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王维莹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北省邯郸市  0563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探讨了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文章探究的对象是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86名患者,并把这86名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观察组中进行手术的患者实行手术室护理的管理,而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结果: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染几率要明显的低于对常规组。同时观察组中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发生率也要低于常规组,在统计差异上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实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中感染的风险,因此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有效的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骨科手术患者应用

骨科病人,尤其是外伤骨折的患者,常伴有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如处理不当易引起切口感染。此外,手术切开复位势必要切开皮肤,在治疗的同时,也为细菌入侵机体提供了可能,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可能性。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但尚缺相关数据证实。本研究旨在对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3,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常规组(n=43,一般性护理),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分布在21-74岁,平均年龄为(48.93±5.62)岁;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分布在18-71岁,平均年龄为(50.46±7.1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施予常规护理,包括:(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规章制度、围术期应注意的事项、各个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等;(2)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嘱患者不得自行删减、服用药物;(3)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应及时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并嘱其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遵循少食多餐原则。

1.2.2 观察组

研究组施予手术室护理管理,包括:(1)术前访视。手术前1 d,护理人员应进入到病房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并翻阅患者临床资料、各项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病情、脏器功能等;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嘱患者术前禁饮、禁食及其应注意的事项等,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2)术前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安排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时刻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发现异常体征变化,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向患者详解手术操作流程以及接受治疗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疏导患者因手术造成的心理压力等负性情绪。同时仔细检查、确认手术设备以及仪器准备无误,做好手术器械消毒工作。(3)手术室护理的规范化。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培训;借助不同形式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如讲座以及集中培训等,培训重点为可以引发医院感染的操作。并制定规范且科学的工作制度与操作流程,通过日常监督以及定期考核等多种方法,为护理制度与工作流程的开展提供有利保障。(4)术中护理管理。手术进行中,护理人员应配合主治医师,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须及时告知主治医师;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5)安全管理。护理人员应总结以往护理经验、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等,以便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核实患者身份,查看患者输血史、药物过敏史等。②查看患者皮肤的完整度,并做好术前备皮准备。③对于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比如针对手术室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可在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前提升手术室空气的质量,调整室内温度、湿度等;对于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应根据相关规定做好手术室消毒、灭菌等功效,并做好出入手术室医护人员手部清洁和监控工作,减少术中人员的走动次数等。(6)术后护理管理。紧密监测病人治疗之后的生命体征;定期检查患者伤口,治疗时留意保护患者切口; 及时的着装;只要感染,立即对症治疗;所有术后患者总结分析可能的医院感染因素,并且比较骨科患者是否存在医院感染。总结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并且特别注意未来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手术活动频、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手卫生不达标)的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

观察组43例入选患者接受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后共计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1/43);常规组43例入选患者接受常规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后共计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9%(6/43);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常规组(2.3%:13.9%),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

2.2观察对比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发生率情况

观察组43例入选患者接受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后,手术活动频繁1例(2.3%),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0例(0.0%),手卫生不达标1例(2.3%);常规组43例入选患者接受常规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后,手术活动频繁3例(6.9%),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2例(4.6%),手卫生不达标3例(6.9%);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常规组(4.6%:18.6%),数据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3 讨论

院之内感染是指于医院治疗期间爆发的感染。骨科手术的特点是复杂与侵犯性。不利于术之后恢复,加重患者的心理与经济负担,甚至严重死亡,威胁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性。传统的外科护理干预不能协助患者提升感染的发生率。

在本分析之中,我院主要强化了术前、术中、术后有关护理人员的学习与认知。假如患者在术前和患者展开沟通,患者对于整个手术流程有越来越彻底的了解,取得患者的认可,竖立不错的心态。去除紧张与抑郁感;除此之外强化患者术前个人卫生,维持术前医疗消毒,在一定程度之上减少医院感染。强化护理人员洗手前的规范化工作,可更进一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强化对于医院感染术后、术前的健康教育与宣传,使患者与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防治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骨损伤之后,患者病变面积大,而且患者术中出血量大,术之后感染谱系长期增加。医学抗生素的应用、手术室环境、手术材料等因素是直接冲击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为了精确控制医院感染患者,有必要严格控制以上因素。掌控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强化手术室管理,提升手术室管理质量。骨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通过对于手术室的管理,可更进一步完备手术室的管理规章制度,刺激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着重护理技能的培养,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与感染防控意识,有利于增加护理行为不规范的发生。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综合手术室护理管理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医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鲍晓燕.系统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7):874-876.

[2]解金凤.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20,21(7):1215-1217.

[3]鲍晓燕.系统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7):874-876.

[4]袁焕玲.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