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型肺癌CT及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纵隔型肺癌CT及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韩荣华

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甘肃 平凉 744300

【摘要】目的关于纵膈型肺癌疾病采取CT和MRI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从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某院及本院接受就诊的纵膈型肺癌病人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76例纵膈型肺癌病人全部接受CT和MRI影像学检查,对于两种不同检查措施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进行对比与总结。结果76例病人中属于周围型肺癌病人25例,属于中央型肺癌病人51例;根据病理类型对76例病人进行划分包含鳞癌病人50例,属于腺癌病人10例,属于小细胞癌病人16例;依照发病位置的不同发现76例病人中病变部位处在右肺下叶20例,处于左肺上叶病人20例,处于右肺上叶病人25例,处于左肺下叶病人11例;76例纵膈型肺癌病人接受不同影像学检查措施发现,CT检查可以显示不规则肿块边缘,表现为毛刺状,纵膈的淋巴结出现肿大,接受MRI检查所获结果全部包含CT结果,发现肿块对病人的胸椎、胸壁以及胸膜造成侵入,两种检查措施的灵敏度全部为100%,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为纵膈型肺癌病人提供CT和MRI检查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同时两种检查措施存在非常高的灵敏度。

【关键词】纵膈型肺癌;CT检查;MRI检查;诊断价值

    现在纵膈型肺癌属于一类临床中比较少见的肺部肿瘤疾病,倘若发病肺部肿瘤会导致病人的支气管遭受阻碍,造成肺上叶出现完全不张状态,纵膈表面出现病变,引发病人纵膈肿瘤,所以纵膈型肺癌疾病的好发部位处于病人肺内,同时纵膈旁肿块和纵膈肿块两者的影像表现比较类似,因此在临床对纵膈型肺癌疾病进行检查期间,通常能够将其误诊成为纵膈肿瘤,使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受到延误,并且还会使病人的预后质量获得明显的下降,提高医院纠纷的几率,因此选择怎样快捷、有效并且安全的检查措施,帮助提高纵膈型肺癌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某院及本院接受就诊的纵膈型肺癌病人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76例纵膈型肺癌病人全部接受CT和MRI影像学检查,76例病人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在41-82岁,平均60.11±3.29岁,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包含血丝痰60例,胸痛59例,发热12例,上腔静脉综合征10例;

76例病人全部符合疾病的临床诊断,病人的临床资料全部完整,全部排除伴随其他急性病症,伴随重度沟通障碍的人群。

1.2方法

76例病人全部接受CT和MRI检查,选择16排螺旋CT机为病人提供扫描,病人保持仰卧位,选择肺尖到底部作为扫查范围,开展平扫,之后进行增强扫描,为病人注射造影剂100ml,注射速度为每秒钟2ml,注射60秒钟之后进行增强扫描。

通过1.5T高场机开展检查,根据横断面和冠状面为主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调节层厚在10mm,进行增强扫描期间需要为病人注射对比剂100ml,注射速率为每秒钟2ml[2]

1.3评价标准

统计76例病人的CT以及MRI影像学表现,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措施的灵敏度差异性。

1.4统计学计算

数据SPSS21.0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X2检验;(x±s)代表计量资料,t值验算,P<0.05存在差异。

2结果

76例病人中属于周围型肺癌病人25例,属于中央型肺癌病人51例;根据病理类型对76例病人进行划分包含鳞癌病人50例,属于腺癌病人10例,属于小细胞癌病人16例;依照发病位置的不同发现76例病人中病变部位处在右肺下叶20例,处于左肺上叶病人20例,处于右肺上叶病人25例,处于左肺下叶病人11例;

76例纵膈型肺癌病人接受不同影像学检查措施发现,CT检查可以显示不规则肿块边缘,表现为毛刺状,纵膈的淋巴结出现肿大,接受MRI检查所获结果全部包含CT结果,发现肿块对病人的胸椎、胸壁以及胸膜造成侵入,两种检查措施的灵敏度全部为100%,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纵隔型肺癌病人的病灶和纵膈胸膜部位十分接近,在疾病出现初期非常容易和纵膈内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产生肿块,因为和纵膈原发性肿瘤进行对比十分类似,所以导致纵隔型肺癌的临床误诊率风险升高[3]。根据临床统计资料表明,纵隔型肺癌病人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早期纵隔型肺癌病人非常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以及刺激性干咳等表现,由于疾病的不断发展,病人纵膈淋巴结会产生肿大,对于四周器官造成影响,导致病人产生异位内分泌症状。临床中为纵隔型肺癌疾病开展诊断期间,需要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以及既往病史,重视对病人的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目前比较多见的临床检查纵隔型肺癌方式具有CT检查和MRI检查,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临床中对于纵隔型肺癌疾病普遍选择X线片,可以对周围型肺癌病人产生纵膈增宽征象进行观察,同时了解病灶内和纵膈之间是否具有粘连

[4]。但是根据一些临床试验显示,X线片检查所获得的分辨率偏低,同时出现误诊和漏诊的风险偏高,现在临床中已经划分X线检查用于初步诊断纵隔型肺癌疾病的措施。由于现在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完善,临床中对于纵隔型肺癌疾病选择CT进行检查与诊断,CT检查不会对病人身体造成创伤,检查效果理想,在开展X线片检查和CT检查,可以选择X线片检查作为手术之后病人复查对照的检查措施,CT检查能够及时对肺癌疾病的表现症状进行检查,同时帮助进行疾病分期。虽然CT检查用时比较短,但是依然会对病人身体产生一定放射损伤,因此需要在实际应用中重视检查措施,为了减少放射伤害,临床中对于纵隔型肺癌疾病还会选择MRI进行检查。应用MRI检查可以开展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扫查,全方位同时多序列进行成像,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效果与准确度[5]

综上,应用CT和MRI检查措施对纵隔型肺癌疾病进行诊断的价值比较高,两者之间检测灵敏度不存在差异,可以帮助临床明确纵隔型肺癌疾病诊断。

参考文献

[1]孙淑娟,郭山山,高东燕.CT联合MRI检查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效能[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08):127-129+142.

[2]汪洪根.胸部CT联合MRI检查对纵隔型肺癌和原发性良性纵隔肿瘤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01):123-125.

[3]赵新玉,仵志强,郑亚峰.纵隔型肺癌CT及磁共振成像的影像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12):1299-1300.

[4]何建春,李煜华.纵隔型肺癌MRI、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10):1232-1236.

[5]高永昌.CT和磁共振成像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