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模式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适应模式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孙雪梅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  北京 1013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引入适应模式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段为2020.6—2021.12,样本共计162例,用数字奇偶法行分组处理,实验组(81例)施以舒适模式护理,常规组(81例)施以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组间心理状态、依从性评分。结果:实验组的SDS(33.68±2.37)分、SAS评分(34.27±3.64)分均比常规组要低(P<0.05)。实验组的依从性评分(90.36±4.27)分相较于常规组(78.98±4.26)分要高(P<0.05)。结论: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护理中应用适应模式的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心态,提升其依从性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尿毒症;适应模式;血液透析

尿毒症患者的病情危重,其各器官功能受疾病的影响呈现降低趋势[1]。血液透析治疗是维持患者器官功能正常运作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治疗周期长、创伤性等因素使得患者容易产生负性心理,甚至抗拒治疗,对治疗顺利开展及预后均会构成影响[2]。因此,加强护理的人文关怀性,帮助患者转变角色对改善预后有重要影响。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护理中引入适应模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段为2020.6—2021.12,样本共计162例,用数字奇偶法行分组处理,实验组(81例)男55.56%(45/81),女44.44%(36/81),年龄阈值在32-67岁,均值经计算求取为(49.51±3.26)岁。常规组(81例)男56.79%(46/81),女43.21%(35/81),年龄阈值在33-68岁,均值经计算求取为(650.48±3.24)岁。组间基线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病情监测、常规健康宣教及生活指导等。

实验组施以舒适模式护理,①人格评估:依据罗伊九型人格理论进行人格评估,了解患者的思维、心理、性格特点,同时应对患者的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观察,以此将患者按照人格类型进行划分,并基于此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方案的制定应以激发患者内在动力为主。②实施护理方案:根据各类型人格的患者所具有的优缺点,明确患者的关注点、压力源以及动力源,在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应以此为导向,不断激发与调动患者的内在动力,如向其讲解良好的遵医行为对疾病控制有效性的提升的影响,还可采取正向引导、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节方法等措施增强其自我效能。同时,针对患者积极的行为表现应及时予以鼓励,使其获得心理支持,产生成就感,增强治疗信心,以此不断提升患者依从性,使其能够适应治疗。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依据SDS量表,SAS量表,均以1-5分为评分阈值,共计纳入20个评分项,分值与抑郁、焦虑程度呈现反比。

依从性评分:评测用本院自制量表,以100分为评测总分,分值越高依从性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计算用spss26.0,计数资料:n(%),由x²检验,计量资料:(±s),由t检验。于统计学维度描述有差异:P<0.05。

2结果

2.1心理状态

实验组各评测纳入项均较低,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对比(,分)

组别

n

SDS

SAS

实验组

81

33.68±2.37

34.27±3.64

常规组

81

42.59±2.64

44.71±3.37

t

--

22.603

18.942

P

--

0.000

0.000

2.2依从性评分

实验组的依从性评分为(90.36±4.27)分,实验组的依从性评分为(78.98±4.26)分,组间数值对比,常规组的值更低,t=16.980,P<0.05。

3讨论

当肾单位因各种肾脏疾病的影响发生不可逆性、进行性的破坏时其排出代谢废物等功能就会降低,当其无法承担机体需求时就会导致代谢废物堆积在患者体内,出现酸碱、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3]。该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贫血、恶心、多器官系统组织紊乱等,若治疗不及时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血液透析有一定疗效,但其需要做动静脉瘘或静脉置管,容易引发血栓、感染等风险事件,导致患者容易因担忧预后、并发症等因素产生负性情绪。并且治疗周期较长,在治疗中患者饮食等方面需要严格控制,导致多数患者容易产生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无法适应角色转变。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状态评测结果对比,实验组各评测纳入项均较低(P<0.05)。依从性评分对比,实验组的值更高(P<0.05),原因分析为:适应模式的主要护理理念在于其认为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在不断适应发生变化的环境。因此,将适应模式应用于护理中时应以提高患者适应性为主。适应模式将患者划分为自我型、完美型等九种性格,根据不同类型性格的优缺点明确患者对环境变化的关注点,以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及需求等方面,并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可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可行性。如在展开心理护理时,加强正向引导,并及时予以患者鼓励、表扬,能够使患者在感受到关怀,获得心理支持的同时增强治疗信念,对提升患者适应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在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导管护理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类型人格的患者持续性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控制作用于患者的刺激因子,能够进一步激发患者适应性反应,提高其适应性。

综上,将适应模式引入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护理中对改善患者心态有显著效果,可提升其依从性。

参考文献:

[1]王慧, 张佳馨, 和玉,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河北医药, 2020, 42(19):3028-3031.

[2]代修文, 邓方英.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终末期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广西医学, 2020, 42(13):1763-1764,1772.

[3]赵静, 罗红梅, 蒋佳,等. 延伸护理服务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况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