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观察

付敏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外伤伴吞咽障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治疗中辅以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试验者是2020.01至2021.12在医院治疗的脑外伤伴吞咽障碍的患者100例,均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比对不同护理模式下各项护理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以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利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尽快恢复的同时,还能增加其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建议推广。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吞咽障碍;康复护理;脑外伤

脑外伤大多是因头部受直接或者间接暴力所致颅脑组织受损,吞咽障碍作为脑外伤并发症中常见类型,以误吸作为临床主要表现,病情较轻者易表现出肺部感染,而病情较重者易出现窒息,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现阶段中,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气管切开术作为常用干预手段,可维持患者呼吸处于通畅状态,但当气管被切开后,易导致患者呼吸道与吞咽功能出现生理性的改变,进而引发吞咽障碍发生,不仅会影响到机体康复速度,还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故而积极提供有效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起着积极意义[2]。本试验以分析康复护理在此类患者中的辅助干预意义为目的,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对象是2020.01至2021.12接受就医的吞咽障碍脑外伤患者,病例数共计100例,数字奇偶法作为分组依据,对照组:年龄分界值与均龄20岁至65岁(42.73±6.24岁),有27例男性,有23例女性,致伤原因:20例因车祸致伤、17例因跌落致伤、10例因打击致伤、3例因其它致伤;观察组:最高及最低龄65岁,20岁,均龄42.35±6.12岁,男女各25例;致伤原因:因车祸、跌落、打击及其它因素致伤者各22例、15例、9例、4例。对组间资料以统计学实施分析后显示,P>0.05,符合对照研究要求与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按照医师要求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结合其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方面疏导工作;常规展开疾病知识及康复知识普及工作,做好用药、饮食等方面指导;观察组则在上述内容上加入康复护理,措施为:(1)基础训练,a.训练吞咽反射动作,将棉签头沾上冷开水后,对患者的舌根、软腭以及咽喉壁进行触碰,指导其做吞咽的动作;b.训练面部肌肉,将婴儿奶嘴放于患者口中,指导其进行吸吮,并在深吸气后封闭气管套管口,持续进行闭口、鼓腮与吐气动作,在必要时可通过按摩面部来改善患者的面部肌肉;c.训练声门闭锁功能,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后,将气管套管封闭,将呼吸屏住后紧闭声门再进行吹气,并发出“啊”的声音;d.训练舌运动功能,指导患者主动进行伸舌动作,且方向尽量相反,必要时可使用纱布包住舌头进行被动运动;(2)进食训练,在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改善后展开进食训练,调整体位为坐位,选择厚度、大小适当的汤勺,每汤匙在3mL至4mL左右,尽量将食物靠近于患者的舌根部,便于其进行吞咽,应注意喂食食物由煮烂食物至糊状食物,最后恢复正常食物。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吞咽功能,以藤岛一郎吞咽功能标准作为评价方式,10分为总得分,数值与吞咽功能呈正比;

(2)满意度,包括:a.不满意,得分未超过60分;b.基本满意,得分在60分至84分;c.满意,得分超过84分,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为评价方式,95分为总分,满意度与得分呈正比。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的分析选以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2.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以卡方值/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值检验,分析后显示组间和(或)组内数据值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吞咽功能

表1知,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1吞咽功能差异x±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0

2.01±0.67

5.34±1.21

观察组

50

1.98±0.72

7.03±1.15

t值

-

0.216

7.159

P值

-

0.830

0.000

2.2 满意度

表2知,观察组总满意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

2满意度差异n%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基本满意

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

50

10

24

16

40(80.00)

观察组

50

2

30

18

48(96.00)

x2

-

-

-

-

6.061

P值

-

-

-

-

0.014

3讨论

对于脑外伤患者而言,由于其脑组织受到损伤,促使脑神经细胞处于死亡状态,进而产生程度不同的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吞咽障碍作为此疾病常见并发症,好发生在急性期与恢复期阶段,当患者在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且意识逐渐恢复后,少数患者会存在器官反射与咽反射消失,无法感知咳嗽,促使气管中分泌物以及食物等长期滞留于管道中无法排除,进而对其说话功能与吞咽功能造成影响,需尽早予以干预,并采取有效康复训练,对预防误吸发生及恢复患者吞咽功能起着积极作用

[4]。康复护理作为新兴护理方式,经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向其提供个性化护理,目的是为了促进病情尽快康复[5]。本试验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为7.03±1.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34±1.21分,且观察组总满意度达96.00%,比对照组80.00%高,可见以康复护理实施干预,利于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改善的同时,还能起到增加其满意度的作用,具备较高运用价值。这主要是由于在吞咽功能的训练内容中,主要包括舌肌训练、口唇训练与面颊部被动训练等,能够对患者的构音功能与吞咽器官功能的血液循环情况进行改善,利于提升肌肉协调性与灵活性,最终实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尽快恢复的目的。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运用于脑外伤伴吞咽障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护理中,所得到的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丽霞. 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评价[J]. 心理月刊,2020,15(11):45+47.

[2]葛琛. 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3):157-159.

[3]吴星星. 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1):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