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措施对口腔科门诊院感防控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标准预防措施对口腔科门诊院感防控效果的影响

徐春燕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上海 201805

摘要:目的:以标准预防措施对口腔科门诊院感防控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本研究以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口腔门诊实施常规预防模式接收的感染防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实施标准预防模式接收的感染防控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观察两组在空气卫生质量、无菌器械管理、手卫生情况还有医疗废物处理等,并运用我院自制的评估量表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通过两组对比得出结果:观察组感染防控效果要比对照组更优异。且两组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预防措施在口腔科门诊院感预防中具有一定有效性,具有临床门诊感染防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标准预防措施;口腔科门诊;防控效果

前言:现阶段,口腔科门诊是目前临床医疗细菌环境最严重、器械和患者牙血接触最频繁的科室之一,特别容易导致患者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进行传播扩散,并且其病症种类也是最丰富的,极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1]。因此,需要对口腔科门诊运用有效的、全面的感染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病毒感染风险的发生,对口腔科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而标准预防措施的核心概念主要就是通过认定患者的体液、分泌物以及血液中具有传染性,一定需要进行隔离消毒,不管是否具有显著性的血液污染抑或者是否接触过不完整的皮肤以及黏膜,只要是接触了以上的污染物质的人员必须要采取防护措施[2]。基于此,本文主要是以标准预防措施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旨为临床感染防控提供有效的借鉴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口腔门诊中实施常规预防模式的50个诊室作为对照组,以2021年1月-2022年6月实施标准预防模式的50个诊室作为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都没有任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进行口腔门诊诊室的感染防控。需诊门诊室的护理人员按照临床医院的诊室卫生环境管理流程标准进行统一的预防管理。

(2)观察组:采用标准预防措施进行口腔门诊的感染防控。具体内容包括:①空气管理。首先予以病人0.5%的碘伏溶液稀释,后通过含漱1ml碘伏+9ml清水,防止口腔内微生物流入室内空气中;然后在各科室每天停诊后以紫外线杀菌,每天一小时,避免治疗过程中由于高速涡轮机所带来的气流飞沫,导致病菌扩散;再次开启通风设备,保证室内空气通畅,提高科室质量;最后是不定时对室内空气质量实行抽样调查。②对物体表面和地面的管理。每日以500mg/L的含氯量灭菌剂清洗诊室桌面、治疗台上、座位等物品外表和拖洗地板,如遇牙周脓肿、颌下脓肿等严重的口腔传染病时,则以2000mg/L的含氯量灭菌剂进行杀菌擦拭,同时还不定期进行物品表面抽样调查。③操作器械使用。首先要对为病人提供治疗的器械使用一次替换为一次,且严禁重复;再次是护理器械,在口腔科的门诊患者都要通过三用喷枪头完成清洗、吹干,所采用的三用喷枪头一人一用一次替换,能有效防止产生交叉感染;再次是对器械的清洁灭菌,通过牙医供水管道系统每天清洗灭菌,同时对器械不定期开展抽样调查。④个人防护管理。医务人员在治疗操作前后落实双手护理检查,根据七步洗手法的要求洗手,对手部实施清洁,并不定期地对医疗工作者手实施抽样调查。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佩戴菌盖、一次性的外科口罩和橡胶手套,在必要时加穿防护服或佩戴眼镜防护,并按照一医一患一手套的原则进行。⑤医疗废弃物管理。对口腔科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物和医学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制定和执行医学垃圾记录管理制度,每天处理的医学垃圾进行及时、正确的记录管理工作。使用完的一次性锐利器具及时收回至锐器箱,对医学垃圾的分类采集、贮存和运输等制订并严格按照正确的作业流程,以降低医院内传染病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两组在空气卫生质量、无菌器械管理、手卫生情况还有医疗废物处理等,并运用我院自制的评估量表进行统计对比。其中,评估总分为100分,数值越高,代表感染防控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感染防控效果比较

通过两组对比得出结果:观察组感染防控效果要比对照组更优异。且两组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两组感染防控效果比较(±s)

组别

数量

空气卫生质量

无菌器械管理

手部卫生情况

医疗废物处理

观察组

100

98.99±6.76

95.76±7.85

96.88±7.77

98.98±6.42

对照组

100

82.10±3.12

83.01±4.53

80.12±6.12

84.11±3.23

t

/

7.366

3.156

6.876

5.346

P

/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有临床研究表明,口腔科门诊是临床医疗最容易产生院内感染的科室之一[4]。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第一,有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大部分人的口腔内有2000亿细菌。人们在进食后其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就可以让细菌在口腔内滋生。而主要的寄生细菌包括有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葡萄球菌还有乳酸杆菌等等。在发生感染情况后会更加明显。而医护人员在对口腔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几乎都是与患者的口腔有着非常频繁的亲密接触的,这样就会导致医护人员会直接接触到患者口腔内的病菌分泌物,就产生接触性感染的风险问题。第二,口腔科医生的诊疗操作大部分都是在患者口腔内开展进行的,如果医生的手部以及使用的医疗器械在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患者口腔内的分泌唾液或者是粘带患者口腔内的各种微生物的飞沫,就会使患者飞沫能够粘到所使用的三用喷枪的喷枪杆之上,医护人员的手套上唾液中的微生物可能就会留置在把手上,导致直接性的感染产生。第三,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其医疗器械种类较多且使用频率较高,比如,冲洗、龈下刮治等,特别是高速涡轮手机或喷枪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带细菌的空气飞沫而造成细菌传播。第四,部分诊室间仅用100 cm 板隔断,诊室上方的空间共用,飞沫易在大的门诊间传播,而诊室内通风有限,易导致细菌停留在诊室物体表面[5]。因此,口腔门诊是我国临床医疗感染防控工作最主要科室之一,必须严格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搞好诊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做好诊室各方面消毒隔离质量的严格把控,有效保证门诊诊疗工作的质量,对临床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标准预防措施在口腔科门诊感染防控上具有一定有效性。可以显著改善口腔门诊预防院内传染的效果,减少院内传染的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少贤,黄湘汶,蒋会兰. 标准预防措施对口腔科门诊院感防控效果的影响[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04):396-398.

[2]刘瑜,李健,周燕萍,等. 不同医院隔离措施对感染传播环节的应对方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5):194-199.

[3]陈苏,杨萍,夏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普通病房医护人员“零感染”标准预防措施实践[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3):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