妇安全转诊环节管理[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2):1-3.

[10]杨梦. 转运系统在高危新生儿救护中的应用研究[J]. 健康女性,2021(33):126.

[11]解红文,金云,孙娟,等. 基于物联网的危重新生儿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实践[J]. 护理学杂志,2020,35(10):17-20.

作者简介:陈春来,女,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