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姜芬芬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2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接受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接治的精神病患者资料抽取82份进行分析,随机均分2组各41例,参照组为常规护理患者,研究组为添加暴力攻击风险评估患者,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患者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精神病患者接受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有助于帮助其更好的改善精神状态,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减少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精神病;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暴力行为

精神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容易受到病情、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冲动行为,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伤人、自伤及毁坏物品等,对其自身及周边人的人身安全存在较大的威胁,且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对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尽早预防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1]。鉴于此,本次研究即分析精神病患者接受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接治的精神病患者资料抽取82份进行分析,随机均分2组各41例,参照组为常规护理患者,研究组为添加暴力攻击风险评估患者。参照组患者53岁为最高年龄,20岁为最低年龄,年龄均值(36.64±16.64)岁;20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研究组患者54岁为最高年龄,21岁为最低年龄,年龄均值(37.34±16.34)岁;19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基线资料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按照相应规定做好患者日常用药、安全、心理等方面的指导。研究组对患者进行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调整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制定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表

护士长带队建立风险评估小组,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专门的“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表”,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等。

1.2.2加强沟通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要加强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在尊重其隐私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其病史及家庭、工作、经济及社会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分析影响患者病情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家属进行讲解,安抚其忧虑情绪的同时,争取加速的配合。在和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生硬、命令式或强制式的语句,要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切和尊重,用语亲切委婉,态度温柔和善,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在患者情绪不稳时,要避免对其进行说教和争执,要全力稳定安抚其情绪,耐心的进行劝解。

1.2.3加强用药指导

在患者用药时,护理人员要确定患者按时按量用药,避免出现丢药藏药等情况,用药后询问并观察患者的体征等变化情况,确定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及时进行处理

1.2.4加强心理及行为干预

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同时关注患者的言行变化,发现暴力征兆是及时进行隔离,加强病房清洁过程中对危险品的检查,及时进行保管。引导患者尝试调节自身情绪,降低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1.2.5加强冲动早期干预

当患者处于冲动早期,对治疗表示排斥时,要尽量表示自己的理解,分析患者的个性和心理等,对其合理需求进行予以满足,通过暗示的方式加强引导。

1.3观察指标

判别标准[2]:使用WHO-DASⅡ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精神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计算分析过程使用SPSS21.0软件完成,t和x²进行检验,(±s)作为计量资料,率作为计数资料,对比有显著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对比患者WHO-DASⅡ评分变化

干预前患者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数据见下表1。

表1  患者WHO-DASⅡ评分变化对比(±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参照组

41

101.34±5.42

94.67±4.11

6.279

0.000

研究组

41

102.21±4.67

59.88±4.08

43.708

0.000

t

-

0.779

38.466

-

-

P

-

0.439

0.000

-

-

2.2对比两组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

研究组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数据见下表2。

表2  两组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毁物

斗殴

伤人

自残

发生率

参照组

41

3

5

2

2

12(29.27%)

研究组

41

1

1

0

1

3(7.32%)

-

-

-

-

-

6.609

P

-

-

-

-

-

0.010

3 讨论

精神疾病是当前临床的多发病,患者由于病情等因素的影响,有时无法很好的控制自身行为,会突然做出毁物伤人的行为,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危险,也增加了临床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3]。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一向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但常规护理并不能很好的减少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需要提前预知、加强引导、及时处理,做好患者暴力攻击风险的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首先,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使用的风险评估表,同时,加强对患者在沟通、心理、用药及冲动早期等方面的干预,通过风险评估和影响因素分析,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让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4]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患者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可见,风险评估方案的应用,不仅能够辅助治疗效果的提升,对于降低暴力事件发生也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接受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有助于帮助其更好的改善精神状态,减少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凌. 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分析与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19-21.

[2]陈刚,黄杰萍,谭桂燕,邓韵华. 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290-292.

[3]吴书超,谢淑娟,刘敏,刘风兰. 护理专业本科生对精神病患者歧视态度与暴力恐惧相关性的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3):97-99.

[4]陈刚,黄杰萍,谭桂燕,邓韵华. 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9):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