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赵雅丽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450002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机构也发生了变化,导致消化不良、胃动力下降的症状增多,使得人体过多的胆汁反流到胃,引起胃黏膜损伤和胆汁反流性胃炎。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率都在不断攀升。目前西药从治病病因入手,口服保护促进肠胃动力、抑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并建议清淡饮食、饭后适当运动,但疗效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中医通过整体辩证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中医治疗

  1. 前言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反流入胃所致。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为胀气、反胃、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打嗝、口苦、恶心呕吐等。我国专家多项临床实验研究表明BRG患者在调节好自身情绪,合理饮食并配合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比传统的西药效果显著,同时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癌变的可能,对胃癌有很大的预防作用。本文通过分析BRG中医的治疗,对患者治疗提出一些指导作用。

2.BRG的中医病机

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中医上属于“胃脘痛”“痞满”“胆瘅”“呕胆”等范畴,大部分病因都是饮食失节、体脾气虚、运化不利、劳倦过度、情志不畅等。病理原因可概括为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在[1]。BRG症状表现有呼吸不畅、胸闷、叹气以及消化功能减弱,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和呕吐,并且会伴有口苦口干或者口臭等症状,部分人群会出现便秘导致大便干燥以及排便困难等症状。《素问•痹论篇》中记载“饮食自 倍,肠胃乃伤”,林佩琴在《类证治裁•痞满》中提 出“饮食寒凉,伤胃致痞者,温中化滞”,改症状通常和饮食不良以及长时间脾气暴躁有关,患病以后会导致体内营养物质吸收受到影响,可能会伴有身体的消瘦。胡昌乐主张情志不遂为主要病机,情志不遂,日久肝郁气滞,肝失条达,肝主 疏泄功能失调,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胆为中精之 府,故可见胆汁上逆入胃而发病。因此,需要配合医生通过健脾理气的中成药治疗,并且需要自我情绪调节,饮食上要减少辛辣和油腻性食物的摄入,适当的吃一些酸性食物,有助于食欲的增加[2]

  1.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2.1中医辩证方剂治疗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本病属中医“胃脘痛”、“嘈杂”、“呕胆”等范畴,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论述,《灵枢・四时气篇》云“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素问・六气正纪大论篇》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病机大多属于脾胃升降失调、水饮停滞胃脘,兼有肝气郁结。按此辨证结果对症下药,效果比较理想[3]。不难看出,肝胃失和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诱因,所以基本的治疗方法是要疏肝理胃,具体要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来进行论治。我国各家医学对BRG的辨证分型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辨证主要分为胆胃郁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胃失和型和肝郁血瘀型。根据具体的不同的辨证分型来进行辨证论治。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中医治疗,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或者是服用中西药治疗来进行[4]。药物调理可以使用砂仁,木香,厚朴,柴胡等中药来进行治疗。按照辩证治疗可分为三类:第一,胆胃失和型。可采取炒白芍、厚朴、柴胡、郁金、炒枳壳、炒绿萼梅、瓜蒌皮、吴茱萸、炙甘草等。第二、胆胃郁热型。可服用金钱草、 茵陈、厚朴、全瓜蒌、青蒿、制大黄、莱菔子、焦栀子、 制半夏、黄连等。第三、胃气上逆型。选用旋覆花、姜半夏、炒竹茹、沉香、炒枳壳、香附、川芎、 柴胡、炒白芍、大枣、代赭石、炒党参等。

2.2中医外治方法

传统的穴位按摩、针灸治疗、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中医外治方法也有很好的效果。穴位按摩调理可以通过按摩内关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来进行治疗。艾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这种方式具有传统的中国特色。对于患者来说,这种方式不仅见效快,疗效好[5]。而且对于患者的胃部,肠道等器官都不会造成任何刺激。可以艾灸上腹部。以中脘为主,兼顾神阙、天枢、关元、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艾灸时间为30分钟左右。笔者采取穴位敷贴,涉及乳香、没药、延胡索、三七、枳实、白芷、白及、芝麻叶,对患者治疗后临床治愈率达到了100%。此外,还有研究资料提示,采取穴位埋线中医方法,效果都比较显著,并且不会产生副作用,也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

结语

总而言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需要自己调整情绪,配合中医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满意效果。根据患者的主要病理病机,针对性采取中医汤药,必要时可配合中医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不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以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积极推崇并运用这些疗法,保障患者健康的同时,也能促进祖国传统医学的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燕,黄生维,王淑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05):884-886.

[2]梁国英,曲智慧,李庆伟.慢性萎缩性胃炎致病因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2,30(05):378-382.

[3]高玉,李玉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06):105-108.DOI:10.13729/j.issn.1671-7813.Z20211189.

[4]许飞,李让亮,马成猛,吴雪默,黄桂宇,张强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1,45(02):73-76.

[5]张文青,李敏敏,孙建,魏铭.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2):1461-1463.

作者信息:姓名:赵雅丽,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10月,籍贯:河南开封,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肝胆脾胃病,工作单位: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职称: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