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CT影像诊断对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MRI,CT影像诊断对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杨彦冬

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CT检查、MRI检查对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急性颅脑损伤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是采取CT与MRI检查方式,对比不同影像方法对诊断疾病的价值。结果:手术病理证实阳性80例,阳性率80.00%,CT检查对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50%、90.00%、84.00%,MRI检查分别为96.25%、95.00%、96.00%,MRI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与准确度均是高于CT检查(P<0.05)。结论:MRI影像技术对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敏感度及准确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MRI检查;CT检查;急性颅脑损伤;诊断效能

因外力因素引起的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中发生率很高的一种损伤疾病,此类疾病的病死率较高,并且引起严重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造成多种后遗症,因此对于急性颅脑损伤进行准确诊断以及分型至关重要[1]。影像技术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常用CT、MRI检查方式,两种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实际应用上存在一些争议[2]。本次研究中对比分别采取CT、MRI对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存在外力致伤因素,部分可见昏迷表现,头部致伤。纳入研究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4~71岁,平均(50.13±2.42)岁。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方法

CT检查:应用飞利浦Intera Achieva 1.5T CT扫描仪检查,患者为仰卧体位,头进入平扫检查,调整电流150mA、电压125kV,层距9mm,层厚9mm,螺距1mm。定位扫描方式确定损伤部位,扫描期间确保双侧对称,自基线持续扫描至颅顶,通过冠状位扫描额叶、鞍区、小脑幕交界处病变情况,调整层厚2mm。

MRI检查:应用西门子MAGNETOM Avanto 1.5T MRI扫描仪。患者双手自然放置身侧保持头部先进,床面长轴为依据调整长轴,保证两者一致,对头部是否置于线圈、眉间线是否平行线圈中心检查。头部两侧置入海绵固定,扫描时先成像序列,经3plan迅速定位,做冠状位、矢状位、横状位扫描。T2WI序列轴位以及冠状位设定层厚6mm,层距2mm,扫描矩阵256*192,扫描视野22-24cm,TR3000ms,TE90ms。平扫后增强扫描检查,增强扫描上经肘静脉以2-4ml/s速度注射扎喷酸葡胺,注射剂量1.5-2ml/kg。

CT、MRI影像结果均是安排具备丰富经验影像医师独立阅片,若是意见不一致讨论出一致意见。

1.3观察指标

以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CT、MRI影像检查对诊断进行颅脑损伤的准确率情况,同时对比诊断效能,包括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手术证实急性颅脑损伤(阳性)80例,阳性率80.00%,CT检出阳性68例,MRI检出阳性78例,MRI检出阳性率高于CT(P<0.05),见表1。

表1 CT、MRI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结果(例)

手术结果

CT

MRI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66

14

77

3

阴性

2

18

1

19

合计

68

32

78

22

2.2 诊断效能

采取MRI检查方式对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敏感度、准确度均是高于CT检查(P<0.05),见表2。

表2 CT、MRI对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效能比较

检查方法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度

CT

82.50%(66/80)

90.00%(18/20)

84.00%(84/100)

MRI

96.25%(77/80)

95.00%(19/20)

96.00%(96/100)

x2

7.963

0.360

5.000

P

0.005

0.548

0.005

3 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疾病的发病、致残致死率高,病变常引起不同类型生理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3]。临床中对于急性颅脑损伤,虽然根据患者的意识状况、脑脊液状况可辅助病变判定,而诊断的敏感地较低,难以明确损伤部位,因此选择合适方式早期准确检出病变至关重要。

现代影像技术检查是诊断颅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CT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应用广泛。CT检查的操作简单,成像清晰度高并且动态观察病变情况,应用CT检查方式可在短时间获得准确结果,检查适应症广[4]。但是CT检查方式对于软组织损伤、出血性损伤判定效果差,使得疾病漏诊误诊率高,这样不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及干预。MRI检查是一种清晰度高的检查方式,通过获得内部电磁信号重建机体信息,对软组织的分辨效果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MRI检查对诊断急性颅脑损伤阳性率同手术结果一致率高,并且MRI检查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也均是高于CT检查,提示应用MRI检查方式对检出急性颅脑损伤效果好。但是MRI检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是检查费用较高并对检查人员操作要求较高,也需要在实际中进行合理的选择。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颅脑损伤,应用CT检查与MRI检查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具体的应用情况来看,采取MRI检查方法在诊断的敏感度与准确度更高,这样为疾病的早期治疗及干预奠定良好基础。但是MRI检查费用较高,需要在实际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个人意愿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文黎. 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CT与MRI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 16(15):87-90.

[2] 付金鹏. 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比较[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4(24):29-31.

[3] 侯爱果. 评价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与CT检查价值[J]. 中外医疗, 2020, 39(6):187-189.

[4] 盛兆国. 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比较[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4(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