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麻醉复苏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刘晓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200080 

【摘要】麻醉恢复室主要接受全麻及区域麻醉手术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持续至患者麻醉效果完全消失,机体指标完全恢复至稳定的科室。随着时代发展与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麻醉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进入恢复室的患者均经历了不同麻醉方式和麻醉药作用,麻醉后患者及时苏醒与预后及病情恢复紧密相关,是衡量麻醉质量的重要指标,残留药效尚未完全消退,伤口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强迫体位等,且机体各项指标尚未完全恢复,全身麻醉苏醒期间患者存在很多高危因素,患者易发生呕吐误吸、呼吸道阻塞、躁动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或出现坠床、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引流管脱出、静脉输液外渗等意外发生,发生麻醉意外或并发症发生率高达7%,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及患者本身病情等因素导致术后苏醒期并发症。麻醉复苏期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多是可预测和防范的。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麻醉复苏患者;并发症;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与发展,手术适应症范围不断扩大,为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全身麻醉的需求也随之上升,麻醉复苏是指全麻或其他麻醉方式停止麻醉后,患者从手术麻醉过程中苏醒恢复的过程,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安全[1]。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间,受麻醉药及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影响,患者生命体征尚未稳定,身体各项指标也尚未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神经功能未完全恢复,各项机能功能表达不完全,由于手术创伤、伤口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失血失液、强迫体位等影响因素,常出现一过性意识与行为分离的精神状态、躁动不安等反应,较多影响因素存在可能诱发苏醒期并发症及安全隐患,可能发生患者无意识拔管、躯体扭动造成切口裂开、坠床、感染等,影响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3]。加强对麻醉患者术后严密监察和观测,及时的发现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处理,保证患者安全平稳渡过麻醉恢复期,是促进手术患者康复的必要措施[4]。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及制定相应对策,现汇报如下。

  1. 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1. 坠床、跌倒或感染

患者苏醒期未拉起床挡或给予患者相应的约束,护理人员未能预估潜在危险或约束方法不恰当,部分患者在未完全清醒状态下发生坠床,或无意识下床活动,极易发生跌倒;由于患者躁动、意识不清,双手未进行约束乱抓致伤口敷料脱落,加大伤口感染危险;或抓伤皮肤,引起皮肤完整性受损;无菌概念不突出,感染手术部位。

1.2管道护理或非计划拔管

全麻插管的患者增多,气管插管,胃管、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各种伤口引流管等手术需求留置较多管路,患者未完全清醒,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由于无法耐受呼吸机可能自行拔管,或患者烦躁时不自觉的将留置的相关管道拨出;护理过程中不当操作时可能将气管插管拔出,或部分工作人员未能完整掌握气管插管拔出指征,导致拔管后出现喉头水肿、喉痉挛、咽部疼痛及声音嘶哑,甚至需要二次插管等创伤,极易加大患者感染风险;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患者痰液粘稠,未适当湿化,或痰液较多未及时吸痰,导致气管插管堵塞,胃肠减压管的刺激易诱发恶心、呕吐;未做好管道护理,导致各种管道固定的不规范化,易松动、脱出;转运患者过程中误触管道。

1.3尿潴留

多发复合伤手术患者因输液速度较快,复苏时间长,留置尿管期间未及时开放尿管放尿,患者烦躁检查后才发现膀胱高度膨胀,发生尿潴留,加大尿路感染发生几率;未检查尿管引流畅通情况及导尿管固定情况,将引流袋始处于膀胱之上,发生尿液反流。

1.4药物因素

手术结束后,由于麻醉药、肌松药残留作用,患者苏醒期间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加用镇静、镇痛、止吐药物,患者易出现窒息、嗜睡、低氧血症、低血压;急救药品准备不充裕,有效期未及时查看;未按照患者具体情况调节输液速度。

1.5低体温发生

手术时间较长、术中需大量输入灌注液、暴露部位多、出血、大量体液丢失、手术室低温环境等因素影响,极易引起低体温发生,诱发寒战、循环障碍、心律失常和苏醒延迟,未及时予以保温护理,加大并发症发生几率。

1.6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护理文书记录医护记录时间不一致,内容不实;非麻醉护理专科毕业,麻醉相关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不够扎实,护理隐患警觉性较低,发生紧急情况,机械执行医嘱;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不完整,字迹潦草、出现粘贴涂刮现象,护理文书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甚至无记录;执行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未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造成对患者监护时遗漏;手术时间短,频次快,工作量大,缩短了术后监护时间,增加术后风险。

