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急诊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急诊治疗效果观察

易彪 ,刘军志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610000

摘要:目的: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将近一年本医院急诊收治的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例,选取74例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其中探究组采用损伤控制复苏急救,参照组采用常规正压液体复苏治疗。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治疗后,探究组的病患治疗总有效病例数为32例,占比86.49%,高于参照组26例、70.27%;探究组死亡5例,占比13.51%,低于参照组的11例、29.73%;探究组病患治疗后凝血功能恢复时间(3.65±1.16)h、乳酸清除时间(9.31±2.52)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5.56±1.15)h均短于参照组的(31.57±7.18)h、(32.23±5.44)h、(13.34±2.13)h。结论:针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患,采用整体评估,及时给予损伤控制复苏急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生存率,此方法可积极应用于急诊急救治疗中

关键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急诊

我科室开展了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患的急诊治疗研究,以下为本次探究的详细分析与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近一年本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例抽选74例,男、女各44、30例,年龄在16-67岁之间,平均为(36.37±3.32)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高空坠伤、重物撞击、挤压、刀伤、其他意外的各有15、8、6、3、3、2例;休克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的各有11、13、10例。将所有病患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探究组/参照组)各37例。两组入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探究组

本组病患用损伤控制复苏急救治疗

迅速完成病患损伤病情评估工作,观测病患各项生命体征,在抢救过程中对于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吸氧治疗,帮助患者保持卧位,并将患者头部向一侧倾斜,以确保呼吸通畅,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控制病患血压在90mmHg,主要复苏液为血浆,对于血压不升高或极低的病患,微注射泵给予多巴胺5-20ug / (kg min)[1]。新鲜冷冻血浆和浓缩红细胞24小时输注率为1:1,每次输注10IU。同时,有必要补充血小板、冷沉淀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危重病患需要持续复苏,并继续注射血浆。采取各种保暖措施,恢复病患的热平衡[2]。首先,迅速脱掉病患的冷湿衣服。擦干全身躺在复温毯上,加热温度为37℃,室温应保持在30℃,被加热至37℃的液体进行输入,监测病患的直肠温,目标体温为37℃。恢复后,开始进行手术,时间尽量在90分钟以下,手术结束送到ICU[3]。病人的评估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内,心电图、CT等检查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内[4]

②与相关接受科室及时联系,介绍急救过程中病人的各种情况,令相关科室能够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在转移到治疗区期间,应使用仪器监测患者。转移完成后,确认签名,并确保整个过程的操作规范化、标准化[5]

1.2.2参照组

对本组病患采用常规正压液体复苏治疗:对病患快速大量注入晶体液、等渗盐水、胶体液,以及浓缩红细胞和少量血浆。在初步复苏后,进行手术干预

1.3统计学方法

SPSS20.0数据处理并分析采用t值/x2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患治疗效果对比

本研究具体计算分析两组观察记录,可发现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病例数高于参照组,死亡病例数少于参照组。具体结果详情见下文表2-1:

表2-1两组病患治疗效果x±s)

观察指标

探究组

参照组

x2

P

病例数

37

37

0.000

>0.05

治愈

17(45.95%)

12(32.43%)

\

好转

15(40.54%)

14(37.84%)

死亡

5(13.51%)

11(29.73%)

总有效率

32(86.49%)

26(70.27%)

14.583

<0.05

2.2两组病患急救指标比较

本研究具体计算分析两组观察记录,可发现两组经治疗后探究组病患各项指标数据更好。具体结果详情见下文表2-2

表2-2两组病患急救指标比较x±s

观察指标

探究组

参照组

t

P

病例数

37

37

0.000

>0.05

凝血功能恢复时间(h)

3.65±1.16

31.57±7.18

27.225

<0.05

乳酸清除时间(h)

9.31±2.52

32.23±5.44

20.576

<0.05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h)

5.56±1.15

13.34±2.13

6.653

<0.05

3.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治疗,根据本次实验可发现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采用损伤控制复苏急救治疗模式的探究组病患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病例数为32例,占比86.49%,高于参照组26例、70.27%;探究组死亡5例,占比13.51%,低于参照组的11例、29.73%;探究组病患治疗后凝血功能恢复时间(3.65±1.16)h、乳酸清除时间(9.31±2.52)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5.56±1.15)h均短于参照组的(31.57±7.18)h、(32.23±5.44)h、(13.34±2.13)h。

由此,可得:针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患,采用整体评估,及时给予损伤控制复苏急救,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生存率。这与其他专家对此类研究的结果相符,可积极应用于医院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徐信业,尚琳.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6):55-57.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136017.

[2]钱园园,张丽,周娟,季学丽.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6):125-128+146.

[3]朱瑞超.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04):62-64.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21.04.062.

[4]满文浩.一体化创伤救治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05):294-295+298.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20.05.019.

[5]王金朋,林彦婷,王宇,孙云鹏.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J].中国病案,2020,21(0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