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临床对比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临床对比探究

李春霞,任润发 ,李有梅

山东省安丘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新生儿出现疾病,以及发生死亡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早产是主要原因,不仅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致死性畸形,其中75%的围产儿会丧失宝贵的生命。调查显示,一个月内死亡的早产儿占比是15%,还有8%的早产儿能够存活,但是有部分患儿存在智能障碍、神经系统后遗症等,因此,必须确定早产因素,进行早期治疗干预,最大限度地控制早产儿死亡率,此次就针对自然早产、干预性早产的临床内容进行调研。方法:主要研究主体是早产者,共有78例,以相关类型分成不同组,分别是自然早产组,干预性早产组,对造成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等进行了临床比较分析。结果:对此次阴道分娩率方面进行了评估,自然早产者占比较大,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对此次早产者有无出现并发症,死亡率方面进行整体统计,相比较而言,干预性早产者各发生例数较低,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危险因素的临床干预,应该以干预性早产为佳,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能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自然早产;干预性早产;临床对比

前言

早产主要是妊娠达到28周,未到37周分娩,该阶段的患儿身体器官功能还未发育达标,生活能力不足,很容易出现各类病症,如感染、肺部病症、颅内出现等,因此,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极差[1]。不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此次针对各早产类型进行临床比较,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内容围绕各类型早产者进行了临床检验,筛选符合要求的有78例,以早产类型进行分组,自然早产有40例,孕妇年龄均超过22岁,孕周在28周以上,初产妇及经产妇各是22例、18例。干预性早产为38例,年龄均低于39岁,孕周不超过36周,初产妇为30例,经产妇是8例,对此次研究主体临床资料、单双胎、生育情况等调查,无显著比较性(P>0.05)。排除条件:精神病变患者;无法正常沟通患者;心脏异常患者;脏器功能不全患者;肺部病变患者;畸形引产者;死胎者;不正常妊娠者;不能坚持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以科室现有的临床调研标准为准则[2],针对此次筛选的早产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研究主体78例,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表的填写,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内容有研究主体姓名、年龄、生育次数、胎数等,发生早产的原因、瘢痕子宫、分娩方式、新生儿健康状态等[3]

1.3 统计学处理

在比较过程中有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表格进行统计,导入至统计软件包中,版本为SPSS 13.0,运用t方式进行临床检验,有显著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种类型早产者分娩方法对比

    此次主要针对自然早产、干预性早产者进行了临床比较,主要针对其分娩方式做详细统计,数据显示干预性早产多数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P<0.05),详见表1。

1 两种类型早产者分娩方法对比x ±s)

组别

例数

阴道分娩

剖宫产

自然早餐

40

28(70.0)

12(30.00)

干预性早产

38

2(5.26)

36(94.74)

t

3.982

3.127

p

<0.05

<0.05

2.2 两种类型早产者分娩结局对比

由于早产者情况不同,选择的分娩方式有所区别,对其的分娩结局进行了调查,其中干预性早产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自然早产者死亡率偏高(P<0.05),详见表2。

2两种类型早产者分娩结局对比[n(%)]

组别

早产儿并发症

围生儿死亡

缺氧缺血性脑部

肺炎

畸形

窒息

合计

自然早产

7(17.50)

6(15.00)

2(5.00)

8(20.00)

23(57.50)

8(20.00)

干预性早产

3(7.89)

3(7.89)

0(0.00)

4(10.53)

10(26.30)

1(2.63)

X2

3.150

3.002

3.901

3.006

3.107

4.183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医学临床上将早产进行了分类,一类为自然早产,还有一类为干预性早产,此次针对筛选的研究主体当中,均有上述两类早产类型,此次对发生早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让人们对早产问题多加关注。此次调查数据中显示,自然早产者当中,选择阴道分娩者居多,干预性早产者大部分选择剖宫产方式,这主要是由于该组早产者多数伴有一些并发症、严重的合并症,有较大的分娩风险性,给其进行剖宫产分娩更能保证安全性,让其迅速完成分娩,利于胎儿早期娩出,杜绝胎儿长时间缺血缺氧,减少早产儿死亡率。针对此次早产儿有无出现并发症、死亡率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早产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极大,而且死亡率也偏高。但不管是哪种早产形式,孕28至33周的早产者发生窒息和死亡率的情况明显较高,此次比较显示干预性早产结局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刁育林.早产儿宫外神经发育迟缓及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临床干预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5(2):55-57.

[2]徐小华,郑双云,金亚玲.自然早产胎盘中细胞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21,92(15):1052-1053.

[3]李莹,杨晓葵,张为远.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和自然妊娠早产相关因素及早产儿结局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9(5):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