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心理干预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丽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从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两组的护理有效率、SAS、SDS、PSQI评分、患者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5.56%和93.48%,均高于参考组的89.13%和84.78%。同时,研究组SAS、SDS、PSQI评分情况优于参考组。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护理中SAS、SDS、PSQI评分更低,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更高,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护理;神经内科;应用效果

引言:

部分神经内科患者会出现老年痴呆、脑卒中、失语、吞咽困难等相关问题,并且发病特征尤为明显。因此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存在消极和恐惧心理。通过药物治疗虽然能缓解患者精神层面的问题,但是难以安抚患者的情绪。本研究主要以心理干预护理为切入点,从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出发,加快患者恢复进度,现做出报告如下。

1.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46例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进行护理,平均年龄为(41.32±1.28)岁,参考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平均年龄为(43.49±1.65)岁。

1.2方法

参考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主要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第一,医院要成立心理干预护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护理小组成员不仅要了解神经内科患者的发病特征、情绪变化情况,同时也要学习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帮助护理人员能够在护理过程中更精准的剖析患者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地采取的心理护理方案[1]。患者在患病之后相对敏感,某一句话或某一个眼神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心理干预护理小组的成员要从专业角度出发,仪表要得当、语言要轻柔、眼神要关切,护理人员说话的语速要放慢,同时还要用肢体语言表达护理成员对患者的关怀,尽可能的利用专业技能消除患者对护理人员、对医生、对医院的陌生感,也能够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联络,避免在护理过程中产生医患纠纷。第二,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部分护理人员产生心理情绪是由于对自身的疾病了解不够透彻。对整个治疗环节和治疗效果存在疑虑。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为患者普及相关的疾病知识。神经内科疾病类型相对较多,脑卒中、脑血栓、脑血管病、老年痴呆都是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宣传教育之前,需要对这几类疾病的发病特征、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术后情况等因素进行梳理,并将其整理成知识手册。在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时,可以为相应的患者发放宣传手册,让患者能够对自身的疾病有所了解。部分患者年龄相对较大,阅读能力较差[2]。还有部分患者本身知识水平较低,对于知识手册中的专业术语不太了解。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传递疾病知识。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选择图文结合的宣传方式,或者为患者直接播放视频,让患者能够通过通俗易懂的短视频来了解患病过程和后续的治疗流程。还有部分患者会在网上搜寻自己所患的病症,但是网络上的信息虚假难辨并且有夸大成分,患者在查询完信息之后,内心的紧张不安情绪会激增,再加上网络上的治疗方案与实际上的治疗方案有所差异,部分患者选择相信网络上的治疗方案,而对医生实际设定的治疗方案存在疑惑。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患者从网上获取错误的信息,如果患者存在错误的就医观念,护理人员也要及时给予纠正。第三,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开通心理疏导渠道。首先,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状态。对于心理情绪相对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进行1对1的疏导,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协同家属共同开导患者,让患者能够接受治疗方案,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疾病。其次,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搭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患者家属虽然会陪护患者,但是由于患者家属难以真切的感受患者的患病情绪和身体不适感,所以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家属只能单方面的安慰患者。因此,患者家属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效果有限。护理人员通过搭建病友交流平台,可以让患者之间交流治疗经验。尤其是部分患者在接受医院的治疗后,身体的各项情况均有所好转,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将治愈有效的信息传达给其他患者,进而可以更好的激励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患者之间互相交流能够活跃病房的气氛,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宽松的治疗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情绪。

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都会影响到整个治疗流程,患者的情绪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紧密相连。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情绪相对低落,所以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睡眠和正常饮食,久而久之患者的身体情况也会越来越差,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

[3]。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整患者低落的情绪帮助患者缩短康复时间。护理人员在开展心理干预工作的过程中,要禁止采用一刀切的干预方式。如果护理人员对所有的患者采用同样的心理干预方式,那么就会让部分患者感觉护理人员是在敷衍工作或者让患者感觉人员的专业性相对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重视方式方法,也要关注患者的反馈。

1.3观察指标

为了观察心理干预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护理有效率、SAS、SDS、PSQI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这三个观察指标,观察心理干预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成效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主要采用SPSS20.0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对计数的资料进行检验,用t对计量进行检验,数据之间的差异使用P值来分析。

2.结果

2.1护理效果对比

92例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护理效果

护理有效率%

显著

有效

无效

研究组

46

23

21

2

95.56%

参考组

46

21

20

5

89.13%

P

P<0.05

2.2患者满意率

92例神经内科患者满意率情况对比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患者满意程度

患者满意率%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研究组

46

23

20

3

93.48%

参考组

46

20

19

7

84.78%

P

P<0.05

2.3SAS、SDS、PSQI评分

92例神经内科患者SAS、SDS、PSQI评分情况对比如表3所示:

表3两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SAS

SDS

PSQI

研究组

46

57.23±2.32

59.78±1.32

6.34±0.78

参考组

46

68.45±3.45

72.34±1.45

7.98±0.34

P

P<0.05

3.讨论

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5.56%,优于参考组89.13%,患者满意率更是高达93.48%。患者SAS、SDS、PSQI评分低,患者情绪状态更好。因此从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心理干预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曹加芹.浅析心理干预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S01):0110-0110.

[2]刘爱菊.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21,42(6):3.

[3]王楠.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