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及准确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及准确性分析

邵明容

广汉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300

【摘要】目的:实行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的评判。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365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为A组,同期182例老年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为B组,两组均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及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①常规心电图检出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阳性率为75.34%,低于动态心电图检出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阳性率86.85%,P<0.05。②A组的ST段压低、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发作频率,均高于B组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运用到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可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有效性。

关键词:老年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诊断;诊断价值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指的是心肌缺血客观证据没有心绞痛相关表现,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典型症状:ST段压低程度相同、持续时间较长且发作次数较多、伴严重心律失常等。动态心电图为经动态心电图仪于患者日常生活的状态下进行24h连续心电活动记录,可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1]。因而,本次研究将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365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82例老年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阳性率、研究对象ST段压低、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发作频率进行分析。

1.一般资料情况、方法

1.1一般资料情况

抽取我院在2021年9月~2022年9月365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与182例老年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别作为A组及B组。其中A组男女患者各214例、151例;年龄抽取65~82岁,中位年龄(73.5±3.4)岁。B组男女患者数量各105例、77例;年龄抽取68~80岁,中位年龄(74.3±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实行比较处理均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

纳入标准:通过冠脉动脉造影检查确诊[2];ST段水平型和ST段下斜型降幅>1.0mV,同时ST段降幅移位时间>1min;年龄≥65岁。

排除标准:体内电解质紊乱所致ST段水平变化;精神障碍;一般资料不全缺项。

1.2诊断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实行常规心电图检查,选择心电图分析仪、通过检查人员认真做好患者心电图的检查结果记录,经常规12导联心电图完成相关记录。然后两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选用24h动态心电监测对两组心率、ST段改变、T波变化等加以监测,充分做好患者饮食、出现缺血表现时心电图心率及心电图变化相关记录工作[3]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3.1观察两组阳性检出率、ST段压低、缺血持续时间和缺血发作频率。

1.3.2阳性检出的评判:在静息状态下ST段压低>0.05mV,即可判定为阳性。

1.4统计学分析及处理

本次研究两组的全部数据信息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20.0,其中计数资料率%、不同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实行X²检验处理;计量资料均数差x±s和两组ST段压低、缺血持续时间和缺血发作频率比较,均采取t进行检验。对比结果显示:P<0.05,为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比较

采用常规心电图对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检查阳性检出率为75.34%(275/365),通过动态心电图对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检查阳性检出率为86.85%(317/365),P=0.0001、X²=15.0207。

2.2两组ST段压低、缺血持续时间、缺血发作频率的差异比较

A组、B组在ST段压低、缺血持续时间、缺血发作频率方面相比,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ST段压低、缺血持续时间、缺血发作频率的差异比较

(x±s)

组别

ST段压低(mV)

缺血持续时间(min)

缺血发作频率(次)

A组(n=365)

1.71±0.03

10.65±0.71

353.86±10.48

B组(n=182)

1.52±0.02

8.62±0.43

44.94±3.31

t

77.2876

35.4563

387.9789

P

0.0000

0.0000

0.0000

  1. 讨论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少典型表现,一般情况下在吸烟、饮酒、情绪激动、运动等的过程产生心慌、胸闷,甚至为猝死等表现[4]。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不排除和以下因素存在联系,如:心肌肥厚程度、心肌受损严重程度、冠状动脉受损程度及数目等因素,该病临床症状隐匿不易发现,常见心肌缺血表现但无心绞痛表现。临床上多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前者在病情评估、观察方面可发挥辅助的作用,不足:不能连续24h实行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心功能方面监测。针对于此,建议采用动态心电图对该病患者相关情况实行监测,比如:心电图变化、心率及心功能,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的应用不但能明确患者ST段压低、缺血持续时间和缺血发作频率,并且能够保证持续24h监测、记录,故此利于促使患者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减小存在的风险

[5]

总而言之,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的应用对保证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准确性、诊断结果真实性来讲,均可发挥关键的作用,所以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颖,刘卫其,张励庭,等.血清BNP,hs-CRP联合24h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并发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21,21(3):4.

[2]苗琳.平板运动试验与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比较[J].临床医学,2021,41(10):2.

[3]王春荣.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相关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005(014):P.231-232.

[4]余小佳,兀花妮,白一苹,等.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评价[J].贵州医药,2021,45(2):2.

[5]许丹丹,焦敬美,张晓晨,等.12导联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伴发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1,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