1.7院内装运

患者在院内病房的转换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转运前对患者病情评估不足,各科室协调配合不够完善或未提前通知相关科室,造成转运时间延长,转运过程中患者病情变化而无法实施正确的处理,病情评估报告不详细,极易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转运患者的护理人员为经验不足年轻护士,没有预见性问题处理的准备措施,当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无法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

  1. 对策
    1. 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针对麻醉复苏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积极的进行应急案例的培训,学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演练,组织学习各类抢救措施,护理人员能够准确的掌握工作流程,逐步提高复苏室护士的专科技能及抗风险能力,了解并能够熟练的应对重患问题的发生。及时发现、总结、分析其中的护理问题及安全隐患,加强责任心及安全意识,有预见性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通过积极的参加各种培训、开展薪酬奖金挂钩制度,积极拉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2生命体征及导管护理

由于疼痛、舒适状态的改变、语言沟通障碍、焦虑和恐惧等原因导致患者恢复期生命体征的改变,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及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及血液,掌握拔管指征,拔除气管导管后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将有误吸或窒息的危险这一问题提到首位,气管插管、导尿管、引流管等管路刺激,易造成患者极度烦躁不安、挣扎,适当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应妥善的约束、采用降压措施、拔除气管导管、镇痛,降低尿管刺激,均予以床档保护,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为限度用约束带约束其腕部和膝关节,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同时密切观察各种管道的连接紧密,确保各种引流管道通畅,固定牢固,严密观察引流量及性质,保留导尿患者10-15min观察尿量并及时排尿;制作指示牌,特殊情况记录后悬挂在患者输液架上,以提醒警示;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减少感染发生。

2.3抢救用物准备完善

备齐一切抢救药品和物品,检查抢救药品,每日进行补充,核查品名、规格、批次、数量、有效期、生产厂家等,并对近期有效饮片(半年内)按照日期填报表格,并以黄色警示贴标注,若有效期在2月内需进行登记并进行退换货,及时对变质药品进行针对性处理,若出现过期、变异或者包装破裂等均予以销毁,用药时保证护士与医生双人核对,确保一旦发生麻醉并发症时护理人员能够及时的根据药物的作用、疗效等进行对症下药;检测各种仪器设备,熟练利用各种抢救仪器,正确执行医嘱,环境设备及安全条例,确保抢救专业性及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急救设备物资始终保持应急状态,护理人员熟练一切抢救设备的运用,做到定点放置、用物齐全、性能良好、无菌、组合、明示。

2.4并发症护理

低体温、躁动、寒战均是麻醉患者苏醒期易发生的并发症,除查找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原因,还应做好预见性护理,温度设置在24℃-26℃;注意保护遮盖患者隐私部分,避免暴露,覆盖保温毯,肩部覆盖肩垫保暖,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询问患者感受,及时增减保温物品;双腿绑定血液循环泵加压带,促进静脉回流;对感觉较冷者进行热水袋保暖,观察用热部位,防止烫伤[5];加快体内麻醉药物代谢。当麻醉药作用逐渐消失时,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药物,减轻患者苏醒后的痛觉,降低患者躁动发生,减少了患者复苏期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

2.5院内转运

严格执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与风险评估,提前联系科室,做好转运处置及检查工作,使护理实现无缝隙服务,避免不必要等待时间,保证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得到进一步延续,与病房责任护士做好交班,包括手术情况、相关注意事项。

3. 小结

患者经过了手术及麻醉过程,由于药物和手术影响,麻醉程序和麻醉药物继续影响机体各项生理指标,患者意识、肌力等功能尚未恢复,处于高危状态,护士需对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监测患者麻醉恢复期间的各项生理指标,复苏期护理在患者机体恢复、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级医疗单位临床护理需求都在增加,患者对于医护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医疗需求逐渐扩大,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以满足临床及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需具备各科常规护理知识和各种麻醉后护理常规及人体生理学、麻醉学、麻醉药物等相关学科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保证苏醒期患者安全以及躯体的舒适度,提供并保证手术患者在苏醒期各项医疗、护理等措施,有助于使患者安全度过苏醒期。

参考文献

[1]曾燕云,许惠春.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作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2):91-93.

[2]赵亚红,朱海棠,张春华,等.新型提示牌对麻醉复苏特殊交接患者苏醒质量、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6):103-105.

[3]庄珊珊,戴黎敏,张转运,等.一例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气管导管机械性拔管困难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2,39(3):99-100.

[4]卢春丽,张曙,卢少丽,等.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复苏期特殊护理的应用及其效果观察[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2):133-134,137.

[5]郭珺璐,郭珺玲.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4325-4328.